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少林寺,乘车来到“中岳庙”。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高大的石阙——“太室阙”。据历史记载,嵩山地区原有五阙,现存三阙,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称为“汉三阙”。
“太室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一一八年)。分为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分东、西两阙。(阙和牌坊不同之处是,阙上没有横梁)。间距约七米,高约四米,厚约七十厘米。阙身是用青石块垒砌而成,顶部为石制阙顶,压以兽脊,阙上有篆隶铭文和浮雕。额题“中岳太室阙铭”。一九六一年三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太室阙一条笔直的神道,前行约三百米是中华门。在中华门前左右,有两座四角亭,亭内有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一一八年),雕刻的石人翁仲,象征中岳庙大门的卫士。高约有一米,平头大脸,腰系纽带。古朴大方。虽有风化裂纹,但衣着服饰还基本清楚。传说,翁仲姓阮,为秦代大将军。
“中华门”,原为木建牌楼,名为“名山第一坊”。一九四二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歇山式牌坊,开有三券圆门。
过中华门,是“遥参亭”,此亭,重檐八角,金色琉璃瓦覆顶。亭的枋木和雀替上,雕有透花的人物,这座小亭制式秀丽,建造精巧。据说原亭已毁,此亭建于一九四二年,是古时人们拜谒岳神的地方。
顺着中轴线前行,来到“天中阁”。此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六三年),原名“黄中楼”。清代重建时,改名天中阁,进深三间,重檐绿瓦,朱柱画栋,飞檐凌空,风格独特,阁下三券圆门,
门上虎头大钉紧扣,门额“中岳庙”三个大字。门两侧蹲立着一对高大的石狮。门前是宽大的月台,在这些建筑的陪衬下,天中阁显得雄伟高大,巍峨壮观,和北京天安门相仿。
穿过天中阁,是一条石铺甬道,宽约有四米,沿甬道拾级而上,来到“配天作镇坊”,此坊原名“宇宙坊”。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清初重修时改此名。坊为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额为“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宙”、“俱瞻”。
再往前行,即为“崇圣门”,掩映在松柏之中,在崇圣门东面是古神库。据说,宋代重修中岳庙时,把旧有的神像埋于此地,上面建四角亭一座,取名古神库。两房分立四尊宋代铁铸的“镇库将军”。每尊高约四米,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崇圣门西边,也有一座四角小亭,内立“无字碑”一座。有人解释无字碑说:“因岳神之德,大得难以用文字形容,故立空石,以示纪念。”崇圣门一九四二年改建,现为博物馆的展览室。
崇圣门后面的甬道两旁,有四座重修中岳庙纪碑。据说,碑的撰文者均系状元,所以又称之为“四状元碑”。甬道西边两座:一是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九七三年)刻立,卢多逊撰文;一是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一0二二年)刻立,骆文蔚撰文。甬道东边两座:一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一0一四年)刻立,王曾撰文;一为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公元一一八二年)刻立,黄久约撰文。郝某楷书,字体秀劲,为金朝碑文精品。
过四状元碑,便是“化三门”。化三门是中岳庙第重门。
化三门后面的甬道两旁为“四岳殿”。即东岳泰山殿、西岳华山殿、南岳衡山殿、北岳恒山殿。古人称中岳为土神,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配之以四岳殿,表示五岳俱在,五行俱全。在东岳殿和南岳殿之间,有一亭,亭内有“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一座。此碑高约有丈,宽约三尺,碑首浅雕蟠龙,额下凿一圆孔。前后文字都是叙述重修中岳庙的经过。前面落款是后魏文成帝太安二年(公元四五六年)立,后面落款是唐武后天授二年(公元六九一年)立。此碑是中岳嵩山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碑刻。此碑因前后两面落款年代不同,有的文献误列为两通石碑。在灵庙碑旁,还立有一座“圣旨碑”,为元顺帝至元元年(公元一三三五年)刻立。
离开圣旨碑,来到“峻极门”,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正门两侧为东、西掖门。此门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一一八0年左右)。据说,明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失火烧毁。清顺治十年(公元一六五三年)重建。乾隆年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歇山绿瓦,彩绘斗拱,为中岳庙古建筑群中极为珍贵的建筑之一。
在东掖门外边,有一座“五岳真形之图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0四年)刻立,碑上按照五岳的坐落方位,雕刻着五岳图,图下刻记着关于五岳的传说。在五岳真形之图碑旁,还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八棱碑”,刻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一0一九年),碑高五尺多,围粗约五尺。是宋仁宗赵祯为祭祀中岳而自撰的《御制中岳醮告文》。东掖门里边,立有一座“中岳庙图碑”,刻于金章宋承安五年(公元一二00年),以透视图的形式,用浅刻的手法,精细表现了当时重修中岳庙、廊房八百余间,碑楼七十余所的建筑布局。是研究中岳庙建筑史的珍贵资料。在西掖门外台阶下两侧,有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公元一六一0年),河南巡抚李恩孝章书的“谒中岳碑”。此碑书法之美,被后人称为“行如泉注的流畅,顿如山安的稳重”。
