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千年古柏“庇佑”百姓

2013/9/24 11:36:17 点击数: 【字体:


    “香炉远湿生苔蘚,古树惊寒落碧萝。恍在玉壶水露里,兴来催得动高歌。”这是明英宗时的进士、曾任河南学道的刘昌所歌咏老君台和古柏的诗句。“升仙台畔古仙坛,飞雨洗坛三伏寒。翠柏泰天白书暗,新蒲拂水清波翻……”这首诗是清乾隆年间担任鹿邑知县的许菼流传下来的,许菼曾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主修《鹿邑县志》,他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咏赞老君台和古柏。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畅游老君台,为老君台的古柏题诗留赋的更是数不胜数。老君台以及古柏在危急关头“庇佑”百姓的佳话更是一直广为流传。

  鹿邑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的陈晓琴介绍,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日本侵略军的一个榴弹炮班组,对着这个老子升天的圆柱形高台发炮轰击,这个高台里不仅没有抵抗力量,而且空无一人,只有一尊老子的色彩脱落的泥塑彩绘塑像端坐其中。几个操着榴弹炮的日本鬼子,想要把这个高台轰击垮塌,夷为平地。然而奇迹发生了。一枚榴弹炮发射过去,击中本已有些老朽的砖墙,穿进墙内,却未发生爆炸。鬼子炮手以为是哑弹,接连发射了13枚,然而既无墙倒屋塌的效果,也没有爆炸声响。发炮的日本鬼子则莫名惊诧,连续发射的十多枚炮弹,竟全都钻进砖墙和树上成了哑弹死弹。几个鬼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进城后才得知这是老子升天的“神庙”,后来他们吓得爬级而上,向老子塑像行礼谢罪。事后,人们在老君台上发现,大殿的东墙、东配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12枚,2004年又在西配殿坍塌的砖土里找到了第13枚炮弹。日本鬼子打老君台的炮弹一枚都未炸,按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老君台上那龙枝虬干,苍郁葱茏的13棵古柏,是老君爷身边的站班童子化身,是他们护卫着仙台,日军当年开炮齐哑,是法力无边的老君爷显灵了。”

  改革开放后,日本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专程找到老君台,在圆柱形的砖砌台墙下跪倒,连连谢罪。他就是当年用榴弹炮轰击老君台的炮手。那场罪恶的侵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这位日本老者向有关人员毫不含糊地说,当年他一共发射了13枚榴弹炮炮弹,确实一枚都未响未炸。日本老者说这话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在老君台发现并找到了11枚未炸响的炮弹,后来又找到两枚,有一枚在古柏上,可见这个当年日本炮手的记性之准。现在,这13枚未炸响的榴弹炮炮弹,就展示在老君台上,其中4枚锈迹斑斑的榴弹炮炮弹专门摆放在大殿的东侧陈列着,供国内外的游人观赏,让游客去细细品味这个神奇的故事。

  抗战8年,鹿邑县城曾3次沦陷,日军炮弹发发皆响,唯有炮击老君台的13枚炮弹一枚没炸,而且其中一枚榴弹死死地卡在古柏的树杈之下,而且这棵三号古柏枝繁叶茂,是古柏树群中最大的一株,给老君台及古柏群又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今天,在老君台上,那棵古柏的枝杈下,还留有一些弹痕。70多年来,在鹿邑县广大群众中一直流传着这个真实而又有些神秘的故事。老君台上的古柏为百姓挡住了日本鬼子的炮弹,能给居民祈福纳祥,至今当地的居民都视古柏为“神树”,愈加顶礼膜拜。

  在景区附近居住的张刘氏老人为老君台上的古柏“庇佑”自己孩子一命的事,至今仍念念不忘,她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会给古柏群供奉香火。张刘氏回忆说,在她大儿子5岁的那年夏天,出现高烧不退,她自己跟丈夫在家里干农活,发烧的儿子一个人跑到了老君台上玩耍,此时恰好下起了大雨,张刘氏和丈夫将晾晒的粮食搬进屋里后,才想起儿子不在家,夫妻二人遍寻不着,最后在老君台大殿前侧的一棵古柏树下找到了酣睡的儿子。他们吃惊地发现,儿子竟然没有被雨淋到。张刘氏摸摸儿子的额头,高烧竟然退了。张刘氏谈起此事眼圈红红的,她说,这是古柏树显灵了,要不然儿子会被大雨淋个湿透,若是在雨中下老君台正门的台阶,还会跌得头破血流的。(原标题:千年古柏“庇佑”百姓)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周口晚报(2012-10-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