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槲包:豫西端午节的特殊食品

2013/9/23 9:01:38 点击数: 【字体:


    槲包与粽子一样历史久远   

    卢氏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雄黄酒烈艾叶香,香草袋子挂脖上;花花禡兜盖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卢氏人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食物,同样具有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之意。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的策略,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受谗言攻击而遭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的日子里,写下了《天问》《离骚》《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遭外敌侵略,心如刀割。虽说他无力改变现状,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写出《怀沙》的绝笔篇章后,抱石投入汨罗江殉情江渚,愤然以自己的生命穿越一个悲剧诗人最为悲壮的瞬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异常哀痛,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那些渔夫则驾着渔舟在江中来回穿梭,希望能够寻回屈原的真身。还有渔夫将饭团、鸡蛋等食物纷纷丢入江中,只为了喂饱那些鱼儿,不让它们毁坏屈原的真身,众人见了纷纷仿效。一位医师将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的遗体。人们寻觅并挽留忠魂,且以朴素的方式表达深深的祭悼,昭示了对这位具有爱国忧民的大胸怀和人生的大境界的诗人的深切怀念。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地处伏牛山区的卢氏县,与陕西、湖北相邻,古时是长江与黄河连接的官道要地,秦国统一中国后,这里是南方人进入咸阳的必经之路,故一些风俗习惯南北兼而有之。楚人纪念屈原的风俗在秦时传播到全国各地,卢氏人自当沿习。但卢氏属于深山区,水多田少,且大部分是山坡地,不适宜种植水稻,只能种些黍子、谷子或高粱等,加之没有芦叶,就不具备包粽子的必要条件。但聪明的卢氏先民却发明了另外一种办法:上山采槲叶,将黍子等谷物包到槲叶里煮熟,以此代替粽子。

    5月20日,记者到卢氏西南山区的官坡镇采访时,一些老人告诉我们,槲包的历史与粽子一样年代久远,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有粽子,什么时候就有槲包了。一位姓孙的老人说,他今年活了80多岁了,自打他会张嘴吃饭开始,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槲包。至于为什么要用槲叶来包槲包,他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我觉得奇怪,那槲树叶子长老了,就有一种谷米的香味,好像它是专门供人包槲包而生长的。”
老人说,在当地的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槲树。槲树属栎树科,与桦栎树(能生长木耳的树,或叫橡子树、柞树、栎树)、毛栗树、青冈树同科,木质坚硬,可盖房用。槲树的叶子宽大,形如人的手掌。每年农历三月下旬开始发芽生长,到四月下旬长老。这时候的槲叶,透出一种谷香的味儿,当地人便将其采回来,除包制槲包之外,还可以在蒸馒头时作为笼布铺在篦底,蒸出的馒头也有香味儿。槲树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但在伏牛山区比比此是。记者到山上采摘槲叶时,可用漫山遍野来形容槲树的繁密程度。

    据官坡镇庙台村一位姓杜的老人介绍,当地所产的谷米可分两种:一种叫酒谷,一种叫饭谷。酒谷是可用来酿酒的谷米,煮熟后黏度很大,味道很香;饭谷就是小米。包槲包需要使用酒谷,用槲叶裹住酒谷后,米的香味与槲叶的香味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一种独特的香味。它就像包粽子一样,普通大米的黏度不够,香味一般,但用糯米包制的粽子,其味道就别具一格了。
   
    槲包做起来简单而又复杂 

    包槲包也有它的原理。采访中我们得知,每年农历的四月下旬,当槲叶长成后,颜色由浅绿变成墨绿,并具有一度的厚度和硬度,人们便上山采摘。采槲叶多般由女人负责,她们拿着箩头到山坡上挑选形状好、叶面大的槲叶,采够一定数量,将其颠倒成“8”字形,约四五十片叶子合成一把,然后扎起来放进箩头,直到箩头放满为止。槲叶采好后,再去碾谷子。人们把谷子或黍子、高粱、荏芡等拿到石碾上脱壳,再找些洋小豆、花花豆、毛栗子或小米枣作备用原料。

    到了农历五月初二或初三晚上,将米和豆、枣、栗等用水泡在盆里,第二天上午再将槲叶放在锅里煮熟,其作用是为了消毒,之后拿到河里搓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包制槲包了。

    包槲包可谓是一门艺术,包一捆槲包要经过八道工序,一般要两个人来完成。包的人,先将五六片槲叶的大头相掺着铺在左手掌上,再将小米、豆、栗子或枣儿均匀地放在槲叶上,然后折叠槲叶,将其变成长条形的单扇槲包,交给另一个人,再包第二扇。等第二扇包好了,另一个人就将两扇槲包合在一起捆扎好,平放起来。

    扎槲包的绳子也有讲究。他们并不用麻绳或其他绳子,有的是就地取材,采槲叶时将槲树上新长出来的槲薹折下,剥下槲叶皮,用手撕成槲叶筋,然后与槲叶一同煮熟,用它来扎槲包,既结实又卫生。有的用煮熟的稻草扎槲包,还有用金针菜(黄花菜)叶儿煮熟扎槲包。用这些东西扎槲包,煮熟后不会变味儿。

