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当天,央视综艺频道为您播出《我们的节日——重阳》特别节目。
本期节目,我们围绕“孝”这个文化主题,在山西运城录制,节目通过对重阳节传统节俗的发掘,来重新解读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现时今日的节日意义。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者施爱东教授以及来自山西运城的学者李安纲先生,从开场节目绛州鼓乐的历史,说起重阳节的历史变迁。
重阳节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结晶,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古人以重阳为秋收尝新的一个标志。到东汉时有了一个固定的日期——九月九,因而实现了节日化。登高吃糕、赏菊、饮菊花酒等等都是重阳节传统的民俗活动。重阳糕,亦是取自谐音“高”。山西晋南地区,重阳节吃面的习俗源于过去的生活条件不好,只有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吃面,而重阳节吃面寓意为企盼日子越来越好。茱萸,古人称“辟邪翁”,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晋代。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民间流传在重阳节插茱萸以辟邪。这与端午节的插菖蒲、艾蒿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在于除虫防蛀。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叫九花。
自古以来,“孝”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百善孝为先”,突出了中国社会长幼有序、尊老敬贤的人伦思想。在今天,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85亿人,当我们的社会逐步向老龄化步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是否能够在我们用最朴实最真诚的爱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尽孝心的同时,把这份朴实的爱传给更多的老年人、更多的需要关爱的人群?重阳节,作为我们当代的老人节,在今天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当代社会中,更是值得我们去从传统民间习俗中探寻中国文化中“孝”的真正含义。为凸显当今社区文化和老年人的精神风貌,节目组特邀请当地一些社区老年人艺术团进行才艺展示:七十多岁高龄的王企仁老先生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目《万荣花鼓》;运城璐声老年艺术团的民乐演奏等节目,提倡一种“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