穿过峻极门,便是“迎神门”,又叫“嵩高峻极坊”,坊起三架,正楼和次楼,分别施九踩和七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极为秀丽。和北京的承光门相仿。此坊,可为中岳庙诸坊之秀。
跨过嵩高峻极坊,遥望“峻极殿”(俗称中岳大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这座宫殿式建筑,是中岳庙的正殿,殿额匾书“峻极殿”。这座大殿重建于清顺治十年(公元一六五三年),重修于乾隆年间,并增饰彩绘和金妆塑像。宏伟的峻极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高二十多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近千平方米。正面中路石阶,镶有垂带式“御路”。御路上浮雕着精美的“二龙戏珠”和“群鹤闹莲”。月台下面是“拜台”,左右是两座秀丽的御碑亭。东为“御香亭”,内立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0年)的御碑。西为“御帛亭”,内立乾隆四十八年(公元一七八三年)的御碑。
大殿两厢为东西廊房,与峻极门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据说,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九六四年)重修后,建制为七十二间,明代失火烧毁,乾隆六年(公元一七四二年)重修时改为八十四间。这些亭、台、廊、庑,更加烘托了峻极殿的雄伟庄严。
走进峻极殿,我便被彩缓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所吸引。藻井的雕刻艺术极为精湛。蛟龙卷鬚昂首,盘绕升腾,生动逼真,真可谓巧夺天工。
关于藻井,流传着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在修建中岳庙时,来了一位衣着褴褛的木匠老头,领工的很看不起他,怕做坏了材料,只给了他一个柏树根疙瘩,叫他去锛。老头天天锛锛砍砍,谁也没理会他做的是什么。做好后,他悄然离去。后来安装天花板时,正中央缺了一块。这时,领工的想起了那个老头,却找不见他,留下的还是那个柏树根疙瘩,疙瘩上只划着十阡八道的黑线线。他生气地踢了一脚,结果,从里面蹦出一个很漂亮的盘龙藻井。往天花板上一安,恰恰正好,大家说,这是鲁班显圣。
大殿正中央是一处雕琢华丽的大型神龛。龛内供有精塑的岳神天中王像,高约十五尺,身着金袍,冕旒正笏。龛外是两尊高大的武士塑像,高达二十尺,甲胄光亮,执锥侍立,威风凛凛,雄伟异常。东西两则,悬着金钟玉鼓。钟为明万历元年(公元一五七三年)铸造。鼓径足有九尺,据说,击之声可闻十五里。钟与鼓均为皇帝、朝臣及道士祭祀天中王时,奏乐之用。
在大殿后门口,有一座大碑,刻有八卦坎字图形。传说,因为庙后的黄盖峰西边有一座山,叫“火焰山”。而那图形属于八卦中的“水象”,有以水灭火的意思。古人唯恐中岳庙失火,故立此碑镇之。
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是岳神“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公元一四八0年)重建。清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重修。殿中央供“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高约三米。像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透花雕刻的龙榻,西榻上绣花缎子被下,有天中王彩色泥塑睡像。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龙榻一端,有身着宫服的“天灵妃”坐像在陪。因此,人们俗称“睡爷爷,坐奶奶”。据说,天中王与天灵妃的衣冠剑履,为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九六三年)御制。
出寝殿,拾级而上至“御书楼”。御书楼是中岳庙,中轴建筑的最后一座殿宇。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神宗在殿内存有道篆,故原名为“黄篆殿”。清代时,各个皇帝祭祀中岳的御文多刻于石上,置于此殿,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御书楼。据民国初年重修时,改为现在的歇山庑殿式楼房。面阔十一间,上下两层,顶为黄色琉璃瓦,下为精制青砖墙。御书楼两侧为十间顺山房,是存放历代帝王祭祀中岳所刻碑碣的地方。
中岳庙内,还有数座重修中岳庙的碑碣。从这些碑刻的记载告诉我们,中岳庙始建于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庙宇之一。它原名“太室祠”,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初建规格较小。汉武帝游中岳,登嵩山,闻听山呼“万岁”,十分高兴,逐令祠官扩建太室祠(即中岳庙)。自建庙以来,庙址屡有迁徙。它首建于东南岭,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四三五年)迁于太室中峰。北魏文战帝太安平又迁于黄盖峰上。唐玄宗初年,始把中岳庙址定于现在的中轴线上。之后,历代都有增修,规模日趋扩大。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九六四年),河南留守侍中遣军将孙禧,登封镇将郭武,重修中岳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一0一四年),命中伎增修中岳中天崇圣帝庙殿造碑楼等八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壁画,共四百七十件。金大定十四年(公元一一七五年)一次修中岳庙,历时四年之久,造屋二百三十八间。仅以上记载,我们就不难想像到中岳庙历代之盛况。(原标题:中岳庙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