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谢胜利为记者当起了解说员 白金中图
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建立
1948年11月11日,华野将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的4个军围困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在窑湾歼其六十三军。16日凌晨,中野攻占了宿县,切断了徐蚌线,造成了敌军徐州集团陷于孤立的局面。
战局的发展,推动了战役规模的扩大,战役目标由原来歼灭徐州集团右翼一部,即黄百韬兵团,发展为歼灭刘峙集团主力,形成了“隔断徐蚌,歼灭刘峙主力”这一淮海战役的总方针。我军也由原来以华野主力作战,中野配合的协同方式,发展为华野、中野并肩作战的南线决战的态势。中央军委称“此战役为我南线空前大战役”。
“这样一来,淮海前线迫切需要一个机构来统筹解决战役指挥和后勤保障等问题。”刘承元说,“11月16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在淮海战役初期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淮海战役总前敌委员会。由刘伯承(中野司令员)、陈毅(华野司令员、中野第一副司令员、中原局副书记)、邓小平(中野政治委员、中原局书记)、粟裕(华野代司令、代政委)、谭震林(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5人组成。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并规定,可能时,开5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位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其任务就是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会同华东局、中原局、豫皖苏分局、苏北工委、冀鲁豫区党委等机构统筹淮海战役前线作战、战区支前及后勤保障工作。总前委的成立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对于正确、及时、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作战方针和重大决策,统一指挥华野、中野并肩作战,统筹战区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夺取淮海战役的全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总前委成立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及中野指挥机关驻的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文昌宫自然也成为总前委的驻地。而此时,粟裕、谭震林分别驻在华野司令部和山东兵团司令部。所以有关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后期和第二阶段歼敌的目标和方案都是由刘、陈、邓三位常委酝酿,然后电报、电话通知粟、谭协商决定、执行的。11月23日,为便于指挥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总前委移驻临涣集以东15华里的小李家。
12月15日,人民解放军全歼黄维兵团,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16日晚,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驱车前往华野指挥部驻地——江苏萧县蔡洼村。17日,总前委5位成员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会议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为配合平津战役的全胜,决定华野暂缓对已被包围在永城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实施攻击,转入战场休整和政治攻势,中野主力集结在宿县、蒙城、涡阳地区,为战役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协同华野作战。鉴于杜聿明集团已成瓮中之鳖,歼灭在即,总前委按中央军委部署,特别研究了淮海战役结束后,主力南下渡江作战的计划。
12月18日,中央向总前委发电报,祝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大捷。同日,刘伯承、陈毅按中央电示动身赴西柏坡向中央汇报工作,邓小平返回小李家。
总前委进驻商丘
在旧址的正堂屋,展出的是总前委在商丘的活动情况。
“1948年12月30日,邓小平率总前委和中野指挥机关离开小李家,经宿县、徐州西进,于31日18时抵达商丘。邓小平当晚宿人民解放军朱集营房,总前委和中野司令部进驻张菜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刘承元介绍说,“政治部驻附近之洪庄、周楼。不久,邓小平也移住周楼。此间,总前委在此指挥了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战斗,召开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和总前委渡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渡江作战方案,领导了中野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华野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的整编工作。1949年3月24日,总前委移往安徽省合肥一带,指挥渡江战役。”
指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战斗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总前委的部署,向杜聿明集团发动总攻,这就是著名的淮海战役陈官庄歼灭战。10日,陈官庄被攻克,杜聿明集团军26.2万余人被全歼,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此后,部队进行战后总结休整。
1月10日,邓小平在张菜园向毛泽东主席电发了《关于淮海战役期间部队思想情况的报告》,并在中野政治部驻地组织编写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人民军队要做遵守纪律执行政策的模范》两份教材。此教材编好后下发全军。当日,邓小平还乘车到淮海战役商丘兵站视察,听取了兵站负责人杨国宇的汇报后高兴地说:“搞得不错嘛!应该给你们记一功。”同日,中野副政委张际春奉上级指示,派一个班兵力,专程护送关押在商丘的敌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到河北省平山县中央联络部。
