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每逢重大庙会,经常有一支高大显眼的表演队伍引来阵阵喝彩。观众们时而惊叹,时而大笑,到表演结束时,还意犹未尽,便大喊:“小宋佛的高跷再来来!”这支表演队伍正是小宋佛高跷,它与小冀的背桩以及赵堤的中州大鼓,并称为河南新乡县的“文艺三宝”。小宋佛高跷因源于新乡县翟坡镇小宋佛村,且表演者多为小宋佛村村民而得名。
三百年的发展史 源远流长
在小宋佛村,高跷表演已经延续了近300年,“孩童能上跷,翁妪不服软”,便是村民热爱高跷表演的真实写照。
关于小宋佛高跷,有两个故事不得不提。一个是小宋佛村的起源。南北朝宋时,黄河洪水泛滥,有一单体石刻大佛自上游潺湲而下,到了当地才停下。当地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因此取名送佛,后又改“送”为“宋”,得名小宋佛村。如今,这尊石佛雕刻还完好地保存在该村的西明寺内。另一个故事则让小宋佛高跷名声大扬。乾隆年间,高跷队应邀参加辉县百泉药材大会演出,正在百泉巡游的乾隆皇帝亲赏高跷演出后,赞道:“这是哪里的高跷?演得不错,让他再来来!”广大观众也随着掌声高呼:“再来来!再来来!!”从此,小宋佛高跷享誉豫北大地。
小宋佛高跷在明末依托宫廷秧歌演变而来。起初为寸跷,后来几经发展,形成现在的高跷,跷腿高达1.3米乃至1.5米,重达六七公斤,演员踩在上面高达3米多,舞动起来威风凛凛。小宋佛高跷表演时,通常前有龙凤旗四面分成两队走在前面,各领十面彩旗走在后面护卫。演员大腿绑上木跷,在彩旗中间翩翩起舞,随着锣鼓节奏,时而二龙出水,时而走八字,穿五花,蹲叉,由慢步到快步跳跃等。真可谓“近看像花朵绽放,远看是长龙飞舞”。
表演持续改进 好看耐看
小宋佛高跷表演曲目多为折子戏,《借苗郎》、《王小赶脚》、《蓝桥会》,《借苗郎》是其中的经典曲目,多为滑稽戏,通常引得观众哄堂大笑。随着时代发展,近些年,小宋佛高跷表演者也将一些豫剧、曲剧改编后进行表演。其中豫剧《朝阳沟》改编后更是大获成功,深受观众喜爱。高跷人物形象根据戏曲也分为生、旦、净、末、丑,花旦腰扭似摆柳,展姿云中游;老旦手拿芭蕉扇,鬓角一枝花,脑后风呼伦,双耳垂辣椒;小生手舞折扇,风流潇洒;丑角滑稽可爱……表演者化妆细腻,扮演逼真,惟妙惟肖,可谓百花争艳,舞姿百态。而在这些角色中,最受观众喜爱的是旦角和丑角,小旦如神仙下凡,空灵飘逸,引得观众“啧啧”称奇。因为太过柔美,还闹出不少男观众暗恋男扮女装演员的笑话;而丑角扮相滑稽好笑,动作夸张刺激,都无不让人喜欢。
小宋佛高跷可谓刺激又滑稽,好看又耐看,但对于表演者来说,练习上高跷绝非易事。在小宋佛村,小孩一般七八岁就在长辈的帮助下开始学习上跷。刚开始时用五六十厘米的短跷,并由两个大人帮扶着慢慢行走。到脚下力量和感觉能够控制木跷时,便脱离大人的帮助,自己靠着墙练习。最后自己学会独立行走,甚至单腿跳跃。在练习的过程中,因为控制不稳摔倒是经常的事,而因为长时间练习,把脚板和小腿肚磨破、磨烂,差不多是练习者共有的经历。为了让水平不断提升,孩子们经常一有空就练习,如果拿起他们练习时用的木跷仔细测量,通常会发现这些木跷因为长时间摩擦而短了好几厘米。
古老的民间艺术 后继乏人
尽管有小宋佛人这群坚毅的守卫者,但小宋佛高跷并不是一直延续的。在“文革”时期,它曾一度冷落、沉寂下来。改革开放后,第十代传承人张善信、张善孟等人对小宋佛高跷进行改革抢救。为了更好地保留和传承高跷这项宝贵的民间艺术,1993年,小宋佛高跷队通过新乡县文化局改名为小宋佛百花同乐高跷队,寓意百花齐放,与民同乐,并制作了新戏服、新高跷、彩旗和乐器。现在,第十二代传承人张福利担任小宋佛百花同乐高跷队的队长。为了把高跷艺术推广开来,他带领高跷队先后到郑州、开封、濮阳等地表演,提升高跷队的知名度。2000年,张福利带领小宋佛百花同乐高跷队参加了在郑州举办的河南省首届春节文化庙会,精彩的表演引来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最终,小宋佛百花同乐高跷队获得庙会表演第一名。如今,在豫北各地的大型庙会上,你总能看到小宋佛百花同乐高跷队的身影,所到之处,总是笑声和叫好声一片。去年8月,在新乡市牧野广场,当小宋佛百花同乐高跷队为世界旅游小姐参赛选手们表演时,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漂亮姑娘们竟情不自禁地跟随高跷队跳了起来,完全被中国的民间文化艺术所吸引,这让高跷队员们十分欣慰。
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展现活力,当然让张福利十分骄傲。但骄傲的背后,48岁的他也有担忧。高跷队毕竟是一个业余团体,且以年轻人为表演骨干。但随着年轻人相继外出务工,他们更难得有时间练习,许多复杂的动作有的年轻人已不能胜任,且不说如何发扬光大,就是顺利传承高跷艺术,也让张福利忧心忡忡。
我们希望小宋佛高跷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观众在欣赏完他们出色的表演后,畅快地再叫一声:“小宋佛的高跷再来来!”(代小龙 丁亮行)【原标题:小宋佛的高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