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金秋时节,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豫西南八百里伏牛山上,千万株山茱萸在层峦叠嶂中葱茏而生。
正是这漫山遍野的山茱萸,让西峡县二郎坪乡栗坪村马金怀一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着四五十亩的山茱萸,马金怀一家五口不但摆脱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还盖起了可容纳50多名游客食宿的小洋楼,做起了“农家乐”。
攀谈中,马金怀告诉记者:“山茱萸真是个好东西,可给俺农民造福了。前些年,一斤能卖100多块钱呢。现如今,药厂在这里建起了生产基地,对山茱萸实行保护价收购,俺们得到的实惠更多了。”
马金怀所说的药厂,就是已跻身全国中药制药企业50强的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宛西制药)。因为扶贫成效卓著,宛西制药2004年被国家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又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扶贫须拔穷根,脱贫要靠产业,产业要有支撑。西峡县山区群众何以能够快速脱贫致富?靠的就是西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家群体和在他们身上突出体现的 ‘西峡精神’。”这是西峡县委书记张生起在谈到宛西制药扶贫模式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近年来,西峡县依托山茱萸资源优势和宛西制药,在贫困山区农村大力开展中药材产业化经营,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村企一体化社会扶贫开发之路。
依托“优势”创优势,跳出“扶贫”抓扶贫,促使“粮农”变“药农”——山茱萸铺就脱贫路
山茱萸为西峡县地道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的美誉。因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西峡产的山茱萸具有色红、肉厚、个大、柔软、油润和药味浓等特点,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多种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可同时,西峡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进程慢,山区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
“农民守着金山吃不饱,而宛西制药要扩大规模却收购不到足够的优质药材,这种现象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谈起建立山茱萸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初衷,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十分感慨。为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具有深厚“扶贫情结”的他琢磨出了帮助农民从“粮农”变为“药农”的“良方”:从1998年开始,宛西制药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专门成立了张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在西峡伏牛山腹地的陈阳、寨根、二郎坪、太平镇、米坪等5个乡镇建立了20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公司为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和原辅材料,进行种植现代药材的培训和辅导。
孙耀志说:“没有基地就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也就无法体现产业化扶贫的效果,因此我们把贫困村作为我们公司的生产车间,在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让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山茱萸致富。”
这样,农民种植的药材由宛西制药进行合同收购,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通过合作,宛西制药与药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有力地推动了支柱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共同提高。宛西制药还在栗坪、方庄、嵩坪投资建立了希望小学;出资100多万元在当地修通了河南省第一批“村村通”道路;帮助基地通电、建立移动基站;铺设饮水管道300公里,使广大药农吃上了自来水。通过对基地农村的投入,当地不少外出打工农民纷纷回乡种药。
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下来,为宛西制药从事药材种植的农民达到20多万人,超过了当地农业人口的一半。这些农户年收入少则几千元,多的超过20万元。
立足市场,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推动药材种植由“提篮小卖”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大产业撑起大民生
张延君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作为宛西制药下属的张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基地部门经理,他主要负责为公司设在西峡5个乡镇的7大山茱萸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西峡的山茱萸生产基地,产量和质量在全国都是最好的。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与近10万种植山茱萸农户签订了30年的收购合同,对每户发放‘山茱萸种植产量登记卡’,有多少收多少,丰年不降价,歉收的年份还要给药农一定的补贴,解除了药农的后顾之忧。”张延君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民不仅可以无偿得到优良的树种,还可以接受每年4次技术培训“比如农药,我们是统一配送的,全部是符合国家控制要求的低毒高效品种;通过我们的培训,当地农户已由过去那种自发散乱的种植状态,转化为现在比较科学规范的生产过程,农户的积极性很高,连以前的荒山也被改造成了经济林。”
“为解决药农采摘加工难题,公司还投入800万元建成了山茱萸初加工生产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山茱萸产业化加工,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药农的采摘加工成本,确保了药农较高的经济利润。”
张延君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至少有20万农民从中直接受益,每年至少给每户带来五六千元的增收。而通过基地建设,宛西制药也是受益者,不仅有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而且药品品质也有了保障,“药材好,药才好”已成为宛西制药通往世界的“名片”,可谓“双赢”。目前,以宛西制药为龙头的中药制药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主导产品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35%。
特色制药业的发展,带动了西峡山茱萸种植产业的提升。目前,该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1800多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还通过了国家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山茱萸已然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
目前,宛西制药还在焦作和信阳建立了山药、地黄和茯苓种植基地,在福建和安徽省建立了泽泻和丹皮种植基地,并分别与这些地方的30多万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宛西制药的战略规划,到2010年,其产值达到30亿元时,将可带动200万农民脱贫致富。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用工业化管理方式办好农事企业——新模式***大难题
孙耀志认为,宛西制药的扶贫模式不应该局限于山茱萸。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同为西峡“三宝”的香菇和猕猴桃。
随着群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香菇为代表的绿色保健食品,正在被摆上家家户户的餐桌,日渐成为绿色保健食品的主流;以猕猴桃为代表的高质量水果,因其味浓、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
随之,宛西制药成立了张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香菇、猕猴桃的产业化步伐。目前,公司研发生产的仲景牌香菇酱已行销全国各大城市。孙耀志说,通过香菇酱的规模化生产,西峡香菇的附加值提高10倍左右,就连以前的下脚料香菇柄的收购价也涨了不少,西峡的10万菇农因此获利匪浅。眼下,该公司年产1.5亿瓶、产值10亿元的香菇酱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公司正在研发的猕猴桃果酱,近期也将推向市场。
孙耀志告诉记者,通过对西峡优势农产品的“吃干榨净”,昔日山区的贫困农民将背靠“金山”过上好日子。
在宛西制药的带动下,西峡县有一半农民摆脱了传统的粮食种植,为宛西制药种植中药材,成了企业原材料生产的供应商。这种方式把农业资源进行了工业化的开发,土地和劳力都成为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工业企业利用当地优势的农业资源,包括低成本的土地和农村劳动力等,实现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积累,进一步壮大了实力,从而为农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这样,就实现了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
宛西制药“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把土地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基本载体,实现了土地生产的商品化。这种做法和一般的“公司+农户”明显不同,不是简单的“订单农业”,“你种我收”,导致公司“旱涝保收”,而农民没有保障。宛西制药是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高度结合,在共有中药材生产基地资源的前提下,企业独有市场渠道和组织能力,农民独有土地资源和富余劳力,优势互补,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工业化,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带动了农民的工人化。
当下,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市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南阳的黄牛、棉花以及唐河栀子、桐柏桔梗、南召辛夷、方城裕丹参等农产品虽全国知名,却缺乏深加工业的支撑,当地农民仍以种粮为主要收入来源,增收缓慢。如何利用特有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现实难题。无疑,宛西制药“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破题样本。(潘仕晓 )(原标题:西峡:山茱萸缘何成农民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