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姜是千年贡品,号称姜中之王。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识得它的特性?市场上又能占得多少份额?这一千古品牌欲东山再起,再创辉煌,以目前的窘境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广泛宣传,大力推介,让更多的人认识张良姜,喜爱张良姜;精心包装,各方扶持,让更多的姜农得到实惠,尝到甜头。这无疑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各方努力,张良姜一定会重现昔日的辉煌。
其实,除了张良姜之外,我市还有像汝州粉皮、翟集米醋、郏县红牛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品特产,如何让它们走出深闺、扬名天下值得我们深思。
千年贡品张良姜,由盛到衰,令人痛惜。如今要让它东山再起,重现辉煌,虽然有利条件不少,但还需要多方不懈的努力。昨日,记者再赴张良采访,在与众多菜农和蔬菜专家交谈后,深深感到张良姜要再现昔日风光,只凭几句口号和一股子干劲儿是不行的,需要做许多十分具体和细致的工作。
叫响“张良姜”这一名牌
张良镇营南村63岁的菜农赵文昌,是有名的种菜能手,接受新技术比较快。记者跟赵文昌一提起张良姜,他就有些气愤,说:“张良姜这个名牌已经被糟蹋得不像样子了。”
赵文昌告诉记者,2007年他种了0.6亩姜,产姜1800公斤。到平顶山去卖,开始他要价是1公斤4元,可没人要。原因是外地进来的姜每公斤只有2元。他对商贩说:“我这是正宗的张良姜,价格当然和外地姜不能一样。”可人家却说:“张良姜不也是姜吗?你要价高没人要。”无奈,他只好也按1公斤2元处理掉了。赵文昌说:“张良姜在洛阳、汝州、许昌这些地方很有名。但现在30岁以下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张良姜有啥特点了,认为都是姜,张良姜只不过是生长在张良罢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张良姜有许多外地姜所没有的特性。于是,很多人便把张良姜这一历史上有名的贡品混同于一般姜了。”
据赵文昌介绍,张良姜有两个品种,一种姜块较小,称为“小黄姜”,另一种块大,称为“大黄姜”。张良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硒被科学家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张良姜这一张良的名牌产品,并没有使每一个张良人都重视它、保护它。前些年,个别本地人卖的明明是从外地进回的姜,却硬说是本地张良姜。有外地客商问: “听说张良姜丝多,你卖的姜为啥没丝呢?”本地人面不改色心不跳,坚定回答:“你不知道,张良姜本身就没丝。”如此以假乱真,以讹传讹,真正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张良镇副镇长谷长兴告诉记者:“外省有个蔬菜专家写了一本书,在说到张良姜时就说无丝。我准备给他写信说明,予以纠正。”
平顶山市蔬菜办主任谭留长、副主任李奇山认为,张良人一定要增强品牌意识,重视品牌保护,借助张良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一有利时机,广泛宣传,积极推介张良姜,使张良姜这一名牌真正叫响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张良姜的特性,进而为张良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让张良姜占领大市场
谷长兴告诉记者,去年,在内蒙古某部的一位老军长四处托人,要买几斤张良姜,并担心“恐怕买不到了”。原来,解放战争时他在鲁山吃过张良姜。2010年春节,张良镇种的张良姜卖得一块不剩,有个北京的老乡托谷长兴买点张良姜送朋友,谷长兴手中无姜,备感遗憾。
如果有更多的人认识张良姜,那么张良姜的市场前景一定不错。
采访中赵文昌对记者说:“农民注重的是实惠,只要种姜收入比种菜收入高,张良姜的种植规模一定很快就能上去。”正在姜地拔草的老菜农谷万春对记者说:“我从小就跟着俺爷种姜,和姜感情非常深。张良姜价格能提高,收入能增加,种姜的人一定会多起来。”
要使张良姜快速振兴,重现辉煌,关键是扩大面积,增加产量,保证质量,有真正的实力挺起大市场。而扩大面积涉及到土地流转。在张良镇主菜区人均只有二三分地的情况下,搞土地流转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张良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开始探索增加种姜面积的新途径。该社负责人、营西村菜农于庭告诉记者:“去年,我们采取合作社供种并作技术指导、分户种植、合作社收购的办法,发展了6户种姜户。供的种姜价格低于市场价,收购的姜价格高于市场价,种姜户很满意。今年发展到了十几户。这些新发展的种姜户都是在主菜区外,种姜收入比过去种粮要高。今年如果价格上去了,种姜户收入增加了,明年一定能发展更多的人种姜。”
市蔬菜办主任谭留长对记者说,张良姜是我市农产品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市蔬菜办一直很重视张良姜的生产。张良镇在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同时,一定要在包装上下工夫。设计精致、漂亮的小包装,不但适合城市居民购买,还能提高价格,增加菜农收入。市蔬菜办副主任李奇山说,要改变过去零星销售的办法,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张良姜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占领大市场。
据谷长兴介绍,最近,张良镇正准备参加两个全国性的农产品展销会,到会上去推介张良姜。(段孝和)(原标题:张良姜:辛辣芳香质实丝多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