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才朱载堉
2012/6/23 18:17:2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碧绿茂密的玉米地,略施淡妆的喇叭花,包裹在其中的是小土丘样的坟包。
这是座普通的墓穴。
从外表看来,墓与周围百姓的墓没多大区别,藏于庄稼地里,隐于田垄之间,平平淡淡,不事张扬,甚至比一般百姓的坟头还要低。
然而,400多年前,就是这片墓地的主人,却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境界、大人生:身为王子,却浑同市井平民;贵有王爵,却七次坚辞“让国”;养在王宫,却无意纨绔奢华,宁愿独受孤处,甘于清淡贫病,将学问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并最终成就伟业。他不仅是中国近代音乐的鼻祖,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文学家。
这人就是朱载堉。
“十个王子有九个是令人生畏的;十个学者有九个让老百姓弄不明白他的所作所为。”
朱载堉不同,虽然是明代郑藩的世子、朱元璋的九世孙,却具有着不同于身份的大品格、大眼界,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为科学和艺术的巨星。他以自己的智慧烛照了科学、艺术等领域,也以自己的品格,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理解与尊重。
席蒿独处 一心研学
你很难在中国历史的人物长廊里找出第二个“他”来:生于皇家,过着府邸优裕的日子,却席蒿独处;身为世子,却宁愿布衣幅巾;贵为封爵,却选择远离喧噪,僻野隐居。
要探访这样一个人物的历程,委实不是件易事。因为,你要走进他的灵魂,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实际上,这很难。
出沁阳市向北,行约16公里,便来到了朱载堉墓了。
位于山王庄镇张坡村东,背靠九峰山南麓,旁有清溪汩汩流淌,前有翠竹绿波摇荡。
我们的车刚停下,一些村民就围拢上来,山王庄镇张坡村70岁的赵子彬老先生说:“是来看朱载堉墓的吧?那可是了不起的人哩!”得到证实,有的人竞愿为向导,滔滔不绝向记者讲述朱载堉其人其事。
待要进墓园,陪我一同前来的文博副研究员邓宏礼先生,神色凝重,面对墓园方向微微颔首。
这是1986年被整修过的朱载堉墓,坐北朝南。墓区呈“甲”字形,据说占地6000多平方米。神道宽10米、长120米,两侧植有松柏,看上去很有一种威仪,我不觉有些惶惑:依朱载堉的品性:辞爵让国,布衣幅巾,甘愿淡泊,将要仙逝时,还一再告诫后辈,死后简葬,连墓碑都不能立,真要立也只立一个无字碑啊,他死后会愿如此的排场?
“原先要气派得多呢!”也许看到我的疑惑,邓宏礼先生笑言,“但那种气派后来证明不是朱载堉的,而是一个叫廉加的举人的,这个挨着朱载堉墓的举人墓园规模很大,当时还有石狮石兽!”
走过神道,跨越三级台地,拾阶三十六级便到达了墓冢区。
墓冢区由围墙环抱,南开门楼,门楼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严济慈亲题楹联“九峰隐名宦,七疏让国高风仰九洲;丹水扬翰墨,十二等律历算闻四海”。
进入墓冢区,再走过宽约2米的甬道,便是朱载堉墓冢了。
这实在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墓冢,封土最高也就两米多,直径也就七八米,有一尺多的鹅卵石围砌墓周。墓前是现代人树的一通碑,中刻“朱载堉之墓”。
与墓相伴的,就是玉米和豆荚,还有一些说不出名来的红的白的花。
站在墓前,有一种东西或许叫感动吧,它不断地冲撞着我的心,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有点儿手足无措,那一刻我突然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超脱、真正的淡泊,我突然意识到一己的小,人生的小,世间的小。
那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反差啊,他所创造的成就让世界震惊,让世界受益,可他的归宿却是如此“寒酸”。
我感受到一种大到极致的大,宽到极致的宽。
很多时候,起点实际上就是终点。
公元1536年,一个生命诞生了,这就是朱载堉。
按《河南通志》记载,“载堉儿时即悟先天学。稍长,无师授,辄能累黍定黄钟,演为象法、算经、审律、制器、音协节和,妙有神解。”
朱载堉从小悟性很强,在他父亲及老师何瑭的熏陶下,生活俭朴,勤奋好学,九岁就能诗会文,十一岁就对音律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年,他被立为世子,也就是王位的继承人。
但不幸也很快降临到了朱载堉的家里。
嘉靖二十九年(1550),朱载堉十五岁的时候,朱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朱载堉的父亲笃信儒家学说,崇尚布衣蔬食,这样他和好道教、喜奢华的世宗皇帝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他不仅不给朝廷进香,反而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上书规谏世宗皇帝,远离道教。世宗不听劝告,反认为是朱载堉父亲朱厚烷毁谤和嘲笑,将那个为朱厚烷送规谏书到京的长史治罪下狱。就在这时,因罪被贬为庶人的孟津王儿子祐 诬告朱厚烷四十条叛逆之罪,世宗借机将朱厚烷削爵,并将其禁锢于祖籍安徽凤阳。
这个时候,刚刚十五岁的朱载堉表现出了超出他这个年龄的智识。在父亲事发之后,他“不敢安寝,筑一室王宫门外”。《明史·诸王列传》记载:“世子载堉笃学有至性,痛父非罪见系,筑土室宫门外,席蒿独处十九年。”
虽然独居土屋,睡着草席,朱载堉却专心攻读,潜心学问。
2004年,当我站在这个土丘之前,回望过去,我感到一种思维的艰涩。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当他筑下土屋,陪伴父亲的时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该有怎样大的毅力?家门不幸,世态炎凉,十九年的历程,他该忍受多少苦难熬煎?
