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位于中国九朝古都洛阳城南郊、伊水河畔的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这里的成千上万座洞窟、佛像和碑刻题记,诉说着一个个神奇的历史故事,解开了许许多多千古谜团。
始建于中国北魏时期公元493年前后的龙门石窟,历经后代400余年的连续雕造,共有大小窟龛21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各种碑刻题记3600多品、佛塔4000多座。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中国三大著名佛教石刻艺术宝库。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与考古价值,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宗教韵味,是龙门石窟的魅力所在。石窟群内10万余尊佛像建凿于不同朝代,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几厘米,造型各异,形态逼真,是历代弘扬佛法和宗教文化的见证。其中最大、最著名的造像,被誉为“中国佛教艺术登峰造极之作”的奉先寺主佛卢舍那大佛,是由中国古代女皇武则天钦命雕凿的。据造像铭载,武则天为建造此寺及佛像,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了卢舍那大佛的“开光”仪式。
龙门石窟群沿伊河两岸建于山壁之上,历史上有的石窟还曾外建有寺庙庇护。在长达1公里的崖壁上,如今依然密布着2000多个窟龛和10万多尊佛教造像。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成为古代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史料。作为一部“活”着的“石史”,龙门石窟一直是洛阳这个中国著名古都的标志和骄傲。
从古至今,龙门石窟又一直是充满山水胜趣的人文景区。据考证,“龙门”之称始自东汉,这里东为香山,西为龙门山,中间是伊水,两山峙立,形成一座天然门阙。历史上,这里因风景绮丽、寺院林立,一直是佛教信徒和诗人游客流连忘返之地。河东的香山寺建于公元516年,在盛唐时期居于“龙门十寺之首”,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居于此,自号“香山居士”。清代乾隆皇帝也曾巡幸此地并即兴赋诗。
龙门石窟1961年被公布为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龙门石窟实施了大规模的内外环境治理工程,保护区内实行封闭管理,治理河道,绿化两岸,拆除了不协调的旅游建筑,排除了汽车过境干扰问题。保护区附近的石灰窑、采石场等,均被严令关闭。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的,依旧是原汁原味的“山水龙门”风光。
在内部环境整理过程中,龙门石窟近年又有不少意外新发现。文物保护人员在莲花洞内剔除洞壁上的石灰岩沉淀物时,意外发现了4个从未有过记载的新佛龛,其中2个新发现的佛龛较为完整精美,如同新雕好的一样;有2个精美的造像服饰上,还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在东山看经寺南侧的山脚下,考古人员新发现了一些被埋没已久的洞窟和佛像,4个窟龛、30余尊佛像重见天日。专家认定这些佛像系唐代武则天时期的作品,与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为同一时期。
“作为大型艺术宝库的龙门石窟,研究和保护工作是永无止境的,”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李振刚说,“开凿至今已经1500余年的龙门石窟,历代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保护手段,但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和人为破坏,围岩崩塌、洞窟渗水、雕刻品风化等病害也在所难免。”他说:“进一步加强科学保护和环境治理,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课题。”
通过综合调查研究和进行国际合作,龙门石窟近年来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保护、修复、治理。正抓紧进行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日本政府资助而组织实施的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在历时3年的前期基础研究工作基本结束后,目前已开始对部分试验洞窟进行保护维修施工。
李振刚说,目前对于龙门石窟的岩体位移、洞窟渗水、雕刻品风化等复杂的病害现象,以及对于窟龛、石刻、造像的可持久保存与管理,尚未找到具体而根本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保护工作,对于龙门石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原标题:洛阳龙门石窟:山水之间见证古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