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和竹子的故事(2)
2012/5/11 14:34:1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政和有一位农民有一次看到朱熹来政和讲学时头上戴的官帽,也许想试戴一下,却不敢开口。想来想去,就想自己不妨做一个,一来可以过过官瘾,二来做一个别致的头顶之物。他编了拆,拆了编,终于做了一顶圆不圆扁不扁,草帽不像草帽,官帽不像官帽的五方围边斗笠。(据考证:这种斗笠对径为一尺五寸左右,每个方用了九片篾)。后传到他孙子手上,通过改进变成了圆锥体斗笠,由九片篾变成十一片篾。最后加到了二十片.但问题又来了,因斗笠的中间只有一层牛皮纸,一场雨下来就湿透了。既然斗笠是用竹子做的,夹层何不用宽大的竹叶来替代?这样,一顶完整的斗笠经过劈、刮、编、刹口、铺、锁口、绞边、缠顶几道工序,终于圆满做成功了。
其实传说归传说,斗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发展经历了汉代的雏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国的兴盛期至建国以来的繁荣衰败期。特别是乾隆年间一度成为朝庭贡品,名声鹊起。《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斗笠,又名箬笠。“楚谓竹皮曰箬”(《说文》),即以竹皮编织的斗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父》)。有的斗笠,以葵叶铺陈笠盖,因而称之为葵笠。有的则以笋壳夹于竹篾中,“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唐•高适《渔父歌》)。
斗笠立体编织篾为水竹、隆箍篾为楠竹、帽圈为桃竹,其他竹子均不能替代。按制作工序来分,为粗制斗笠、细制斗笠和精制斗笠,从功能看,可分为实用型斗笠和工艺型斗笠。
朱熹与竹水筹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 朱熹曾经利用到政和扫墓之机, 在云根书院讲学,生活过得十分节俭朴素,一日三餐都只是粗茶淡饭,山蔬野肴。他对人和和气气,不会装神气,农民上山拾柴时,都喜欢顺路到云根书院里去喝喝茶,歇歇脚,听朱文公讲经释道,和他讲故事,闲聊天,书院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
朱熹经常和地方上的名士文人在一起品茶吟诗、说古道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喝茶特别讲究,烹茶的水一定是金峰泉的水,盛水要用瓦炊,茶叶一定要是政和白毫银针茶。
金峰山有座庙,叫金峰寺,寺里有一眼泉,叫金峰泉,水质淳厚甘美,有人曾计算过,同样一担水要比其它井的水重两斤左右。正因为这样,朱熹经常派小书僮到金峰寺去挑水。
有一天,朱熹家里来了几个客人,想请他们饮一饮茶,就叫小书僮快去挑金峰泉的水。小书僮刚出门,就碰到几个要好的伙伴,邀他一起去捉知了。小书僮不肯,后来几个伙伴好说歹说,他才答应玩一会。一玩就忘了辰光,等到他“哎哟”一声叫起来,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小书僮心想,这下糟了,再到金峰泉去挑水,往返十几里路,怕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心里一急,就差点哭出来了。小伙伴们知道了,也都着急起来,其中有一个比较机灵的想了一想,说:“办法有了!”小书僮一听有办法了,忙问:“什么办法?”那个伙伴地说:“你何不就在附近的井里挑两桶水回去呢?反正你家先生也不知道。”小书僮想想,没有更好的主意,就这么作了。
说也奇怪,朱熹尝了这井水烹的茶,马上发觉味道不对,就把小书僮叫来,问:“这是金峰泉的水吗?”小书僮一扣,知道瞒不过去了,就只好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说了。朱熹一听,心想小孩子贪玩,这也是情有可原,就教训他一番算了。
后来,有几次小书僮因为贪玩,又用其它井里的水,挑来给朱熹烹茶。朱熹气坏了,想要严厉地教训教训他,转念又一想,与其使他皮肉受苦,倒不如设法使他改正这种坏习气。朱熹想啊想啊,一夜之间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事先和金峰寺老和尚商量好,备下两种不同颜色的竹制挑筹,一种交给老和尚,一种交给小书僮,并关照小书僮去金峰寺取水,必须同老和尚调换桃符。这样,小书僮就没法再去偷懒了。
这种竹制的桃符,和今天开水店里使用的上面烫有火烙印的竹制水筹相似,据说今天的水筹就是当年桃符的化身。【原标题:朱熹和竹的故事】
来源:福建政府网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