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朴肃穆的文庙,明清古建筑群别致的风韵让我陶醉。导游的讲说把我拉入遥远的历史云烟中。据碑碣记载:汝州文庙初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坐北面南,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50多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明清时期,文庙一直是汝州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期,汝阳中学曾在此成立,后改为省立临汝中学。1948年,我党领导的中原军政大学由鲁山迁至汝州文庙,陈毅、刘伯承等曾在文庙的大成坊给学员们讲课,为汝州文庙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文庙于198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古建筑群坐北朝南,以启圣宫、大成殿、文明坊、大成坊、明伦堂为中轴线建筑,东西廊房呈对称建筑格局,建筑排列整齐有序。我向大成坊走去,大成坊位于文庙南端,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两间。殿台高筑,柱基呈圆鼓状,高檐柱,细小昂头作卷云状,殿顶施青瓦。大成坊后为文明坊,这里是古代儒家学子读书的地方。抚摸廊柱,耳旁仿佛又听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诵读声。
无限眷恋中被导游的声音拽出文明坊来到明伦堂。明伦堂属单檐硬山式建筑,斗拱脊饰齐全。这里是古代地方官员和乡贤聚会的场所。据说凡进入明伦堂的人都要明心宣誓,一定公正处事、公道为民。离开文明坊一直向北走,只见两厢殿堂廊坊林立,院内花卉争艳,绿草如茵。
沿着中轴线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中最高大的建筑,属单檐殿式,面阔5间,进深两间,绿瓦兽吻,气势雄伟,庄严肃穆。这里是过去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导游告诉我说,殿门上曾悬挂过清朝多位皇帝书写的匾额,具体为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颁“万世师表”、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颁“生民未有”、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颁“与天地参”、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颁“圣集大成”、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颁“圣协时中”等5块。我轻轻地跨进殿内,仰视着孔子、颜回等先贤的塑像,不胜神归高远,肃然起敬。
在大成殿两侧的廊坊,原来分别是乡贤祠和名宦祠,现在为汝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汝州市唯一的市(县)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场馆。汝官窑位列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之首,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在第一展厅内,我既目睹了建国后汝州人民遵照周恩来总理“恢复汝瓷生产”的指示,在组织恢复汝瓷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烧制成功的汝瓷精品,又欣赏到了汝瓷生产新工艺的全过程。我望着展柜内古朴大方、形神兼备、清澈温润、釉如碧峰翠色的仿古汝瓷,不禁想起了书画大师李苦禅的题词:“天下博物馆无如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依依不舍地走出第一展厅来到了以陈列古代各汝窑遗址瓷片、标本、制瓷工艺、窑炉模型及宋代精美瓷器为主的第二展厅。“家有财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站在展厅里,只觉得古瓷器灵光四射,心似乎都被擦拭得晶亮晶亮。这里不但陈列着1000多片古瓷片,而且还珍藏着价值连城的国宝汝瓷文物。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80多件……国宝盈室,美不胜收!
宝中藏宝。走出第二展厅向北,又钻进了汝帖和汝石构建的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汝帖》堪称为古代碑帖中的珍品,明清时代曾驰名华夏,与《淳化阁帖》、《泉州帖》和《绛州帖》并称四大名帖。我朝圣般进入了展厅,那20块石碑静卧在展厅内,日光灯下闪烁着熠熠的光芒。摩挲着石碑的一角,如同触摸着800余年生生不息传承的碑帖文化的灵魂。
赏完书法碑刻,穿过一个小小的拱门,进入第三进院的展厅,便看到了被汉光武帝册封为国宝的汝石。汝石,也叫梅花玉,与汝瓷、汝帖共称为“汝州三宝”。“石不能言最可人”我站在汝石展柜旁,欣赏由汝石加工而成的文房三宝、健身球、茶具等产品,汝石的神韵扑面而来。我拿起一枚健身球仔细观看,但见底色如墨的石面上,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构成的天然梅花图案,梅花丛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呼之欲出的虫、鸟、蝶、兽……一石一世界。我望着静卧的汝石,晶莹剔透,五光十色,不禁击掌叫绝:“美哉——汝石!”
春风拂煦,我站在文庙内思接千载:在这里我不但领略到雄伟古建筑群的神韵和丰姿,又享受到“汝州三宝”的濡染,游园双得,乐哉!幸哉!【原标题:游汝州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