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读《春秋》 (摄于洛阳关林春秋殿)
阅读提示: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人逾百岁,终有一埋。但关公却与众不同,其子孙永享荣光,其精神永被传递。中国人尊崇关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英雄结拜,土匪聚反,都讲义气拜关公,并由此形成关公信俗大观:复杂而斑驳,光怪而纷然。
若这样设问:关公与孔子比较起来,谁的粉丝更多?
答案很明确:关公的粉丝更多。无论好人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尊关公。孔子的粉丝,无非来自主流社会,官府衙门和文人层面。关公的粉丝则来自社会各界,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咸淡江湖,青红帮派,都撅着屁股给关老爷磕头作揖。
关公是对中国民众影响最广的一个人,朝野同敬、男女共尊。在中国,能令各行各业都接受的神灵和英雄,非关老爷莫属,这就是关公信俗。
关公的红脸:关公信俗中的第一个鲜明符号
我在关林采访,关林管理处副处长李春敏要为我找个讲解员。我一看只有3个讲解员,还有那么多的游客在等,我说不用了,就“尾随”一个旅游团,“拾着”听了几句。结果听出了个大概:讲解员嘴里的关羽,不是正史上的关公,而是一些传说故事中的关公,是关公信俗的民间版。但这些故事听起来,反比史书上的干巴文字要生动,要丰富。
譬如关公的红脸问题,民间就有三个不同版本。
第一种说法与貂蝉有关。一说关公偷看貂蝉洗澡,结果被貂蝉发现了,关公感到羞愧,从此成了红脸;二说吕布死后,留下宝物两件,一个是赤兔马,一个是美貂蝉。曹操为了笼络关公,把赤兔马和美貂蝉都给了关公。
应该说这两个礼物,对关公都有诱惑力。第一,宝马配英雄,珠联璧合;第二,英雄爱美女,自古而然。于是关公白天和赤兔马操练,晚上和美貂蝉同居。但一天睡到半夜,他端详着貂蝉,硬是从美色中读出“祸水”两字,于是想起大哥刘备,还不知道在哪儿打游击呢,而自己却在这里贪恋美女,真不够义气!于是剑刺貂蝉,被喷了一脸血,从此变成红脸,再也洗不掉。
第二种说法出自清代学者梁章钜,他在《归田琐记》中讲:关羽小时候力气大,经常惹事端,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一晚,听到有老者哭泣,关羽破窗而出,上前询问得知:本县豪强抢夺民女。遂大怒,杀豪强,亡命涿郡。途中遇一条河,就来洗脸,却把脸洗成了枣红色。“面如重枣” 就是这么来的。
这里没有交代,河中究竟有什么东西,竟能把人的脸洗成红色。试想关公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河流中自然不会有洗不掉的化学成分,咋会把脸洗成红色呢?若说人群中偶尔发现这种红脸,也是极有可能的,但不会像舞台上关公的脸那样红,我猜想关公的脸有点像“西藏红”,或者比常人的脸红一点,但不会红到“面如重枣”的地步。
现在想来,罗贯中这个人是有问题的,他写《三国演义》,有的地方写得过于夸张。譬如关公那样的红脸,红到发亮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一些医生也说:若按现代临床看来,一个人的面色过于红,不是红细胞增多症,就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要不就是面部脂溢性皮炎,再就是某种药物中毒了,总之是病态的。
结果你老罗可好:让关羽一出场,就成了一个病人!但把话说回来,我们还得感谢老罗呢,因为他老兄这样一写,便给了我们一个脸谱,好让观众分出忠奸来。老百姓一看:关公的脸是红的,忠臣!曹操的脸是白的,奸臣!一目了然,美丑分明,非常明确,并由此形成关公信俗的第一个符号。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关公是怎样被三教共敬为神的?
在中国庙宇文化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关老爷的神像,不但出现在寺庙中,也出现在道观里,有时候还被当成文神,接受儒家弟子的膜拜。正所谓:“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