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当记者走进吴行位于郑东新区的工作室时,他依旧伏案挥毫,沉浸于古字古墨的酣醇之中。与想象中略近仙风道骨的书家形象不同,吴行面容清癯,目光深邃沉着,言谈举止间也透露出一份随意与淡泊。有着深厚书法造诣的他面对书法艺术,依然怀着一颗谦恭的心。
【回归正道】
“中国人还是喜欢堂堂正正的楷书”
吴行,号复生子。1962年4月生,河南渑池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名城、书法之乡联谊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24岁那年,吴行从偏僻煤田一举跃入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展,成为河南省第一位“国展”获奖者。2006年吴行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第一名,风靡一时;2007年、2011年连续两届荣膺“兰亭七子”称号,号称“获奖专业户”。不过,回忆起早期的自己,吴行却非常不屑地说:“那时候真是无知又幼稚,谁要藏着我早期的作品,一定让他当面给撕了。”
原来,最初练习书法时,吴行年轻气盛,什么都学,什么都写,急于标新立异与人不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吴行开始接触大量的古碑帖,“学着理解古人,消化古人,完善自己”,在雄强朴拙的北碑和灵动韵致的南帖间,吴行探寻出了一条兼容之路,由嗜好行草转向痴迷楷书。
“有一段时间有人不把楷书当书法,其实楷书也是多种类型,百花齐放的。中国人真正接受的还是堂堂正正的楷书,无论是风格清秀有书卷气的楷书,还是面目雄强有庙堂气的楷书,字形气质都是刻在中国人的心里,让人心生敬畏。”吴行说。2006年第二届兰亭奖,吴行参评的一件小楷册页,被评为“法度严谨,行笔劲健,浑古入化,宛然唐风”,令评委们大喜过望,一举从4000多件作品中摘取“状元”。它的获奖成了导向,使整个书法审美取向陡然沉静下来,等于向书法界宣告:以后胡写不行了。吴行开风气之先,带起了转向内功的全国小楷热。
【崇尚古典】
“创新对于书法来说是一个伪命题”
在经典的熏陶下,吴行渐渐也明白了什么是“小把戏”,什么是“人间正道”。在吴行看来,书法艺术不存在创新的命题,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书法艺术只需要不断向经典靠近即可。“现在很多人都是井底之蛙,总以为自己做出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总是急于给自己贴上‘自成一家’或者‘独具风格’的标签,其实不管你怎么玩,都是古人玩剩下来的。”
吴行认为,中国人虽然对书法审美有个体差异,但大气象的所在却是共通的,而经典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大家不仅可以学,而且可以沿着它走入正道,进入中国书法审美的基础共性,不至于陷入那种云山雾绕、玄之又玄的东西。“因为书法的美是建立在中国方块字的结构上的,其实书法的好坏,老百姓看了就清楚。虽然大家需要一定程度的视觉冲击力,但必须要找到能和古人相通的传统所在。”
“我是一个坚定的书法古典主义者,只有遵循传统,按照微小的审美差异,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就算是创新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写得好,还是没人接纳你欣赏你,那就证明你走的还不是正道。是正道,大家都会看见的。”吴行说。
【扎实坐标】
“天下熙熙,不能为利而驱”
在吴行看来,书法因为官方的重视而在现代社会备受推崇,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从没有过的盛况。“遇上这个时代,书法家都太幸福。”不过,当整个社会的浮躁与功利也慢慢开始渗透进书法界时,心直口快的吴行直接感慨如今的书法界已经是“泥沙俱下”、“不干净”、“不纯粹”。
“现在很多人不是热爱书法,而是为了能生活得好一点。为了利益,书法沦为一种谋生手段,大家开始去争权夺利,沽名钓誉。现在哪有什么大家,却又满大街都是‘大家’,真正的大家都是埋头弄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吴行一直认为,真正能不能被大家记住、被历史记住,还是得看个人后天是否不断地努力。“也许你是个很有名的书法家,但十年之后就未必了。天下熙熙,不能为利而驱,只有把坐标做扎实了,靠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最后大家才会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你这个坐标。”
而最让吴行忧心的是,尽管书法教育已经被重新纳入中小学生语文教育体系中,但书法的老师队伍却是严重匮乏。“这是关乎书法能不能往前走的一个前提。虽然中国书协也看到了这种人才缺乏,在做支教,但我们的师范培养出来的都是书法家,而不是书法教育家,大家并不想埋头去做书法教育,一旦学成之后就想去成名成家、谋取利益,说到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