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我国银杏产业发展形势严峻

2012/7/30 10:10:19 点击数: 【字体:

    银杏集果用、叶用、材用、绿化、观赏于一体,是经历冰川时期而遗留在我国的特有树种,号称活化石。随着科技的进步,银杏的重要经济价值逐渐被认识,银杏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际植物药开发的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银杏的发源地。近年来,我国银杏产业获得长足发展。银杏种植面积和银杏叶提取物(英文缩写为 GBE,下同)迅速增加,并开发了几种有影响的终端产品。银杏产业已成为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就总的情况来看,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形势是严峻的。
  
    一、银杏资源和生产发展
  
    1、自然资源。银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亿多年前的石炭纪,到侏罗纪银杏属有20多种,但到新生代第三纪末冰川期后只剩一个种,并且主要孑遗在中国,少量在日本、韩国。由于地球上很多地方残留了银杏化石,故银杏素有“活化石”之称。目前,在中国浙江天目山、湖北神农架等地还有野生半野生银杏生长。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老银杏树达20多万棵,树龄在五百多年的有180多棵,树龄千年以上的有100多棵,在山东、安徽、湖南和四川均发现树龄达三千多年的古银杏树。山东莒县一棵树龄高达三千多年的银杏树号称天下第一树。在贵州有一棵尚未测树龄的古银树:它高50米,树干直径4.7 米,树干中心已空。
  
    银杏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种植,并诞生了“天下银杏第一市”江苏的泰兴市,“天下银杏第一县”山东郯城县,“天下银杏第一园”江苏邳州市银杏种植园等一批富有代表性的银杏主产区。
  
    2、70-90年代我国银杏种植。我国种植银杏已有1700多年历史,但在三国(公元220-280年)以前无文字记录。我国银杏种植长期是自发行为,较早大规模种植银杏的地区有山东郯城,江苏泰兴、邳州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文革时期银杏资源破坏严重。
  
    70年代各地银杏种植逐步得以恢复。1979年郯城县科委、林业局组织建立我国第一个银杏矮化、早实丰产园。
  
    80年代各地银树种植受到各银杏主产区地方政府的重视。1985年邳州银杏种植面积已达700多亩,白果产量超过100万斤。1996年林业部和江苏省政府把邳州和泰兴命名为“银杏商品生产基地县”,在两地掀起了种植银杏的热潮,1986-1991年期间邳州银杏种植面积以60%的高速递增,1990 年已种植银杏1.1万余亩。从1982年起郯城县开始银杏品种资源的调查收集,1984年“马玲5号”、“金坠13号”等早实、丰产品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他们大面积推广银杏丰产栽培技术,1990年以前山东省银杏成片园已上万亩,银杏50万株。
  
    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银杏果叶市场价格上扬,以及科学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银杏种植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银杏种植不仅继续得到各主产区地方政府的重视,而且受到许多银杏新兴地区的高度关注,各地纷纷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划促进银杏产业发展。如郯城县的“银杏十五年总体发展规划”,湖北安陆的“银杏十亿元工程”,“邳州银杏工程”,“贵州绿色产业工程”,广西“2010扶贫工程”。此外,河南新县、广东南雄、四川德阳等地银杏种植也获迅猛发展。
   
    3、80—90年代我国银杏加工业。我国银杏叶加工应追溯到60年代末。1969年11月,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制药厂联合推出用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的“舒血宁”针剂和片剂(6911),杭州制药厂也生产类似产品“冠心酮”,但由于产品内含有较多的酸和酚,未能在国内打开市场。80年代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浙江康恩贝集团联合开发用酒精提取-树脂吸附工艺生产银杏叶提取物制剂。90年代初,我国开发了如天保宁、百路达、银可络等品牌以GBE为原料的制剂,产品形式有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90年代中期,又推出了斯泰隆、银杏天宝等产品。同时GBE提取厂也纷纷上马,规模较大的有邳州富伟生化公司、伟港公司、山东昆嵛山制药厂、贵州银杏公司等。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全国GBE提取厂有100余家,生产能力60余吨。1997年GBE生产企业有约60余家,GBE产量100吨左右。
  
    很多地方对白果进行了开发,但规模和影响都较小。除直接食用外,以白果、白果原汁为原料开发的主要产品有:白果罐头、白果露、白果汁、银杏蜜、白果口服液、白果酒等。
  
    90年代,银杏外种皮的研究也开始起步,主要机构有扬州大学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但还没有规模生产的产品推向市场。
  
