文峰耸秀——许昌市文峰塔游记
2013/12/23 16:57:4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早就听说闻名遐迩的三国历史文化之乡——许昌城内有一座高13层的文峰塔,巍峨壮丽,令人心驰神往。
最近,应许昌县文化馆原馆长、著名书画家赵福祥先生之邀,笔者携友人有幸前去游览文峰塔。一踏上文峰路,很远就望见文峰塔的雄姿,挺拔俊秀,冠压群楼,真是名不虚传!
文峰塔位于许昌市文峰路中段许昌博物馆院内。我们走进博物馆,顾不得欣赏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美景,顾不得参观馆内珍藏的重要历史文物,径直奔塔前。塔前有几块古碑,其中有一块清康熙五十八年立的石碑,高约2米,宽约70厘米,厚约20厘米,中有篆书“永垂不朽”4个大字,字周饰有龙凤图案。碑身有17行文字,每行48个字。虽经多年风雨剥蚀,看不甚清楚,但依稀仍可辨认出记载的是当时的寺院布局和修葺经过。仰望此塔,巍然矗立,直插蓝天,好似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许昌大地。该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塔身呈八棱柱形,高13层,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构成。基座是边长约8米的正四棱柱体,高约1米,用青砖垒砌,四方各有台阶。塔身每层九重檐下施三踩斗拱,翼角处的角梁皆为青石浮雕龙首。龙首翘起,翩翩欲飞。龙首口衔悬铃,和风微动,叮叮当当,美妙动听。塔身由下向上逐渐缩小,顶层收八角攒尖顶。4个球形宝珠依次穿起为塔刹。塔刹直插蓝天。
走上基座,我们围塔转了一周。细观塔身一层,下部为青石须弥座,浅浮雕仰复莲间有草花。南侧开门,塔门楣上嵌有一横长方形青石匾额,正中阴刻行书“文笔耸秀”4个大字,为明万历四十二年镌刻。赵先生告诉我们:此塔高50.03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41年),由许州太守郑振光创建,意欲振兴许昌文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记载,此塔原是许昌佛教寺院——文明寺的佛塔。当时寺院规模较大,古柏参天。塔下有前后殿各三重,前殿供奉有释迦文佛像等,后殿供奉有文昌帝君、白衣菩萨像等。整日善男信女如云,香烟缭绕。塔南山门为一歇山式建筑,雕花脊筒,琉璃瓦顶,斗拱华繁,门钉贴金,朱柱高大,富丽堂皇。殿中所供奉佛像面部丰腴,神态慈祥。殿内壁画人物丰硕美悦,服饰华丽,构成一幅幅肃穆的图像。
步入第一层塔心室,抬头看,室顶由砖质斗拱组成,叠涩砖、菱角牙子砖砌出的藻井优美、匀称、规整。塔心室供奉佛教密宗塑像——千手千眼佛。脚下的地宫用两块青石铺盖,许昌人俗称“水井”,因为耳贴青石细听,似有水流潺潺之声。传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水井”之中有时还会传出金鸭鸣叫之声。赵先生说,据记载,当年地宫中仅施放有陶器和信物,至于后来为什么会似有水声,他也搞不清楚,金鸭鸣叫之声更没有听见过。
拾阶绕着塔心柱旋转向上攀登,好似登天梯一般,虽然气喘吁吁,但别有一番情趣。每层均有塔心室和塔心柱,墙壁上有佛龛。每登上一层,临窗观望,都别有一番情趣,真乃步移景换,气象万千。当登上13层塔心室凭窗远眺时,整个许昌大地秀丽多姿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广袤的平原上披绿着翠,郁郁葱葱,风光旖旎;近处高楼鳞次栉比,人来车往,川流不息。钟灵毓秀,春和景明,真令人心旷神怡!
由于时间有限,许昌博物馆还没参观完,就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去。文峰塔,我们还会促膝交谈的!作者:郭永斌【原标题:文峰耸秀——许昌市文峰塔游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许昌日报 2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