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 “孔门十哲”之一。子夏少孔子44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被孔子寄予厚望。孔子卒后,子夏与仲弓、子游“首为商定”编辑《论语》,子夏及其门人在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因此子夏在《论语》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子夏在书中被提到的次数仅次于前期大弟子子路(47次)、子贡(44次),而在后期弟子中最多(23次)。在关于子夏的记述中,除了与孔子的问答之词外,单独或主要记述子夏言论的也有13章之多,其中许多章节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即:“把爱好美色的心换成尊贵优秀的品德;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可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是学习过了。”
《论语·颜渊第十二》记载,司马牛向子夏倾诉:“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即:“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意即:“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意即:“君子一定要得到人民信任之后再使唤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你是在危害他们。必须取得(君主)信任而后才能进谏;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即:“大的方面的德行不能逾越界限,小的德行可以适当放宽。”作者:廉永生【原标题:子夏与《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