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茱萸绛囊——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2012/6/29 17:01:44 点击数: 【字体:


    (一)
    
    在充满现代气息的电脑键盘上,当双手敲下了本文的标题之后,记者的思绪,却回到了那繁华竞逐的盛唐时代。
      
    遥想当年,在一个景色瑟瑟的暮秋时节,少年王维,衣袂如飞,偕同人流登上一处高山。其时,他虽年方弱冠,却早已是名满天下。但是这位日后名耀千古的大诗人,此时即已显出超凡不拔之处,虽志得意满,正当一般人率性弹铗而啸的时候。而他的眼中,却渐渐地漫上了一层迷蒙的轻雾。看着满眼的红男绿女,饮酒作赋,笑闹无已,想起故乡的亲朋友好友,他不由悲从心来。
    
    谁也没有料到,一首震古铄今、流芳千古的绝代佳吟,就要出世了!只听得他轻轻吟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然后,诗人满心凄清,踩着自己孤独的影子,慢慢地走下山去,渐行渐远,隐入历史长河苍茫的云海间。他的身后,吹来了宋、元的风,又下起了明、清的雨……但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变幻多端的风云,始终遮不住诗人那低低的声音……
   
    这,就是在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九月九登高的习俗。在这一古老的习俗中,佩戴茱萸绛囊,是两大必备之物之一。
   
    这一点,王维在诗中也写到了——其实,古人这天登高时,佩戴插茱萸绛囊者,当比头插茱萸之人更多。只是由于篇幅所限,诗人不可能写得十分具体,所以只写道“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为登高必备之物,佩戴茱萸绛囊,这种有着美好寓意的习俗,影响了中国人2000多年。
   
    但是,作为一名天中籍人士,您可知道,这佩戴茱萸绛囊之风,原来就源于我们驻马店?
   
    关于这,还有一个近于神话的传说,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今天我们上蔡县芦岗乡。
                       
    (二)
    
    芦岗之“岗”,在今之上蔡县城西南方一带,古之名曰冈山,芦岗乃现名。此岗至今尚存,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最高处97.2米,上土下石结构。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充满了奇异传说的地方。立于高岗之上,但见沃野千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但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地方,惟独一岗突起,凌空直上,蔚为奇观。据当地人说,此岗之长,纵贯县境。
   
    在和人们的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记者脚下,即为“蔡候望河楼”,自古为登高最佳处。当地老百姓言道,每年的九月九,这里都是游人接踵,菊花飘香,人们都佩戴着茱萸绛囊。那个时刻,登高台之上,香雾缭绕,嘻笑喧闹之声,有时至午夜方息。
  
    记者来的不是时候,不能赶上此等盛景,甚为遗憾。但听乡人们讲述茱萸绛囊起源的传说故事,却也甚是有趣。
  
    传说,汝南(上蔡古属汝南郡)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告诉他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快点让家人各做茱萸绛囊扎于臂上登山,此祸即消。桓景照他的话去做了,晚间返家,果见鸡犬牛羊皆暴死。费长房听说后说:此可代之矣。
   
    后来,天下人皆仿行佩茱萸,久之遂成民俗。
   
    在老百姓的口中,这个故事至今充满了神奇与不可思议之处。但是,从其荒诞不经的外表,记者却看到了古代真实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子。
   
    回到县城,记者特意查了查这个故事的出处,发现它出自南朝梁人吴均所作的一本名为《续齐谐记》的书。
   
    《续齐谐记》又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辞海》载道:它是一本志怪小说集,书名取自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一句,故所记多为怪诞之事。

    既然是一部志怪之书,所载多为道家自神其说之不经故事,首先决定了整部书的基调。
  
    其次,所谓桓景“登高避祸佩茱萸以鸡犬代”云去,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更是无稽之谈。
  
    但是,仔细阅读了有关茱萸绛囊的史籍之后,记者却认为,决不能因为《续齐谐记》是一部志怪之书,以及“佩茱萸以避祸”等与现代科学观念不合,就下定断语,将其中蕴含的科学因素一概否定。
  
    那么,这则神话传说的合理因素又在哪里呢?
  
    首先,记者认为,一则故事,能导致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影响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重要民俗的形成,如果没有合理的因素含在其中,是决不可能的。
  
    纵观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所撰志怪之书多矣,但像此则“佩茱萸避祸”之流传至今、影响巨大并且形成一个重要民俗的幸运者,则廖若晨星,几至无存。
  
    反观“佩茱萸避祸”的传说,表面上虽似乎荒诞不经,但其既然能够经受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一代又一代人的认可,直至流传到科学昌明兴盛之现代,可谓是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双重考验,若说没有合理的因素在其中,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故事虽似不可信,但故事中的主人公,却是历史中有着真实年代有名有姓的人物,这点我们不应忽视。
  
    桓姓,乃蔡桓候后裔,两汉时期为豪门望族,历史上有名的“孔子困于蔡”,相传即是桓姓之人“害之”。孔子有三千学子,贤者七十二,并有武装保卫,能对其组织围困,可见此姓人地位之高、实大之大及家族之强。所以,桓姓,以及故事发生的时代,均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
  
    另外,关于桓景此人,汉刘向、刘歆撰《西京杂记》、宋高承之《事物纪原》及前述吴均《续齐谐记》不约而同地记载了他与茱萸绛囊的关系,也都决不是空穴来风。
                   
    (三)
    
