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关于“红薯”的往事

2012/8/6 10:00:39 点击数: 【字体:

关于“红薯”的往事
图片来源网络

    红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多年前在粮食供应紧张的时候,红薯曾救过无数人的燃眉之急。刚刚播过的电视剧《继父》中,就有这样的镜头。
       
    红薯最早能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缘自老家的一种著名小吃——“杞县红薯泥”。大凡品尝过这种食品的,都会拍案叫绝,终生不忘。红薯泥固然好吃,即使在大饭馆,也只有够级别的厨师才把握得住火候;杞县普通人家,在家里基本上是不做红薯泥的。
       
   我八岁那一年,赶上了“统购统销”。一家子虽住在城里,可在城郊还有六亩地,过着半城半乡的日子。那时“卖余粮”的锣鼓点儿敲得很紧,工作队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至我娘把粮食圈里的六七百斤小麦卖了个底朝天,方才罢休。夏粮卖尽,秋粮留下一些,高粱、黄豆仅为少许,红薯却不少。于是一冬一春,蒸红薯、煮红薯,红薯馍、红薯汤,又是自制红薯醋,又是请人下红薯粉,对红薯动用起车轮战法,不亦乐乎。只是那个冬天每日晚上,老少五口人没有一个不觉得“烧心”,没办法,忍着吧。
       
    我娘很会做饭,又有姥姥荣任高参现场指导,不断在红薯上变换花样儿。记得那年除夕,我家吃的是红薯面掺黄豆面做皮儿包的饺子。我娘还鼓足勇气,做成一碗红薯泥,喜滋滋地端上桌。大家一尝,清香爽口,甜而不腻,真不错哩!只是白糖放得略微少了点儿,也没点缀桂花和玫瑰。这一年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家人嘴里与心里都留下了红薯泥的余香。从此,我不能不对红薯刮目相看。
       
    与红薯的缘分真是不浅,从童年到青年总能扯上一点儿关系。26岁时,我在一个山城远郊一所学校里工作,那是个“戴帽初中”,全校七个年级,十多个班,六七百名学生。当时学校所在的村子,拨给学校十亩荒地,作为办学的经费来源。记得一春一夏每个下午,各个班级由老师带领轮流去开荒,都种上了红薯。秋后又搞红薯的储存与加工。一年中汗水没少流,收益并不大。那个时候办教育,搞“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太“左”了,留下的教训不少。
       
    就在乡下大种红薯那一年,同事郭君饶有兴致地向我讲述老诗人徐玉诺的轶事。此君比我大十多岁,乃本地的有识之士。他说徐玉诺种红薯也是个行家。徐老1958年逝世,就葬于家乡,那个村子离我们学校只有三四十里路。郭君一席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此后便开始探访老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资料。当时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此种活动只能“地下”进行。待到粉碎“四人帮”,这种“探访”,得到诸多高人帮助,终于写成一篇《诗人徐玉诺》,投给《奔流》杂志。《奔流》后来两期连载,刊出的尽管有一万七千余字,然而徐老的轶事无穷,我在文中所作勾画只是粗线条的,不免挂一漏万。即如徐老1950年在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所作关于红薯的发言,就未能写进去。
       
    查1950年4月15日《河南日报》,可以看到一篇《无党派民主人士徐玉诺发言》。徐老明白解放后国家迫切发展工业的大形势,信服“轻工业‘养活’重工业、农业‘养活’轻工业”的理论,便在发言中激动地说:“……我向两千八百万农民提出建议,希望大家继续吃苦三年,尽量多食用红薯,这样可以以更多的土地发展农业特产,养活轻工业。”接着他从实际出发,讲解红薯的吃法、红薯的种法、红薯的加工,简直是在做一场关于红薯的知识讲座,言谈话语里却迸发着热烈的爱国情感。
   
    回头想来,1953年在杞县,我家“尽量多食用红薯”,不经意间竟符合徐老的倡议,也不能说不是幸事呀!(王予民)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原文时间:2007.7.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