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文庙城隍,品味节日里的民俗文化大餐

2012/6/14 15:11:40 点击数: 【字体:

 
    文庙城隍,品味节日里的民俗文化大餐郑州文庙:春节书会汲取儒学经典文庙,亦称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至圣庙,是历代奉祀孔子及儒门贤哲的祠庙,也是当地历史上学校和儒学教官衙署所在地。虽说文庙并不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部内涵,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聚集之地,文庙显然是一座城市文脉渊源的点睛之笔。千百年来,文庙在提升个人文化素质、在维系与发展以儒学为主干的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文庙是教人尊师重教、传承文化的人文关怀之地。而郑州的文庙与市民见面却是近来的事,2004年10月,作为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重点项目———郑州文庙恢复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2月,郑州文庙硕果仅存的建筑———大成殿整体提升1.7米,标志着郑州文庙修复工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修复后的文庙于2006年9月正式向郑州市民开放。郑州文庙位于现在的郑州市东大街路北,坐北朝南。现如今在郑州,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文庙,虽然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只有70多年。今天的郑州文庙,似乎已经成为一座活在郑州人记忆之外的建筑。正如读书人命运多舛一样,郑州文庙的命运也可谓多灾多难,千百年来,郑州文庙几经兴毁,特别是火灾给郑州文庙带来一次次的重创。到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几乎化为灰烬的郑州文庙才仿原貌重新修建。明、清两代,郑州文庙经多次重修,才得以延续。清光绪二十二年,郑州文庙又遭大火,几乎令文庙毁坏殆尽。虽说当时灾事上闻,部议重修,按亩捐款,土木大兴,岁两度始克告成,但是整个建筑和规模已元气大伤,今非昔比。

    文革期间,遗存的棂星门、泮池又厄运难逃,终毁于一旦,后来只有大成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保存下来。1900多年来,郑州文庙在承受无尽劫难之后一次次复生,这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复生和永存。古稀之年的老人大都还能凭印象回忆起郑县城内那些名目繁多的寺庙,如岳公庙、玉皇庙、财神庙、卢医庙、开元寺、清真寺等。在这些寺庙中,就规模而言,文庙最大。我猜度,庙宇寺观的肇始,是官民上下不成文的约定,是中国人找到的心灵依靠。处于童年期的中国人不仅浪漫地创造了诸神,还把不少先哲一并作为半神半人敬了起来,譬如老子、孔子。综观中国现存的历代古建筑,多是庙宇、寺观、宗祠、牌坊、佛塔一类纪念性、精神性建筑。这种现象无疑昭示:在我们先民的生活中,神灵曾经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郑州文庙,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延续我们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因为如今它的使命就是守护,守护一种文化,守护一个文明图腾。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处长宋秀兰告诉记者,对于郑州人来说,文庙是一座历史遗迹,也是一座刚刚修复的祠庙,百姓对它的了解还不多。儒家思想在后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孔子儒学思想已深入千家万户,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积淀在民族心理的深处。二千多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万世师表,在古代,孔子被尊为文宣王,孔子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现如今郑州文庙的修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记号和传承。据了解,郑州的文庙自正式开放,管理方就开始不定期举行祭孔表演,唱大同文和撞钟仪式,同时举办书会,周六周日都有固定的书场,展销的图书基本都是传统文学,国学也因此成为一种受年轻人关注的文化。
       
    面对即将来临的春节,管理处设定了一个‘两庙一街’为主线的春节活动方案,文庙届时会有祭孔的表演,向孔子行五拜礼,充分体验古人对孔子的敬仰。另外的市民游览与图书会,可以在文庙购买到三字经、大学、中庸和论语等儒学书籍,让市民可以在春节期间更好的汲取深厚的传统文化,不会让刚刚修复的文庙继续消失在郑州人的记忆里。宋秀兰说。郑州城隍:文化庙会拯救非物质遗产郑州城隍庙全名为郑州城隍灵佑侯庙。位于市区商城路东段路北。郑州人都说郑州城隍与别地的城隍不一样,因为郑州城隍曾两次接驾,两次封侯,所以可以黄袍加身,头戴平顶皇冠。据文献记载,公元239年中国就有了城隍庙,后经历代皇帝加封彰扬,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凡有城的地方就有城隍。
     
    本来城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个形象,是虚无的,无所谓名姓。宋代以后,城隍被人格化,各地多将本地的忠勇节烈之士奉为城隍神。据研究人员考证,郑州城隍爷是纪信。纪信为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青年时随刘邦起兵反秦,后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中,绝粮断炊,情况危急。纪信挺身救主,扮作刘邦诈降,使刘邦得以趁机逃跑,自己却被项羽焚身而死。其忠烈之举感动世人,后有很多地方将其奉为城隍神。但郑州城隍是否是纪信,还有待商榷,因为郑州人一直认为郑州城隍是文官而非武将,以前的城隍塑像也均为文官模样。数百年来,郑州城隍庙早已进入了郑州人的生活,初一、十五来上香烧纸,平时有了什么难处或想法,也来给城隍诉说或祈祷许愿,民间更产生很多关于城隍的传说故事,如城隍迎驾、城隍娶亲、城隍庙影壁、城隍金库等。
     
    城隍庙最能影响郑州人生活的还是每年的庙会和城隍出巡仪式。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城隍庙主持道人和四街会首都要联合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城隍出巡,为地方官减罪免灾。四乡百姓多持斋诵经,参加活动。那天一大早,便将城隍木身请入官轿,沿路由60名壮汉轮流抬着。四街会首率领,锣鼓响器开道,全副执事如金瓜钺斧、朝天蹬、半副鸾驾、旗伞等列队随后,四名道士护轿,后边是高跷、狮子、旱船社火队伍,最后是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有扮马童者,有扮囚徒者,有扮地方鬼者,有顶枷戴锁者……沿途十余里,人山人海,填途塞巷。中午在行宫稍加休息,夜晚继续巡游,更增添了灯笼火把和龙灯,场面更为热烈壮观。那时扮作鬼卒囚徒者多是临时雇用的乞丐或贫苦人家儿童,也有孝子为行孝自愿披带锁链木枷扮作罪犯,替父母免罪。
    
    有人曾赋诗记此俗曰:玉鼎香迎木偶尊,即心即佛信弥真。可怜枷锁横身上,无罪反成有罪人。庙里寝宫内四壁彩绘便是城隍出巡的宏大场面。而如今,郑州城隍庙继续延续着春节庙会的传统,但随着商业的发展,庙会展示的商品已由生活必须用品逐渐转化为一种民俗文化,几乎消失在郑州人记忆里的流逝的民俗文化再次在庙会上一一出现,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人群。今年春节,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定下了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的两庙一街春节庙会活动方案。活动时间为:2月18日—3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每日上午9:00—下午5:30;庙会内容主要以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叶县霸王鞭为亮点,结合书场、戏曲、盘鼓、杂耍、唢呐、旱船、秧歌、高跷、抬花轿、猴戏、木偶戏以及吹糖人、捏面人等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活动的主打节目,届时由联合国授予中国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的连德林老师会在现场免费教授剪纸,任卓立等泥塑家教授泥塑创作,以及更多的民间艺术家当场嫌艺,同时还有诸如河南文化遗产与郑州八大古都的相关知识有奖竞答等观众互动性节目。(原标题:文庙城隍,品味节日里的民俗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麦旅游 2007-02-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