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大风起兮云飞扬——读蔡云川散文集《云来云去》

2013/7/11 17:04:20 点击数: 【字体:

  
    一
  
  “大风起兮云飞扬——”
  
    这些天来,这句诗变成了一种歌声,一直轰响于耳边。这歌声是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题曲。像风一样的歌声滚过中原大地的上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拜祖活动期间读着云川的作品,也许是书名和云川名字中都有一个“云”字,也许是他的笔下那一脉脉苍莽的大山,一波波奔涌的流水,我越来越清晰地听到了响自于内心的这首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我不知道云川的心城有没有这句诗的滚动,但他写太行深处的沧桑,写社会与生命,写东西方人文历史,确是显现出来这种大风的气势,这种大风或可是一种品格,或可是一种文笔,或可是一种心性。也可说,风是文,云是采。
  
    大风吹过,让人情绪飞扬。
  
  二
  
  云川给人的印象是干练、朴实、真诚,这也就决定着他的事业和文学。他干的是个严肃认真的工作。但同时又热爱着文学,是另一种不大严肃的工作。这两者的统一很是有意思。如不是有着这样的个性,二者是不可相融的。但云川做得都很好,在检察战线,他是个优秀检察官,在文学上,他出过好几本书,是省作协的会员。这就说明我的印象是对的。慢慢地熟了,就更是发现了他的这些个性。因而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云川出生在长垣,属于豫东北,是平原地区。辽阔的大平原养育了他的情怀,父辈的影响造就了他的心性,自我的砺练锻就了他的品格。云川从小就对太行山有一种神秘的情愫:“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的平原上,与西北方向的太行山遥遥相望。雨后初晴,能望见无际的苍穹下,隐隐的青山像一条长长的驼队,在彩虹、碧云间涌动。老人说,那就是八百里太行山,是愚公老人挖山不止的地方。”多少年后,云川因工作关系走入了太行山,走入了愚公移山的地方,他是怀着一种向往,一种热爱走向这块宝地和圣地的。他的脚步从此踏遍了济源的山山水水,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怀。
  
    云川是一个内心温软外表刚强的人。他对朋友交办的事会很用心,对上级交办的事会很认真。他耐得住寂寞,在某些欲望上;他又耐不住寂寞,在某些追求上。比如下班后他可以不去打牌,但他要看书写作。看书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寂寞的事情,这也就显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心性来。在一个个孤独的夜晚,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字对应着嘀嘀答答的时间。凡有作为之人,无不有这等精神。古稀尚不弃日月,云川正当旺年,更不舍星辰。
  
    云川的文字总是能够深入我的内心,我时时都会感到他的真实,并时时为他的真实感染。他曾有过这样的诗句:小城/镶嵌在八百里太行山的山坳里/罩在一轮冷冷的清月下/一人/怀着浓浓的乡愁/迎着瑟瑟的秋风/踏着飘零的落叶/荡在空旷的街市/左转是路的终端/右转又见街的尽头/凝望一家家熄了灯光的窗/蓦然发现/没有尽头的/是自己的脚步……这首构思很巧的诗,从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云川的真实和正直。他怎么会陷入孤独呢?胡长青、马向东、张二江等人的“远离”正是给自己找到了自由的机会。这让我们看到,云川确实是把自己放入了一条寂寞的小道,并由此在这样的小道上看到了发光的东西,那可能就是意志、思想、文学。我说云川这段的远离是好事,是他生命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收获是巨大的。种子就是孤独。
  
    在读了云川的不少的文字之后,我觉得有四个词闪现于我的感觉中,那就是“理性、哲性、心性和智性”。这些词是单个的又是互相纠合地存在于他的文章里、他的个性中。
  
  三
  
  先说理性,云川在人生的舞台上已经奋斗了四十余年,他有过多种经历,由农村到城市、由校园到机关,由一个普通的公民到一个检察官。正是由于这些多层面的经历使他看待问题、对待问题都显得成熟而稳重,富于理性色彩。因而写出的文章也就不那么单纯,不那么学卷气。
  
    先看一组他的访俄散记。云川曾有机会走访了海参崴,探访了彼得小舍,拜望了列宾小屋,踏进了新圣母公墓,考察了莫斯科。在他旅行的印痕中,每每有着深沉的感念和思索。我曾经专论过游记散文:“游记”应该不在“游”上刻意,不是看你每天游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东西,而要在“记”上用心,记下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思考、独特的感怀。游记散文写好了便是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欣美之旅。云川似乎很得这种要领,并且知道把笔力放在什么地方,那么他的游就不同于其他人的普通的踏访了。
  
    他写海参崴,先作铺垫,把海参崴的地理和历史叙述得很透,而后慢慢引出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土地,这个战略上十分宝贵的要地,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这个话题。他冷静地思索了俄罗斯民族和汉民族, 他说我们不是复仇主义者,但我们无法忘记曾经屈辱的历史。《海参葳随想》理性地站在一个高度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的强大的重要性。“当我来到阿尔谢涅夫博物馆,看到馆内展出两块中国永宁碑时;当我来到市中心,看到已是人去楼空,中国人曾经居住过的城区遗址时,内心的感受无以言表。我忘记了此行的目的是观光游览,站在这些遗址前我久久不愿离去,但那心情却不是流连忘返。侵占我领土的沙皇是俄国的民族英雄,我们无权责骂,而责骂已成为历史的腐败清政府也于事无补。夕阳斜照,高楼林立的阴影下,中国遗址显得是那么的不协调。那一处断垣残壁,一个个洞开的破旧门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落后就没有民族尊严这一血腥的历史定律。”这样的文章是有分量的,它的穿透力不逊于一篇好的政治报告。
  
    《新圣母公墓的碑雕》这篇文章同样显现出了理性的光芒,云川俯瞰了新圣母公墓的环境和构成,解说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命运和不同的碑雕。这些人物随着他们所在的时代一个个远去了,但是不同的人物在新圣母公墓却都得到了相同的礼遇。作者深层次地认识到这样的公墓也许更能让人思考一些东西,更能交付于历史去认识去解说,同时也更能体现某种宽容与和谐。
  
    在《回望俄罗斯》这篇文章中,云川有了更详细更深刻地解说。他回望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这个回望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他既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也揭示了俄罗斯社会变革的曲折,让人看到这个友好邻邦的独特个性,从中领略出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借鉴的东西。
  
    《叹息桥上的叹息》是一篇不错的美文,云川写威尼斯的叹息桥,先从威尼斯说起,于是有一段精美的提示:“威尼斯是什么?她是地中海荡漾的波涛,她是穿梭在水巷的刚朵拉小舟,她是古老的圣马可广场,她是狂欢节的面具,她是马可波罗的故居,她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她还是叹息桥上穿越历史时空回荡在世人耳畔的声声叹息。”然后谈到连接一座座小岛的一座座桥,“水城上太多太多的小桥,不像是多么需要,更像是没落贵族家的古董,不是用来使用,而是用来欣赏,炫耀的。”叹息桥是由总督府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死囚过桥而发出生命的叹息。这种叹息经历了数百年,多少年后的今天,作为一个执法者的云川来到这里,向一座桥发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 2009年02月0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