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蒲菜又名蒲子、蒲草,产于我国山东、安徽、河南等沼泽地带,属多年生水生植物,其叶可制蒲扇、蒲包、蒲席等。淮阳县龙湖底淤泥浑厚,土质肥沃,湖里生长的蒲子根茎可食用,称蒲菜。蒲菜经腌制、酱制后,味美可口,无丝、脆甜、芳香。
蒲子的根茎可食,是孔子的学生子路最早发现的。据《淮阳县志》记载:孔子曾于公元前495年到陈州(今淮阳)游说。第三次到陈州,时值盛夏,恰逢吴国侵犯陈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孔子和他的弟子被困在陈、蔡之间的野地里,饿得东倒西歪。子路在城湖里拔了几棵蒲子,剥去根茎的外皮,试尝之后觉脆甜可口,于是仲尼师徒得以饱腹。
南宋建炎五年,金国十万精兵攻打淮安时,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被金兵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自此,食用蒲菜在淮扬一带广泛流行开来。如今,蒲菜不仅在当地成为宴席中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所谓“无蒲不成宴”,而且已经跨出淮安,走进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世凯的堂侄袁寿山久居淮阳,爱吃蒲菜。给袁寿山做饭的厨师投其所好,为了让其常吃到蒲菜,便将剥好的蒲菜腌制在甜面酱内。数月后吃着脆甜、无丝、芳香,别具风味。“炒蒲菜”和“蒲菜烩鲫鱼”、酱蒲菜是淮阳的佳肴。(李四端)(原标题:蒲菜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