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
《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也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20通石碑静卧在展厅内,日光灯下闪烁着幽幽光华,石碑上镌刻着先秦以至隋唐五代的名家书法精品。细看之下,郑国大夫皇颉的字潇洒俊逸,酒仙刘伶的书法自由奔放、洒脱不羁,李世民的书法意兴天来,字外风云,有皇家风骨……这数十方碑刻,便是被清代《直隶汝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抚的清代碑刻学家毕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为“真宋室之鸿宝也”。
清代诗人孙灏在《汝帖》诗中写道:“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松煤拓纸岁万本,官司厌苦征求纷。楼瓦飘零碑坠地,过眼烟云等闲弃。谁从灰烬拾遗珍,石烂犹存古文字。”《汝帖》八百年流转的命运尽在其中。
后世名气愈来愈大的《汝帖》,出自800多年前的一个小小地方官王之手。那是宋大观三年(1109年)的八月,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共12块汝帖碑,汇帖12卷,每卷首均刊目录,卷末刻帖的数目,共77家又23种,宋刻汇帖有目录者并不多见。因刻于汝州,故名《汝帖》。
刻成之后,王心满意足,把它们镶嵌在汝州官衙“坐啸堂”的墙壁上,后移至望嵩楼上。望嵩楼在汝州北城门附近,唐宋时是天下名楼。楼高三十米,上下三层,凭栏远眺,嵩山峻岭尽收眼底。唐代大诗人李益曾登此楼赋诗:“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30年间两上此楼的李益,目睹社会动乱给汝州百姓带来的灾难,感慨万千。此诗已成千古绝唱,被选入大学教材。
碑刻移于望嵩楼上,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松煤拓纸岁万本”,已然转变成一种公共财富,谁都能随时拓印。
明末战乱,望嵩楼楼焚碑残。汝帖碑刻被丢弃在马厩中。清顺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整一新,并加跋2刻,总共14块碑刻,重新收藏于衙门,安置在西园存古轩中。当时范承祖为从民间收集碑刻,不惜以刑律威胁有可能收藏碑刻的老百姓。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义见所存碑文漫漶不复识,又自洛阳购得《汝帖》宋时原拓一部,重摹诸石,范承祖所做跋已失,白明义又加上序、跋和目录,并加盖汝州官印为记,碑刻变成了20块,仍藏存古轩中。社会动荡之中,碑刻屡有散失。1947年临汝解放,州衙被毁,碑帖流落民间。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张久益等人多方收集,在火神庙街一老百姓家门口找到第一块,当时这户人家把它丢在门口当石凳坐。1983年,县公安局在拆房时发现了一块《汝帖》残碑,正副三位局领导亲自把碑送到文化馆。“从第一块找起,花了四五年时间,找到了10块。在多人帮助下,到1983年总共找到18块。又从开封博物馆复制了两块,复制的也不是原拓。”张天庆所长说。
“张久益致力于收集这些宝贝,‘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久益将收集到的大部分碑刻砌在墙内,外敷灰浆,少部分埋在深挖的土坑内,方保全了这些东西。”汝州文联副主席彭中彦说。
1983年以后,20块石碑109帖的《汝帖》迁入文庙内,它囊括了宋以前数千年的书法。这时汝州文化局提出一个大胆设想——续帖。筛选宋以来千年杰出书家68人的代表作品,再刻制80块碑帖,使《汝帖》总数达到100块。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金,从美国购回中国最早书帖集成《淳化阁帖》宋代原版。这次收购被称为“书帖祖宗”回家!【原标题:汝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