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朱熹和竹子的故事

2012/5/11 14:34:13 点击数: 【字体:



    朱熹与笋脯

    说到笋脯的来历,这要推到宋朝时期了,政和山区有个名叫张山的竹民,从小没了父母,寄养在他的伯父家。他长到16岁,伯父病逝,伯母哭得死去活来,耽心日子无法维持下去。

    张山哭着劝道:“伯母放心,我不会丢开你,讨饭也要先让你吃饱。”从此,家里担子全压在他身上。他与伯母一起开了大片土地,种上毛竹,毛竹成材后,他砍来编箩做筐,挑到附近山村出卖,以此赚点零钱换得几升大米,聊以生存。他与伯母日夜不停地编箩做筐出卖,尽管日子很清苦,还能混得下去。

    有年春天,张山看到竹山上春笋破土而出,便挖了不少回来,想长期保存,但放了几天,全部霉烂掉,找不到保存的好方法。两人只好赶紧吃,为了省点米,连续几天,竹笋当饭,直吃得上吐下泻。他一气之下,将竹笋喂猪,猪吃了不长肉,像野猪似地跑出栏外,只好改喂野草。山上的竹笋大多烂在泥中。眼睁睁看着好好的竹笋烂掉,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一天,他对伯母道:“竹笋无法保存,鲜笋吃多了又坏肚皮,不如挑到山外去卖。”伯母说:“山高路远,这么重东西,能挑多少呢?弄不好累坏身子,血本无归。”张山回答道:“能卖多少算多少。总比烂掉好。”

    翌日一早起来,张山挑着几十斤鲜笋到几十里路以外的东平圩场去卖。他挑得精疲力竭,还没卖几斤,太阳已经下山。天渐渐暗下来,忙将竹笋连送带卖处理,待办理完毕,天已漆黑。连忙回家。赶到家已是下半夜了。他既累又饿,一到家,没喝口水便晕倒在床上,不省人事。

    好心的伯母把他喊醒,端来一碗粥,含着泪喂他,并对他说:“张山,在家老老实实编咱们的箩筐算了,山外的钱不是咱们这种人赚的。” 张山说:“伯母.我不死心,我就不相信山外的钱咱们不能赚。我病好了还要出去,一定要走出条路来。”说后,他吃着伯母喂的粥及盐竹笋,慢嚼细咽。猛然眼睛发亮,掀开被子,兴奋地说:“伯母,有了,我想出办法来了!”

    伯母忙盖好他被子说:“快吃,粥凉了,别想东忖西了。”张山拉着伯母的手说:“你快剥几十斤竹笋,把家里所有的盐都拌上,放在锅里煮。用盐烤的竹笋可能放的时间会长些。”

    伯母说:“你别胡思乱想,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没听说有这种吃法的。放这许多盐,不是吃盐巴吗?”

    张山说:“我们不是耽愁竹笋时间放不长吗?煮过的竹笋与鲜笋不一样,挑几十斤烤笋上街,等于挑去几百斤鲜笋出卖,大片竹山就有救了。”

    伯母说:“好是好,担心烤过竹笋万一不能吃,不就白白丢了盐?你想过没有,咱山村买点盐也不容易啊!”张山的病仿佛一下子好了,他边披衣边说:“有钱就有盐,有钱什么都会有。”

    伯母哪里犟得过张山?当即剥了几十斤鲜笋,放了许多盐,缓火烤煮,直烧到天亮,晾干后,烤笋变样,张山吃了一块,觉得味道很好。他将烤笋包好,挑到溪口出卖。不到一个时辰,全部出手,赚回银子相当于他以前半年收入。从此,张山除了编箩筐出售外,一到笋期,就以出售烤笋为主。东平墟市的村民都知道张山的烤笋是上等货。他的名声大振,生意越做越大,烤笋还做到江西。

    却说当年朱熹来政和讲学,因水土不服,连续几天拉肚子,不吃不喝,人也越来越消瘦。政和知县焦急万分,只好给他请医服药。有天早餐,两人以张山卖的烤笋当小菜,朱熹吃后,觉得口爽饭香,连续吃了两大碗米饭。他放下碗,笑问道:“嘿嘿,这小菜来自何方?我回去时,想带点回去,你给我买些好吗?”政和知县连忙回答:“这有何难?只要你喜欢,我马上派人给你买些回来。”朱熹看着这一摞摞烤笋脯,诗兴大发,提笔写了一首《笋脯》: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

    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篑。

    不久以后,政和的烤笋改称“笋脯”,名传江浙,张山也从一个贫穷的竹农成了一个富翁。
 
    朱熹与苦笋

   
千年古县政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山中清泉叮咚,溪谷翠竹摇曳,枝头百鸟啁啾,花丛蜂蝶飞舞,无不令人流连忘返。朱熹经常来政和祭祖讲学,短暂的逗留,已经让朱熹对政和产生了难以割舍之情。每每在村民为朱熹饯行的宴席上,清爽可口的松毛菇、香菇等土特产更是让他回味不尽。朱熹对政和百姓的盛情款待无以回报,心中甚为不安。他看见许多村民的面目及舌上热黄,许多小孩的头上还生疮,遂借神力,将筷子插在七星溪岸,祝祷道:“多长出一些苦竹,为他们解除病苦,也让后学们如竹子一样虚心劲节快快成长吧!”

    朱熹走后,果然根根筷子都成长为舒眉展眼的翠绿苦竹,一人多高、筷子般粗细的苦竹从溪岸边一直蔓延到山坡上,后来满山遍野全是这种苦竹。第二年,崇山峻岭之中,一棵棵苦笋破土而出。村民将笋投入沸水中,用武火煮,片刻取出,用清水漂数次,半日后可食。初入口尚有微苦,后苦气渐转,觉舌本清凉,为之恬淡,为无味之味,非俗士所可知也。苦笋外形美观,口感脆嫩,风味独特,是许多美味佳肴的上选原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益气力、利尿、下气化痰,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 可见苦笋是医食俱佳的珍稀竹笋。政和苦笋具有甜脆、味纯、富含多种维生素等特点和清肝利胆、壮阳之功效。在其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少,需肥不多,无须施用化肥、农药,纯属天然绿色食品。

    朱熹与竹斗笠

   
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政和山村仍随处可见。关于斗笠的来历还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有关呢。

    在南宋时期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