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评论家认为,《青春断代史》是一部青年人中颇具代表性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充满了自我审视,自我剖析的反思精神,是他们那一代少年成长的心灵史。作品塑造了小暮,叶含等一系列青春期少年在成长、求学,寻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懈地超越自己,超越精神困境的充满激情的青春形象。据了解,李暮和所有青春期青年一样,都经历过精神和生理的转折过程,迫于表达的欲望,李暮在混乱中开始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自我剖析。文字一开始就具有忏悔的气质,是他自觉地为自己进行的一次精神疗伤。三个月后,小说初稿完成,李暮从精神抑郁的暗影中挣脱了出来,成功完成了青春期蜕变。评论家认为,从作品看,写作成为李暮对自己自我教育,自我修炼的一种手段。这部作品的出现,可以认为这是年轻作家们已经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小暮就是以作者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出生于豫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经历坎坷的父亲怕孩子荒废了学业,毅然抛家舍业,亲自在家里办学堂,教授孩子读书。可惜的是充满浪漫色彩的严厉家教让小暮叫苦不迭。小暮是个敏感,多思的孩子,他用幼稚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他于所有的一切作斗争,他不可能胜利,忧伤和斗争成为这个孩子最原始的特点。并且贯穿了整个青春期。小学的同学们一个又一个被生活淹没,他内心是恐惧的。
初中生活同样是凌乱的,他离开了父亲,离开家庭,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他依然以斗争的心态做事,老师,学生霸王,都成为他反抗的对象。同样,他不可能胜利,学习成绩在这种混乱中越来越糟糕,周围的一个又一个的同学同样被这样的生活改变着。他们其实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状况,无奈,悲哀,笼罩着青春期的孩子们。
进入高中,学习压力增大,小暮已经成为了问题少年,学习成绩不好,心事重重,焦躁,慌乱,无归宿感,对生活和学习都感到无能为力。青春萌动,开始恋爱,他意识到了自己前途危机,想学习,却用不上力气。这是农村和小城市孩子普遍的状态。他们渴望理解,渴望支持和安抚,然而却得不到这些心灵援助。他们不得不以失败者的身份等待中学阶段的最后判决。同病相怜的孩子们的友谊是纯粹的,他们能理解对方,并尽力互相扶持,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小暮从中获取了力量。
上大学了,他们失去了中学的考试压力,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大学生们有些茫然失措,空虚却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最后一道坎。怎么克服这个无形无迹的困难?李暮依然高扬着理想的旗帜,不停地挖掘自己的内心,做着深刻的自我反思,这成为他走出自己,走向社会的一盏明灯。小暮从凌乱中脱身而出,获得了理性,获得了自信,也获得了驾驭自己的力量。通过这篇小说的写作,李暮从绝望和忧郁中解放了出来。青春在他记述自己心灵历史的过程中呈现出了鲜活的色彩。评论家认为,这样的人生总结是可贵的,他是年轻人滋养自己心灵的有效手段。
作家周大新认为,《青春断代史》是一部回望人生来路的小说。叙述者用冷静的目光回视自己的青春时代,在审视自己成长过程的同时,也审视着前辈和同代人,审视着自己生存的环境,从而把人在乡村底层挣扎的严酷真相和人被环境束缚的无奈状况极其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也是一代年轻人的故事。这是豫北中乡村的生活图景,也是整个中国乡村生活的缩影。这是一部诱使我们展开回忆的书。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读这部书尤其不会不打开自己的回忆之门。那条艰辛的求学之路,那些父子间的冲突,那种对母亲的怜悯,那类邻里间的吵闹争斗,那种真纯的青春友谊,那种爱情的美丽和幻灭,会让我们不由得想起自己抛洒在田野和学校的童年,少年,青春时光,想起那些飘落在我们人生路边的笑声和泪珠。回忆会使我们感伤,也会使我们庆幸:我们终于站到了年龄和阅历的高处。
与会者对于本书创作上尚存在不足也提出了看法。有评论家谈到,李暮这本书表达了一个人到底应拥有多少反叛的力量才能让自己是个自由人?一个人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智慧才能把禁锢自己的樊笼打碎?文章鼓胀着情绪,一种无能为力的无奈,无助,但对初中高中生活的回忆有些片断写得有些多余,琐碎,可适当的删减。对童年生活的回顾,下笔太浓,浓得透不过气,让人感觉和后面有些失重。【原标题:专家研讨青年作家李暮的《青春•断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