    谷米包完后,将铁锅里添上水,慢慢将生槲包垒放到锅里,再打上草圈,盖上锅盖,压上石头开始煮。由于酒谷米难熟,要煮10个小时才能完全熟透,先用大火煮三四个小时,然后改用文火慢慢煮。通常,人们都是在下午包槲包,煮到锅里后再做晚饭。前半夜用大火煮,后半夜改文火就不再管了,让它在蒸气里慢慢浸润。

    吃槲包时,先解开绳子,打开槲叶,祼露出来的便是煮胀了并黏在一起的米黍或高粱、荏芡,还有胖乎乎的洋小豆、花花豆儿,释放出香喷喷的味儿。

    吃槲包像吃粽子一样,可以拌红糖或白糖。

    记者在官坡镇竹园村的安口组采访时,村民郭志军一家人给我们演示了包槲包的整个过程——泡米、包制到下锅煮。然后,我们坐在一起品尝刚出锅的槲包。这些新鲜的槲包,打开后还没有吃,香味就扑鼻而来了。陪同采访的村委主任管树森首先拿着筷子,给大家演示槲包的吃法,大家坐在小方桌前,每人吃了一抓儿。

    管树森介绍说,槲包和别的熟食不一样,由于它用特殊的酒谷制作,又以槲叶包制和长达10个小时的蒸煮,因此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一般情况下,存放十天半月没问题。如果经常放在篦子上馏,会越馏越软,越馏越香,放几个月也不会变质。如果放在冰箱或冷藏室里,可以存放一年。

    据了解,干槲包还有药用的功效。晒干的槲包,用开水冲服,可以治小孩儿夏天腹泻。   

    槲包也成商品走向了市场 

    槲包是一种食品,也是一种文化。一方面它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民间食物,另一方面它是先人们利用自然条件发明的食品,当属大文化的范畴。

    我国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先生在他的散文《粽香飘飘忆当年》中,详细地写出了槲包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法,并对槲包充满了回味。他说,他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只看到粽子,没有看到过这种食品,只有故乡的伏牛山区才有。上世纪30年代,曹靖华曾将故乡的槲叶寄给鲁迅。鲁迅在做米饭时,将其覆盖在米锅里,蒸出的米饭就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儿。因此,鲁迅在给曹靖华的信中,对槲叶大加赞赏。

    在卢氏,端午节还有相互赠送槲包的习俗。端午节早晨,女人们将刚出锅的热槲包拿几抓儿送给邻居,邻居也会将自己的槲包回赠过来。在小镇或县城,由于在单位上班的人不具备做槲包的条件,但端午节这天早上,他们同样可以收到老百姓用小竹篮提来的槲包。他们吃了这家吃那家,可以品尝到多家的槲包风味。

    槲包也可以作为礼物捎给亲友。在卢氏山区,有送端午的传统风俗,即父母给出嫁的女儿送端午。送端午时,除了拿些点心、馒头外,还要装上6抓儿槲包。女儿的婆家,也要拿出自家的槲包来招待他们。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槲包作为一种特殊食品也逐渐成为商品而走向了市场。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山里人,在端午节前夕,专门包制一些槲包拿到城里出售,很受城里人喜爱。如今在三门峡市、洛阳市、南阳市以及西安、渭南,端午节前后都有槲包上市。一些生意人,还主动到山里订购槲包,然后贩到城里批发销售。

    安口组的一些村民这些年也都做槲包生意,郭志军就是其中的一家。郭志军说,这些年,也许人们对山珍海味吃腻了,对一些传统的食品产生产了偏爱,使得槲包这种节日食品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一开始,槲包出现在当地的清明节庙会上,后来渐渐走出大山,赚外地人的钱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卢氏县城古庙会上,槲包生意也是异常红火。村民们将前一两天包制的槲包装进编织袋里,运到县城庙会摆摊出售,都能赚到一笔钱。后来,有人就将槲包发售到洛阳、南阳和西安等地的庙会上,也是广受欢迎。郭志军他们因为路程太远,加之山里的活儿太多去不成。但只要碰到庙会,他们每次都能卖出几百抓儿槲包。槲包的价格也从过去的3毛钱一抓儿,逐渐增长到8毛、1元、1.5元和如今的2元。

    由于槲包是卢氏人普遍喜爱的节日食品,这些年一些人因工作或生意忙,节前顾不上上山采摘槲叶和包制槲包,于是端午节前,乡镇的集市上也有槲包出售了。他们只需上街买些成品,回家溜一溜就可食用了。还有一些精明的人瞅准了这个商机,农历四月中下旬,专门上山采摘槲叶,拿到镇上或县城出售,也能赚一笔钱。槲叶煮熟以后,放入冰箱可以保存一年,所以也成了一桩好买卖。

    5月21日上午,记者从官坡镇返回三门峡的途中,在双槐树乡的街道上,随时都能看到出售槲叶的地摊儿。这些槲叶是从附近的东西桃花沟和庆家沟采摘的,2元钱一把,生意很不错呢。

    在写此文时,我们还在网上看到了卢氏人利用网络销售槲包的信息,说明山里人的经济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原标题:槲包:豫西端午节的特殊食品)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西部在线(2011-08-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