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科拳照
从1928年至今,八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陈发科从陈家沟传来的陈式太极拳,不但在拳术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而且早已突破“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的局面,从北京传遍全中国,从北京走向全世界。
认真回顾几十年来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太极拳、更好地传承太极拳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辛亥革命以后,受近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华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武术的体育观,武术界人士提倡“强种强国”,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著名的中央国术馆就是在个时期成立的。当时,中国武术事业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蓬勃发展的景象,馆社林立,许多民间武术家涌向大城市。
19世纪50年代,学拳于陈家沟的杨露禅来京传播太极拳。在其子杨班侯与杨健侯、其孙杨澄浦三代人的努力下,太极拳在北京已经相当流行。但是发源于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却不为人所知。
当年武术诗人杨敞曾有诗云:
当初谁知太极拳,
谭公疗疾始流传。
公令推行太极拳,
而今武术莫能先。
谁知豫北陈家技,
却赖冀南杨氏传。
此诗最后二句点明了太极拳虽然是“陈家技”,在北京却是由杨氏家族传播的。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在北京体育学校教太极拳的杨澄浦、吴鉴泉等离开北京,去南京、上海教拳,学校一时缺少教太极拳的教员。因知当年杨露禅是从陈家沟陈长兴学的太极拳,于是许禹生托人从陈家沟聘请了陈家后人陈照丕在体育学校教太极拳。
陈照丕除在体育学校任教外,还被许多人请到自己家里去教拳。据向恺然记叙,他曾专门去体育学校会见了陈照丕,观其练拳,与其推手,并进行了讨论。据向恺然回忆,陈绩甫的推手很单一,不如杨家完备、多样。因为杨家完全是从陈家学来的太极拳,所以,陈照丕想必是“未得其传”,故而如此。
在高手云集的北京,想以授拳立足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找上门来要“切磋技艺”的人,陈照丕深知输赢不仅是自己的事,还关系到陈氏拳的名声,于是便给在老家的三叔陈发科写信,请他来京。
陈发科到北京后,即由陈照丕陪同会见了挑战者。他以“挨着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高超技艺,使对方折服,很快在北京站住了脚。从此,闻名拜访前来请教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以及当时颇有名气的李剑华、沈家桢等皆就学于陈发科。自此陈氏拳的真正面貌逐渐为外界所认识、所称道。
杨敞写诗赞曰:
都门太极旧尊杨,
迟缓柔和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
缠丝劲势特别强。
解放以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武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这期间,武术界纷纷成立拳社。
陈发科于1953年与名拳师胡耀贞共同创办了“首都武术研究社”,这是历史上仅有的以首都命名的武术研究社。该社的成立为北京陈氏太极拳的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为陈氏太极拳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
1953年11月,陈发科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代表北京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受到好评。这是陈氏太极拳历史上首次在全国性集会上展示,它标志着陈氏太极拳将走向全国。
陈发科在北京30年间,不断总结经验,设计了新的拳式。当今广为流传的83式太极拳和71式炮捶,正是陈发科对陈氏太极拳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朴实的品德精湛的武艺” 。陈发科是走出陈家沟向外传拳第一人。他的在京传拳,不但开创了北京陈氏太极拳的新纪元,而且将三百年来囿于陈家沟一姓一地的陈氏太极拳带出沟外,成为陈氏族传太极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华传统武术——陈氏太极真功,为世人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