1月20日,新华社发表《淮海前线司令部发言人谈淮海战役的彻底胜利》一文。文中说:“在这次有历史意义的大决战中,由于中共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及中共华东局与中原局的正确领导,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华北地方军并肩作战,各战场兄弟部队协同配合,华北、华东、中原三大解放区千百万人民全力支援,我军终于获得了空前的伟大胜利。”
同日,邓小平向中野各纵队党委发出指示,要求认真检查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和反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等指示》的情况,积极开展整训工作。
召开中原局扩大会议
“1月26日,陈毅从徐州华野司令部驻地来到商丘,住进张菜园中野司令部。”谢胜利说,“经过陈、邓研究,决定在商丘古城召开中原局(中原军区)扩大会议。”
会议于1月30日正式开始,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兼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先念、宋任穷、李雪峰、张际春,一纵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二纵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维刚,三纵司令员陈锡联、政委彭涛,四纵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六纵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九纵司令员秦基伟,十一纵司令员王秉章、政委张霖之。杜润生任大会秘书长。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豫西、江汉、桐柏、鄂豫皖、皖西、陕南区党委及开封市、郑州市委负责人以及中原军区所属各军区,中原野战军所属各纵队师以上干部共100余人。
“大会秘书处设在商丘市委办公室,也就是现在的睢阳区委党校院内。”刘承元补充说,“会场设在商丘古城中山西二街中华圣工会礼拜堂,现为基督教礼拜堂,娱乐场所在古城中山东二街文庙大成殿,这几个地方现在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上,身兼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的陈毅作主题报告。他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6日至8日的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决议》和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然后依次进行阅读文件、分组讨论、集中汇报和总结。大家联系部队和地方工作实际,畅谈了体会和感想。会议还结合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请示报告制度和反对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等指示的情况,重申了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认真总结了地方工作和城市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在今后的工作中纠正“左”的错误倾向和防止右的倾向发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研究部署渡江战役
“1949年2月9日,为贯彻中央军委关于部署渡江战役的指示,邓小平在张菜园主持召开总前委扩大会议,具体研究渡江作战的方案。这不,就这张图片。”谢胜利一边指着图片一边介绍,“参加会议的有总前委的5位委员及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副书记康生,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书记宋任穷,中野副政委张际春等。这是继萧县蔡洼总前委第一次全委会后的又一次全委扩大会。”
会议讨论了渡江时间、战役部署、华野及中野指挥机关和部队的开进、加强军队教育以及后勤准备等问题。与会者表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决策,加紧调集到新区工作的干部,整训过江军队,作好渡江作战准备。
为适应紧迫作战的要求,会议根据中央原部署,建议中央建立安徽省委,由宋任穷、曾希圣负责;将豫皖苏分局移至合肥,统一领导皖西、江淮两地区及豫皖苏之安徽省部分;将豫皖苏河南部分交由中原局另组区党委管辖。为保障中野、华野行动,建议东北野战军迅速南下,于3月底进至武汉附近,牵制白崇禧。会议形成了《关于渡江作战方案和准备工作方案》,于当日电报中央军委。
整编南下
此后,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1月15日发出的将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辖两个兵团;中原野战军整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辖3个兵团;华东野战军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辖4个兵团;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辖4个兵团;聂荣臻、徐向前率领的华北野战军3个兵团,直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领导将中野整编第二野战军,华野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的整编工作。
2月12日,陈毅离开张菜园去徐州领导华野的整编工作。刘伯承、邓小平将中野所属各军师番号重新排定,17日报告中央军委,接着又组建了特种兵部队,19日上报。得到批准后,刘伯承签署命令,对第二野战军各军兵种进行了整编、任命。
“2月28日,邓小平、陈毅分赴西柏坡参加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刘伯承司令员率第二野战军指挥机关继续留在商丘,领导整编部队、部署渡江作战。”谢胜利满脸微笑、轻松地说,“3月7日,第二野战军三、四、五3个兵团按刘伯承的命令,开始从各自的驻地出发向长江北岸挺进,准备渡江作战。1949年3月24日,刘伯承司令员亦率总前委和第二野战军指挥机关离开商丘南下,总前委结束了在商丘83天的驻扎,到安徽省的六安、合肥一带,投入渡江战役的指挥工作。”【原标题: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商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