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泗洲塔,绵延唐河水。在豫西南地区、豫鄂两省交界处,镶嵌着一颗璀璨绚丽的明珠,这就是享有“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先进县”等一顶顶桂冠的河南省唐河县。
近年来,唐河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突出重点,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开放带动战略,狠抓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工业经济,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以栀子、小辣椒为主的林果药业等特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4.5亿元,增长9.5%。元至六月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亿元,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8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67元,增长13.6%。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县域经济发展洪流中,唐河的栀子产业在现代科技的催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如一朵奇葩,焕发出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关于栀子,《辞海》曰:常绿灌木,夏季开白花,很香,供观赏。果实倒卵形,7至9棱,可作黄色染料,可供药用,用于饮料为最佳,也叫黄栀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卮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暴干。”“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容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薄皮细子有须。”“入药用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凡使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为上。其大而长者,谓之伏尸卮子,入药无力。”
《中药栽培学》说,栀子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怕寒,喜砂壤土和粘质壤土,适生于低山丘陵疏林中。栀子原产于宛,南阳盆地三面环山,东部桐柏山余脉与盆地交接处的浅山丘陵及垄岗区域,山小坡缓,适宜栀子生长,且人工栽培栀子古已有之,久盛不衰。可见宛中栀子,唐河系原产和正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唐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于2005年发布第204号公告,批准对唐栀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唐河县地处南阳盆地与桐柏山余脉交接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县境东南部浅山丘陵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6% ,共有低山1278座 ,山沟3382条。低山多由粗粒花岗岩、云母石英片岩及其风化残积物组成,丘陵谷地多为坡积冲积物,地表贫瘠,植被较差,不适合粮食等农作物生长,却适宜栀子生长。栀子野生常分布在低山丘陵落叶疏林中。喜温暖气候,能耐旱,不耐寒。幼苗耐荫蔽,成株喜阳光,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植株矮壮、发棵大,结果多。
唐河县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唐栀子野生变家种,并大力发展药材林建设。唐栀子与唐柴胡、唐半夏等道地药材在海内外久负盛誉,沿袭至今,依旧是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山栀子集中产地。名医用名药,名药济名医。唐河作为山栀子的故乡,有品类丰富的地道中药材资源,有历代医药名家的记述、研究和广泛应用,从而积淀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质地道中药材经久不衰的发展历史。
唐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唐栀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唐政[2005]6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唐河县的马振抚乡、祁仪乡、湖阳镇、黑龙镇、昝岗乡、王集乡、少拜寺镇、大河屯镇、毕店镇、城郊乡、源潭镇等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座标北纬32°25'—32°55',东径112°30'-113°15',东连桐柏山脉,西接盆地平原,北靠伏牛山系,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 年平均气温15.2°C,无霜期233天,降水量910mm,日照时数2188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16千卡/㎝2,充分满足了栀子的生长条件要求。得天独厚的适生条件,创造了高品质栀子——唐栀子,唐栀子果实生长期比南方延长1个月以上,霜降时节采实,栀子药用成份积累和药用品质大大高于南方栀子,经检测主要药用成分栀子甙含量高达6.96%,是国家药典规定指标的3.8倍,水份含量远远低于南方栀子。
经现代医学检测,栀子果实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 廿九烷、β-谷甾醇、栀子甙、去羟栀子甙、山栀甙等丰富药用成分。唐栀子药材呈倒卵形或椭圆形,个型圆大,色赤红,含水量低,药用成分含量高,为药用之上品。200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全面贯彻GAP规范,保证产品品质。唐河县委、县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上,审时度势,把唐栀子确定为唐河县浅山丘陵区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栀子生产由过去群众自发变野生为家种发展到有组织、有规划的规模开发。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了栀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效控制了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实现了无害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了唐栀子的品质。
贯彻实施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加强栀子基地建设 GAP实施以来,唐河县严格按照GAP标准组织栀子生产,十一个栀子产区乡镇均成立了专门机构,服务栀子产业。县中药材开发办公室统一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从而扩大了种植规模,栀子品质不断提高。
制定和实施栀子生产地方标准《唐栀子生产技术规程》是在GAP的标准上,结合唐河实际,和栀子的生长特点制定的,对栀子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栀子黄色素生产质量技术规范》遵循国家栀子黄色素标准和引进的中国食品发酵工程研究院生产工艺制定的。此两项地方标准对栀子的规范化种植、生产、储藏、加工、销售等进行了技术规范,对栀子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技术创新县里成立了唐河县栀子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中药研究所、河南中医学院等科研院所专家联合,对栀子的适生环境、选种、育苗、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等展开了全面的科学研究,系统地提高了唐栀子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从栀子产业发展之始,唐河县就十分注重培育典型,用典型的少数人带动多数人致富。靠精心培育出来的栀子种植典型,唐河栀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了进一步提升栀子的产业规模和发展层次,唐河县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的技术优势,县里成立了栀子产业开发办公室,乡镇成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技术培训、品种培育、信息交流等工作。成立了栀子研究所,对栀子标准化建园、良种引进、高产优质栽培、色素提取及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攻关研究。栀子发展面积最大的马振扶乡还成立了栀子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种苗供应、销售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成为栀子种植农户的“贴心人”。因此说,唐河县的栀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发展势头良好。
产学研结合,促规模化发展。为了推进产业化进程,唐河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商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投资1700万元,买断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生产技术,进口成套萃取设备,建起了栀子色素厂。色素产品质量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已经超过国家标准,并通过质量评价体系认证。现已成功与“中商农产品有限公司”、“天津丹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和“中商贝林农产品有限公司”签定应用协议,把栀子黄色素应用于饲料、食品和香烟行业。该企业现已达到年加工栀子6000吨,生产栀子黄色素300吨,产值1.2亿元的生产能力,可满足唐河2万亩以上栀子基地的加工需要,成为唐河栀子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巧用科技之手,做大做强栀子产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山栀子面积约50万亩,河南13万亩。唐河10万亩栀子占全国20%,占全省75%。唐栀子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进行生产和质量管理。同时严格按照地方农业标准DB411325/T013—2004《唐栀子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药材加工。严格的标准化流程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使唐栀子——在全国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形象。按照县规划部署和正在进行的栀子基地建设项目进度,到2013年,唐栀子将居全国栀子市场的龙头地位,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
唐河县在栀子产业开发上,始终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栀子生产,将栀子基地当作商品生产的第一车间,推行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引导栀子种植户用市场理念自主发展,县乡成立了栀子种植协会、中药材开发协会,围绕栀子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起了企业、协会与农民的新型合作关系,逐步实现了龙头与基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确保栀子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
如今,唐栀子的产业化开发得到了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省、市、县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注入了大量的科技元素,促进了栀子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600亩育苗基地、1万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10万亩丰果林遍布山野沟壑之中,10万亩规划栀子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一个郁郁葱葱、花香四溢的栀子原产基地正在形成,成为唐河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
唐河栀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2004年8月4日,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临唐河考察指导栀子产业,给唐河人民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唐河县委书记和学民说:“唐河是全国有名的栀子之乡,这些年我们通过建基地、育典型、培龙头、强科技使这一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我们相信,有现代科技的支撑和龙头企业的牵动,栀子产业一定能发展成为唐河富县富民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勤劳、勇敢、诚信的唐河132万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抒写着栀子之乡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的精美华章。(作者:韩学广)(原标题:栀子花开漫山野——唐河县栀子产业化开发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