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清丰柳子戏:稀有的古老剧种渴盼生命的春天

2012/6/23 10:02:13 点击数: 【字体:


清丰柳子戏:稀有的古老剧种渴盼生命的春天

   
    日前,记者随“欢乐中原”采访团在河南各地采访途中有幸在清丰县看了一场柳子戏《斩貂蝉》,演员们表演非常出色,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他们从唱腔、服饰、伴奏,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个蹬腿、一个上马、一个甩袖,都沿袭了宫廷剧中的严谨、精致。
   
    许多观众没有座位,便站在场子里,孩子们瞪着一双双眼睛,都痴迷的站在台前,惊叹称奇。这支古老剧种的魅力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记者也被深深震撼。
   
    柳子戏艺术特色及曲目
   
    清丰柳子戏,又称“北(百)调子”、“柳子腔”、“弦子戏”。始于元明,盛于清,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系豫、鲁、江、淮弦索曲令《黄鹰儿》、《傍妆台》、《打枣杆》、《锁南枝》、《驻云飞》、《山坡羊》等发展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其音乐由俗曲和柳子等九大声腔,五大套曲,男女声腔有明显的区别,在民间素有“听着柳子调,胜似坐仙轿”之说。传统曲牌粗细三百余支,今存近二百支。唱牌分四种:越牌如《黄鹰儿》、《楚江秋》;下调如《步步娇》、《驻云飞》、《腊梅花》;平调如《锁南枝》、《叶儿落》;二八调如《风入松》;《三叉棵》等。弦牌如《朝天子》、《普天乐》,唢呐牌如《红绣鞋》、《玉芙蓉》、《将军令》等。笛子、笙、三弦为柳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笛似骨、笙似肉、弦似筋。三者相互配合,时而粗犷豪放,时而激昂挺拔,时而含情脉脉,古朴典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柳子戏历经创伤
 
    解放前夕,清丰柳子戏历经战争的创伤,已奄奄一息,多数班社纷纷解散。1956年秋,白马杨柳子窝班被清丰县政府接管,更名为“清丰县柳子剧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清丰柳子剧团三次被砍,传五世的台前县桥北张家班也逼使解体。1978年,清丰柳子艺人数次进京上访,获准恢复,为濮阳市唯一幸存的柳子剧种。
  
    几十年来,数次赴河南省、濮阳市(地区)汇报演出,获得奖项数以累计。其中1991年在濮阳市杂技厅曾为日本友人专场演出;2005年,传统剧目《抱妆盒》、《盘马》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荣获河南省民间艺术奖最高奖“金鼎奖”;《孙安动本》2006年参加河南省县(区)级文艺团体戏剧大赛荣获银奖。
  
     柳子戏剧团在夹缝中求生
  
     据老演员们介绍,全国只有两家柳子戏剧团,一个在清丰,一个在山东,现代山东柳子戏源出于清丰,但后起的山东柳子戏剧团由于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现已升格为省级剧团,在各方面都后来居上,名气也较清丰的大得多。
  
     “柳子戏为传统的曲牌体,对音乐、唱腔的要求特别严格,很不好学,三年才能培养出一个不错的豫剧演员,但要培养一个能挑大梁的柳子戏演员得花十年功夫,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学。现在一些颇有造诣的老演员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的相继谢世,青年演员寥寥可数,后继乏人,几乎是青黄不接了。再说,柳子戏演出范围比较小,在与豫剧、曲剧等其他地方戏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都不利于剧团的发展,虽然上级对保护发展柳子戏较为重视,但总体看来,剧团仍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况中。”提起柳子戏,这些演了一辈子的老演员们充满了辛酸和忧虑。
   
    如今,清丰柳子戏生存形势极不乐观,剧团在市场和政策的夹缝里求生存,步履维艰,演员大多数是已经退休的老演员,他们凭着那份热忱、保持着那份执着,在这片土地上孤军奋战。剧团演出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有时一场戏300元他们也要演。这区区的三百元和他们精湛的演技、毕生的付出哪里成正比啊?!
  
    这样的一支剧种该如何生存下去,十年、二十年,我们还能看到这样一支颇具魅力的剧种吗?加强和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近年来,清丰柳子戏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抢救和保护工作,该县成立了“清丰柳子戏保护办公室”;并对清丰柳子剧团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新增编制20名;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和老艺人召开“清丰柳子戏学术研讨会”,努力引导柳子戏做大、做强。
   
    可喜的是,清丰柳子戏于2007年2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完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期待清丰柳子戏这一稀有的古老剧种早日走进生命的春天!(原标题:清丰柳子戏:稀有的古老剧种渴盼生命的春天)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新网 2007-12-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