    如果说以上分析尚有点牵强附会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从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心理,来分析茱萸绛囊的有关情况。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大动荡时代,其时兵连祸结,瘟疫盛行,人们的生命随时会受到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严重威胁。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忧生惧死的一个时代,书圣王羲之就在著名的《兰亭集序》中说道:“死生亦大矣,岂不悲哉!”达官士人都开始郑重地思索生与死这个大命题,而普通老百姓,更是想方设法避开死之困扰。
    
    据文献记载,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起因就是其父母死于瘟疫,决心访仙求道来制服瘟魔。我们不要笑话古人访仙求道的行为,在那科学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的前提下,至少这也是人们与自然界斗争的一种探索。

    所以,仙道之术,现代人看来,好像是迷信。但是在古代人的眼光来看,其实就是当是在全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科学思想”。
  
     而且,古人用以抵御灾祸的方式,并不仅仅限于仙道方术,还采取了即今人看来同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方法:佩茱萸。
   
    那么,为什么偏偏要佩茱萸?这就需要向读者详细介绍一下茱萸在古人的眼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茱萸,属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夏日开花,秋季结果,其子辛辣芳香,在我国很早就被作为调味品。
   
    此外,茱萸还是一味好药,可以用来治病延年,古人说“饮茱萸落叶井中水无瘟病”,还常用来泡酒以驱邪保健,药王孙思邈有名的《千金方》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在传统观念里,茱萸还是长寿的象征。
   
    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虽然已经渐渐揭去了茱萸“驱邪”的神秘面纱,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其浓烈的香味,确实有驱蚊杀虫之功效。可见,古人那样喜欢茱萸,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那样一个凶险频发、生命不时受到威胁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想平安、健康、长寿,到底该怎么办呢?
  
    在他们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方面祈求仙人道术的保佑,另一方面佩戴具有避邪功能的茱萸,来避开祸患、健康长寿。
   
    这,就是“桓景避祸”神话产生的环境,更是“佩茱萸绛囊”的风俗得以世代流传的根本原因。

    (四)
  
    我们的祖先,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佩戴茱萸,怀着美好的愿望,在不发达的科学和低下的生产力环境里,向我们走来,并创造了华夏辉煌的古代文明。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小的茱萸绛囊,却一点都不简单,它寄托着古人对生活与生命美好的理想,表现了人们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些,即使现在,仍旧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所以,2000多年来,小小的茱萸绛囊,一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备受人们的喜爱。
  
    后来,随着茱萸绛囊的发展,人们除了将其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和寄托来看待,同时,在爱美天性的驱使之下,茱萸绛囊本身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直至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所以后来,人们佩戴茱萸绛囊,除了祈求美好的生命和健康长寿之外,同时还把它作一处随身携带的精美工艺饰物。看着赏心悦目,想着心里踏实。
   
    千百年来,茱萸绛囊作为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品,伴随在人们身边,已融进我们民族的骨骼与血液,人们的呼吸之间,都透出一种芳香的气味,流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气质。
          
    (五)
   
     可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茱萸绛囊也成了一种需要破掉的“四旧”,在民间一度绝迹,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的冲击,茱萸绛囊也与其他民族性的文化一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可喜的是,不论茱萸绛囊的生存环境若何,一直都有一批深爱着它的人士与其同呼吸共命运——这也是记者在采访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最深的一点,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很多人都不计名利和报酬,默默无闻地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无名英雄。
   
    茱萸绛囊的发展,也不例外,此项民间工艺的传承人、上蔡县电业局离休干部张社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张社,1933年9月出生于上蔡县东岸乡套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说起她与茱萸绛囊的结缘,还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呢。
    
     原来,张社8岁丧母,父女相依为命,讨饭度日。12岁那年,为了生活,她便在一个地主家当针工,并学得了一手精湛的绣工技艺,尤以茱萸绛最为拿手,当时即在四乡八邻中广有影响。
    
    1948年,不堪地主虐待的张社,逃了出来,并参加了革命,在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和建国后分别从事共青团和妇女工作。
   
    但是,张社一直没有忘记少年时学得的茱萸绛囊技术。1993年从单位离休后,又重新捡起了心爱的茱萸绛囊制作工艺。
    
    此时,茱萸绛囊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和对它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张社根据这种环境的变化,通过发挖研究,对这一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把原来单一造型的茱萸发展成40多个品种,缝出十二生肖、凤凰登枝、孔雀开屏、仙鹤祝寿、鸳鸯情长、寿星捧挑、和平之鸽、一心爱心等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工艺品,一下子把一个小小的饰物,变成真正的艺术品。
   
    张社对于茱萸绛囊的贡献,还不仅止于此,她还无私地把自己的心得技艺传授于人,免费培训近百名爱好者。
    
    在她的带动下,现在,茱萸绛囊制作工艺已经遍地开花,上蔡的东岸、杨集、蔡沟等乡镇,到处都有不少人以此为业。尤其是在崇礼乡,有数百名妇女从事茱萸绛囊制作,从而使这一小小的佩戴之品真正成为一种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
    
    目前,上蔡的茱萸绛囊,已经实现了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对接,产品远销东北几省、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北京等大都市,并走出国门,远销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及英、美。
    
    这些从上蔡走出去的的茱萸绛囊,不仅让老外们叹为观止,更令***游子们那一颗颗炽热的心,与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文化之根,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原标题:茱萸绛囊——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法治在线 2011-04-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