态度决定结局,决定命运。
不同的人,同样的路途,决定了不同的结局。
这实际已经注定了一个伟大的结局,一个伟人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行程。
对于朱载堉来说,苦难成了他最好的老师。
10年之后,也就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他在音乐学上的大型处女作《瑟谱》一书写成,并在“庚申季夏十有三日”(1560年7月6日)为该书作序,在《瑟谱小序》中,他自称“狂生”,署名“山阳酒狂仙客”。
《瑟谱》不仅对瑟属乐器的源流进行了考证,还融会了历代有关瑟的名贤故事、诗词歌赋。
七次上疏 辞爵让国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载堉冒死奏疏,为父鸣冤,同年世宗驾崩。
公元1567年穆宗载垕即位,改元隆庆。
隆庆元年,穆宗皇帝大赦天下,他的父亲被平反昭雪。
朱厚烷被复爵后不到四个月,朱载堉也恢复了世子的名号,并回到世子府。
这时,他已经32岁,进入而立之年的朱载堉并没有从这次变故中谋取官场的飞黄腾达,他已经完全把心思放在了治学上。
隆庆二年,当时声动九州的少林第二十五代宗师如迁(号松谷)进京讲学,路过怀庆(今沁阳市)。博古通今、思贤若渴的朱载堉仰慕松谷笃学有至性,开始与他交往。
松谷每年都要进京讲学,载堉为了他中途休歇方便,专门为松谷在府郭里造了精舍。
在结识了博学多才的少林寺传法宗师松谷后,他开始系统研究我国从三皇五帝到宋元时期近百位学者的著作,并且主攻历史遗留下的律学课题。1581年,在他46岁时,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计算,登上了乐律学的最高峰。
历史不能忘记朱载堉,也不能忽略松谷长老。
“朱载堉能在乐律上有如此大的成就,有两个人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他的老师何瑭,另一个就是松谷长老。”邓宏礼先生说。
沁阳市郊区村里原先有个龙岗寺,据说那就是松谷和朱载堉经常交流的地方。
两位智者,两个巨人是如何交流的,都谈些什么?
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思想,一个科学的成果,就在这样的思想碰撞里诞生了。
2004年夏季的阳光很灼人,2004年的时光游走在漫无边际的绿里。
但这一年,已经走不回松谷和朱载堉的时代。
龙岗寺已经找不到了。
当我们来到原址时,岁月已把松谷和朱载堉在这里的地表痕迹悄然抹去。
但那游走的空气和热流,似乎在述说着两个巨人的过去。
万历十九年(1591年),朱载堉56岁时,其父朱厚烷薨(去世)。按常理,朱载堉56岁时应嗣爵位,但这时的朱载堉却做了让朝野为之侧目的举动——辞爵让国。
他的辞爵,无疑是对传统明祖制的大叛逆,当然没有得到皇帝恩准。此后,除继续奏请让国之外,又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正月上疏,“请宗室皆得儒服就试,毋论中外职,中式者视才品器使。诏允行。”
在明朝礼仪中,凡皇室宗亲终生给禄,不得应举入学并兼官。因此,在宗室中再有才能的人也只好碌碌无为、虚度一生。朱载堉的奏疏,打破了明朝礼仪法规,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皇家子弟为国效力开辟出一条道路。
辞爵让国未获恩准,58岁的朱载堉感到时间的宝贵,便毅然搬出王宫到城东北16公里处的九峰山,开始过隐居生活。
说是隐居,实际上是寻求一个著书立说的安静环境。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朱载堉经十五年的“累疏恳辞”后,终获神宗皇帝的批准,将王爵让给了载玺。而载玺正是诬陷他父亲、让他“席蒿独处十九年”的祐 之孙。
辞爵让国,意味着每年要少收入一批财富、赋税。载堉不仅将郑王国爵让于载玺,甚至愿尽让“东垣所有”。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大境界?怎样的一种大人生啊?
也正因此,嗣后,他获“让国高风”之誉。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70岁,完成了《乐律全书》这部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科学巨著。
万历三十九年,朱载堉因积劳成疾,长眠在九峰山下,享年76岁。在他死后,神宗皇帝“赐郑世子载堉谥端清”。
清人吴伟业曾为朱载堉写了一首五言古诗《读端清世子传》,“贤如郑世子,宗盟堪表率。当璧辞真玉,累疏诚恳恻。”“筑屋苏门山,涂心事经术。明兴二百年,庙乐犹得失。以之辑群书,十载成卷帙。”
朱载堉的著作涉及音律学、音乐学、历法、数学和珠算、计量学、乐器制造、乐谱和舞蹈、物理学、文学等,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站在如今的九峰山下,感受着周围的蝉鸣和不远处村人的语声,我忽然发觉,这些声音竟像音乐一样悦人,这声音下面,是一种静,心灵的安静,灵魂的宁静。
突然想到诸葛先生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97年,江泽民出访美国,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后来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
可惜的是,这番讲话前溯十几年,朱载堉这个名字,在许许多多国人眼里甚至相关专家眼里,还很陌生。
由此上溯300多年的漫长历史里,十二平均律一直受着冷遇,甚至是排斥、诋毁。
与此相反,十二平均律在欧洲却受到极高的评价,有人甚至称它为神书,是上帝创造的!
十二平均律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样的魔力?(原标题:旷世奇才朱载堉)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