    二、银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整个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盲目发展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方银杏种植、GBE提取和制剂往往脱节,各环节之间信息交流困难,区域银杏产业规划不合理或缺乏可行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二是国家银杏产业总体布局缺乏规划,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盲目竞争,导致各地产业小而全或畸形发展,资源、资金浪费严重。骨干企业与各地方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地方银杏叶质量、销售无保障,企业收购的银杏叶质量不稳定,甚至舍近求远去外地采购银杏叶,增加了成本。三是企业间的联合不够,导致在对外交易中相互压价,无力开展有巨大的影响的科普和广告宣传,市场开拓困难。四是科研工作没有优化组合。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市场开拓没有有效接轨,科技的先导作用和前瞻性未能在市场竞争中体现。
  
    2、种植面积大,粗加工企业多,总体效益不高。我国银杏种植发展很快,并得到许多地方政府的支持。据估算,到1997年6月我国银杏种植面积已达65 万亩;到1998年初,仅几个主要产区的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而且还有一些地方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种植发展计划。目前,银杏叶、果的供求已趋于平衡。如果任其发展,不搞好宏观调控,一旦国际银杏果、叶及GBE市场有变化,我国银杏原料将供远远过于求,银杏产业必将蒙受巨大损失。
  
    据估计,1997年我国有GBE生产厂60余个,实际在生产的GBE工厂约20余家,其中年产GBE实际产量超过10吨的也不过几家。可见,我国粗加工企业多,但产量低,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效益低,多数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总体看来,我国粗加工企业数量多,总体效益低。
  
    3、科研深度、广度不够,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不足。我国银杏科研力量虽然初具规模,但整体来看系统性不够,许多科研单位没能和企业有效结合。结果,一方面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产品,科研经费不足,许多科研专家对银杏新领域以及难度和规模较大的基础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企业缺乏生产指导和先进科研成果,技术力量不足,多数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没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储备,他们有的疲于开拓市场,有的为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关注开发其他类型产品,导致开发银杏新技术的资金、技术力量投入少,更是无力或不愿支持相关的科研,产品更新换代及质量提高缓慢。
  
    4、信息闭塞,缺乏市场意识。许多企业家尤其是新建公司、工厂和企业管理人员,或因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或受有关银杏开发的高回报的驱使或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对银杏开发工作热情高;但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少,对银杏产品市场的风险认识不够,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或调整的能力差,而是走模仿和照搬的路子,缺乏创新意识,不懂得如何将市场机制引入银杏产业、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三、当前银杏产业面临的形势
  
    1、我国银杏产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1997年我国生产GBE约100吨,其中80%出口国际市场,只有20%在国内消化。因银杏制剂价格较高,产品的疗效尚未被广泛接受,其市场还有待挖掘;许多银杏企业规模小,无力大规模投资。所以,我国多数银杏企业只生产原料,并且主要销往国际市场。
  
    2、国外产品进占我国市场。国外著名的银杏公司看好我国市场,我国银杏产品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早在1995年德国史瓦伯公司的Tebonin产品已在中国注册,随后德国的“金纳多”、法国的“达纳康”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今年“金纳多”水针剂被列入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并进入北京公费药物名单,对我国的银杏产品市场的影响很大。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我国的民族银杏药品若不能作为公费治疗药,将严重阻碍银杏产业的发展。
  
    3、我国银杏企业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最大的银杏制剂厂上海百路达药业公司1997年销售额约1亿元人民币,1993年以来的累计销售额为 2.4亿元人民币,而法国益普生公司1995年银杏制剂收入为15亿法郎(约合20亿元人民币),德国史瓦伯公司1995年银杏制剂销售额为6.8亿马克 (约合37亿元人民币),可见国内外企业实力对比悬殊之大。
  
    4、银杏科研条件和研究水平相对落后。我国银杏科研小组或室每年有100万元研究经费的为数不多。银杏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硬件缺乏或更新缓慢;从事银杏研究的高素质年轻科研专家数量少,也缺乏吸引人才的手段,科研人员培训和赴国外交流机会少。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我国银杏科研水平的提高和银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资金投入大、耗时长、应用前景远的基础研究和新兴研究领域及临床研究很少有人问津。现有银杏科研的集成配套不够,也没有一个机构或机制从宏观上进行调控。总体说来无论从科研深度、广度、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杏科研水平相对落后。(邱宏伟 晏绍前)(原标题:我国银杏产业发展形势严峻)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原文时间:1999年第2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