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麻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本文重点通过麻黄的五味、四气、归经方面来探究麻黄药性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麻黄、药性、演变
麻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约两千年得应用史,带给了人们两千多年的实惠。中药药性是中医药理论的基础、核心。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与无毒以及配伍规律、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等。其中四气、五味、归经又是药性的重点部分。
1.麻黄之味的演变
麻黄味苦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然按照《黄帝内经》所载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理论,与《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汗出,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并不完全符合,众所周知,苦味能降,表面上仅仅止咳逆上气与苦味有关联,麻黄的苦味当是口尝得来的自然味道,功用当为临床实践的总结,也可能是当时大家着重于某一角度的理解。初生的事物都不是那么完美,会不断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自唐代开始,麻黄出现了甘、辛之说,唐•甄权《药性论》:“麻黄,味甘”。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甘辛”。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麻黄,味苦而甘辛”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麻黄,味甘、辛”,明•杜文燮《药鉴》:“麻黄,味苦甘”
麻黄之甘味,古往今来,只有少数医家提出过(最早出现于唐•甄权《药性论》:“麻黄,味甘”),对其并没有清楚明朗的解释,甚至没有做过多少探讨。可能是因为麻黄之甘是麻黄之味演变的中间产物,又加之麻黄之辛的突出特点,而多对甘味忽略了。其实,麻黄取味甘也是有道理的,麻黄对于咳嗽气喘具有一定的平缓作用,这种临床应用难免与“甘缓”相互结合,现代研究发现麻黄中所含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挛作用较为持久,甲基麻黄碱在任何浓度下都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这种缓解都可以作为临床总结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五味理论的思考。而且麻黄炮制品也主要为蜜制麻黄,主要是为加强其止咳平喘的功效。这对于药物味的演变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主治秘要》(《医学启源》中多引此书,但未见原书)云,性温,味甘辛。”才出现麻黄的辛味说。麻黄取味辛,可谓功能味的典型,众望所归。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等作用,所谓辛散,就是指有发散的作用,发散表邪;所谓辛行,就是指畅通体内气血,主要表现宣肺气、运脾气、疏肝气、和胃气,麻黄正是治疗表寒证、宣肺平喘的要药,古人对其评价极高。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明·李中梓《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
明·张介宾《本草正》:“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法除寒毒…凡宜用散者,惟斯为最。”
明·贾所学《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
自金代之后,诸如此类评价于古今医药书中随处可见,不胜枚举。但是麻黄的功效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表明金代之后人们渐渐的用辛味来说明麻黄的药性,这也是药味由口尝之味到功能之味转变的典型的变化规律,毕竟中医理论是为临床作指导的,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趋势。
2.麻黄之气的演变
宋·寇宗奭在《本草衍义》序例中将“气”改为“性”,后世“气”“性”通用,本文“气”“性”不做严密区分。
对于麻黄而言,其性远远不及其味争议那么多,自《神农本草经》始到现今,绝大部分史书记载麻黄性温,只有少数医书有不同记载。例:唐·甄权《药性论》记载“麻黄,味甘,平”,唐•苏敬等人编著《新修本草》:“麻黄,味苦,温、微温。”更有些现在早已定为谬论的记载,如明·杜文燮《药鉴》将麻黄归入热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性热,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明·倪朱谟《本草汇言》言其气大热,清·陈士铎《本草新编》更有气寒之说。不管麻黄之性怎么变化,都不会脱离麻黄的功效,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麻黄功效的视角会发生变化;甚至个人应用麻黄的方法不完全一样(包括炮制方法、配伍组成等),观点也有不同;各种因素都在促进着关于麻黄之性描述的演变。直到今天大家把麻黄之气定在温性,其实也是对临床经验的一种总结,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药四气”的研究也一直没有止步,所以将来也不一定不发生变化。
3.麻黄之归经演变
麻黄归经说法相对比较统一。
从最初的金代《珍珠囊》:“入手太阴。”《医学启源》:“发太阳、太阴经汗。”
至元代《汤液本草》:“入足太阳,手少阴,能泄卫实发汗,及伤寒无汗,咳嗽…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其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
可以看出:金元时期麻黄的归经主要是肺经和膀胱经。
到明末出现一本本草奇书贾所学的《药品化义》:“入肺、大肠、包络、膀胱四经。”在此多出大肠经、心包经,其实在此之前也有相关记载,例如元•王好古《汤液本草》中描述“麻黄…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经,阳明经药。…《心》(《汤液本草》后世点校者由于资料有限,无从考证此书谓何。作者基于古人引文严谨,在此参考。)云:阳明经药,去表上之寒邪。甘热,去节,解少阴寒,散表寒,发浮热也。”涉及到手少阴经和阳明经。
清代基本又回归为入肺、膀胱经,如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记载“麻黄专入膀胱、兼肺经。…入足太阳膀胱…兼入手太阴肺。”这也与现今主流观点形成统一,与四气五味类似,无论麻黄归经怎么变化,都一直是与药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药物疗效,便有人去研究其与归经的联系,新的疗效或者某一时期被大家重视甚至是流行的药物疗效都会引起归经的变化,变化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时代药物临床疗效的直接反映,同时推动了归经理论的发展。
讨论与结论:
1.《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麻黄功能主治按五味理论划分,仅仅“止咳逆上气”能归为苦味,更多的是倾向于辛味。最早得出的麻黄苦味应该是麻黄的客观滋味,只是人们用来辨别麻黄的一种标识。与五味理论并没有联系,只是在某一历史时期(此时期或许比《黄帝内经》出现的时期更早),五味理论诞生了,人们才将麻黄之苦与麻黄功能主治联系起来,并且逐渐地发现,麻黄的苦味并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五味理论的含义,随之引出了麻黄之味的演变史。
2. 中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其药性是在一定时期内中医理论赋予药物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用来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的。随着麻黄临床应用的变化,麻黄的药性也自然发生着变化。而且,药性理论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人们对于药性理论理解的不断加深也是麻黄药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海峰 黄嘉财 程伟 )(原标题:麻黄药性史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