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县级文化遗产——内黄扁担偶

2013/8/28 17:51:30 点击数: 【字体:


县级文化遗产——内黄扁担偶

    内黄扁担偶,是古代木偶戏的一种,宋元时期称傀儡戏。据《旧唐书、音乐志》载:“魁磊子,作偶人之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发展到唐代,木偶戏开始表演历史故事。宋代是木偶戏的全盛时期,当时民间的演出,木偶戏占很重要的一项,而以木偶戏伎艺谋生的艺人有很多。他们日常演出,每逢节日,组成庞大的傀儡舞队,在大街上表演,非常受欢迎。据《文献通考》记载,木偶戏除在宫廷宴会上进行表演外,还在民间用来祭神。观众的欢迎和频繁的演出,促进了木偶戏种类的发展。元代木偶戏仍然盛行,而且演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代以后,木偶戏失去了它在城市中固定的落脚之地,退位为城乡市集上走街串巷,聚众围观的杂耍表演。又因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木偶戏退缩为食戏曲余唾的小道杂艺。生存条件的恶化,使木偶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步由城市向乡村发展。民间在操办丧葬的时候,仍然习惯用木偶戏来冲丧。明代以后基本以服务红白喜事祭奠演出为主。到了清代,河北吴桥扁担偶异军突起,演出极盛。十八世纪末,内黄蒋新张村蒋某因生活所迫,逃荒到河北吴桥。为了生计,他开始学习表演扁担偶。学成后,他回到内黄老家,将表演扁担偶的的技艺传授给亲朋好友。在八里庄村发展到6班(6台戏),解放初期,以八里庄袁有忠,袁有恩为代表的6班扁担偶戏同时外出演出,足迹遍布流传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的方圆千里之地。他们表演节目主要有:《刘金定下南唐》,《斩子》,《五鬼捉刘氏》,《猪八戒背媳妇》,《哭头》,《二杆杈卖布》,《打老虎》,《小秃卖豆腐》,《铡美案》,《刘文彩》,《刘庸私访》,《下高平》,《小秃闹房》等二十多个。他们演唱的剧种有:大平调、内黄落腔、豫剧、河南坠子、二夹弦、曲剧和民间小调。1988年,扁担偶老艺人袁有恩赴郑州参加河南省第一届艺术节,12天演出60多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荣获了河南省第一届艺术节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演出奖,《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单位对内黄扁担偶的演出进行了宣传报道。现年已经78岁的袁有恩,宝刀不老,仍坚持常年演出。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明和建设社会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原标题:县级文化遗产——内黄扁担偶】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内黄县人民政府网站 2010-12-22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扁担戏”艺人袁有恩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