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全省大鲵增殖放流活动仪式在卢氏县五里川镇的老鹳河流域举行,1100尾大鲵被投放到保护区的河流之中,标志着全省稀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进入崭新阶段。
大鲵为我国特有濒危珍稀两栖类动物,俗称娃娃鱼,素有动物演变“活化石”之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列为濒危保护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卢氏县地处秦岭南麓,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系发达,水质优良,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中华大鲵优质原产地之一。1984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卢氏大鲵自然保护区,2000年大鲵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名录,2004年,在上级农业部门的倾力支持下,该县争取到国家大鲵保护区专项资金,在玉皇山下建起了卢氏大鲵救护中心,2006年9月,该县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室内养殖大鲵(娃娃鱼)模拟生态环境的科研基地——卢氏县大鲵救护中心及繁育基地,目前大鲵人工驯养和繁育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河南省首次在卢氏县举行大鲵增殖放流活动,2000尾大鲵被投放到保护区的河流之中。
为响应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和“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年”号召,进一步加快卢氏大鲵野外种群的恢复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步伐,卢氏县再次争取到了全省大鲵增殖放流活动,此次大鲵野外放流活动由国家农业部倡导并拨付专款,省、市、县农业部门共同主办,在卢氏县生态条件最好的老鹳河上游实施,人为增加大鲵的野外数量,有效地促进大鲵种群的恢复和水生态的改善。(卢氏县委宣传部 余照龙)(原标题:河南大鲵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卢氏举行 投放1100尾大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