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2014/9/12 11:05:0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浮戏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好支书: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奋斗,穿山凿洞引泉水,劈山修路,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他,就是河南省巩义市新中镇杨树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金保。
凿山引水拔穷根
杨树沟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这里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山高沟深,土薄石厚。1998年,镇党委决定任命张金保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金保当时正带领一支施工队在外地承包工程,每年收入四五万元。他放弃了个人致富的机会,接受了任命,决心带领大伙一起致富。
“有女不嫁杨树沟,淘菜脏水来洗头,洗头之后再喂牛”的歌谣,是杨树沟缺水的真实写照。水是杨树沟人的命根儿,缺水成了杨树沟人的穷根儿。上任后,张金保暗下决心:就是豁出一条命,也要彻底结束杨树沟人缺水的历史。
距杨树沟村数里外有一条河,河水整年哗哗流淌,那便是响泉河。响泉河与杨树沟被一架青石山横隔开来。张金保的心里,开始酝酿一个足以让全村人震惊的计划——凿通大山,引水进村。
要凿洞引水,就必须凿通一座青石山,要开凿的隧洞至少也有700米长、2米宽、2米高,比红旗渠的青年洞还长80多米。干这样的工程,不仅投资多,而且风险大。有村民好心地劝阻:这事儿实在是太难了,这可是几辈子人想干都没敢干的事!
引水工程需投资500多万元,背着几十万元债务的杨树沟村搞这样的工程确实太难了。但张金保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只要决心去干,就能干好。我们是党员,有责任、有义务把山洞打通,引来响泉河水,造福全村群众。”
2001年农历十月初三,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如期开工,拉开了杨树沟人向贫困宣战的序幕。
为了筹措资金,他们到有关部门请求扶持,向在外工作的老乡请求支援,干部们还通过自己的关系赊欠设备和物资。张金保把自己积存的5万元钱投入工程,又以个人名义贷款9万元投入工程。最难的时候,他甚至把妻子卖猪、卖鸡、卖狗积攒的5000元钱也拿出来了。其他村干部也纷纷从家里拿钱支持,全村群众也踊跃集资5万多元,捐助木料几十立方米。很快,筹到了20多万元工程款。
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部电钻,是别处用旧了的;一台柴油机、雷管和炸药,是用扶贫款买的;运石用的三轮车,是群众从自己家开来的。全村老少轮班作业,昼夜施工。
2003年7月21日,全长712米的引水山洞终于顺利贯通。杨树沟人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条件下,仅凭一台旧柴油机、一台旧钻和一台简易空压机,凿通了一座青石山,而且无一例重大伤亡事故。按照国家施工标准和当地的施工条件,要打通这个洞,至少需要投入600多万元,而杨树沟只投入了不足70万元。
“免费”修成致富路
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富了,张金保的腰包却一天天瘪了。他舍小家为大家,领着全村党员群众拼命干。村民们说:“俺村是架老破车,张书记就是老黄牛,不怕脱皮不怕掉肉,硬是把我们这辆车拽上了金光大道。”
2004年的年底,村里许多群众沉浸在春节前的喜庆气氛中。下一步怎么办?修一条宽敞的出村公路是杨树沟人的多年愿望!张金保无暇考虑如何过节,他心中有一幅更宏伟的蓝图:修路,修一条宽阔的出村大马路!让企业的产品运出去,让地下的矿藏卖出去,让乡亲们走出去,让家家户户的收入搞上去!
经过支部的讨论,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上,大家群情振奋:“俺们听村支部的,困难再大俺们也心甘情愿!”与张书记同甘共苦多年之后,杨树沟村群众心中那盏灯更亮了。
大年初三一大早,在全村53名党员的带领下,1000多名村民纷纷聚集工地,不顾“不过正月十六不动土”的旧俗,搬石头、抬沙袋、挥锨抡锤,修路工程愣是在春节期间开工。张金保带领党员干部走在最前面,冒着雨雪风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为了这条路,张金保每天在四处筹措资金的同时,还与村干部一起在工地上步行十几公里巡回检查工程进度;村委会主任王聚才有病仍坚守工地,运送雷管、炸药太危险,张金保不派别人就派自己的儿子一趟趟往各个施工点运送;75岁高龄的老党员贾松杰,每天拖着一双病腿在工地上蹒跚……在张金保的带动下,全村家家出工,人人修路……原定的工期一天天在缩短,工程开支更是让村两委想不到,路修了一半,仅仅花费了买雷管炸药的几万块钱——在这里没有人谈报酬。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杨树沟人,张金保说:“不管啥时候,只要党员冲在前,任何工作都不会有困难!”
路通了,车顺了,久藏在心中的旅游开发计划可以列入日程了。为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张金保经过调查研究,决定立足杨树沟村宜林面积大、生态环境好的实际,确定了“林果业、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全村先后种植板栗6万株,柿子、核桃3.2万株。同时,高标准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富有山区特色的文化广场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不怕吃亏的村干部
张金保常说,当干部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当不好干部。
上任后,他把自己辛苦赚到的钱用来整修学校、投入村里的各项工程。
张金保一心扑在工作上,不顾惜自己的身体。2003年5月,正值山洞施工的关键时期,他患急性阑尾炎去做手术,进手术室前安排的是工作,下手术台后醒过来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工程干得咋样了?”
手术后刚拆线,他就急着回村,并对其他干部说:“我干不了重活,就在村里值班,你们都回家收麦吧。”由于在回家的路上车子颠簸得厉害,把伤口震开了,他就躺在床上一边输液,一边值班。70多岁的老村医提起这事就落泪:“金保为了村里的工作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我们遇上这样的好支书,还有啥说的?”
张金保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村里每年拨给他1800元招待费,他总是一分不用。由他出面招待的客人,他大都领到自己家里,让妻子做家常饭来招待。别人问他为啥这样,他说:“咱村是贫困村,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2006年1月,张金保被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联合评为“2005年度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并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同年5月,张金保又当选为巩义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并当选为郑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