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直面作家杨维永

2013/7/5 10:02:05 点击数: 【字体:

直面作家杨维永
杨维永近照。高立祥 摄

     在南阳作家群中,杨维永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他的特殊表现在高考失利后转入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和考大学又相得益彰地相伴他至今。他从1977年12月7日开始加入到考大学的大军中,到1986年9月16日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函授部)学习毕业,再到2012年3月获得郑州大学中文系网络本科毕业证书,还间歇地参加研究生考试,对考试从没停息过。他的信条是“学到穷时自有神,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何论小说乎!”他的朋友花长安曾戏言说:“维永同志走的人生路,是常人望而却步,不敢问津的路。”其实,他的创作得益于考试,在考试的“长征”路上,他自学并通过了对文学创作极为重要的大学和研究生课程,文学创作实践又使他的文学科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在研究生考试中《文学评论写作》课程都考得了较好的成绩,他写作并发表了诸如《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佳作——宣传部长》(发表于2010年5期《作品与争鸣》)、《天堂即地狱》评周大新短篇小说佳作《宣德年间的一些希望》,评段荃法的作品,评窦跃生的小说等多篇脍炙人口的评论文章。周大新称赞他,杨维永的小说评论写得较好,咱南阳可是缺少评论家呀,未来何不从事评论写作。故而,他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农民型兼学者型的作家和评论家了。

     “小说家有三种,第一种写小说是模仿世界,第二种是解释世界,第三种是创造世界,杨维永现在的创作水平可算是第三种偏下。”这是作家杨维永的弟弟杨维义所说,当时我们几个人正在吃饭,聊得正酣。突然他进里屋拿出来一本同发乔典运、杨维永短篇小说的《莽原》2012年2期,翻了一会儿,给我们说了这番话。杨维永看了看弟弟,向我们说:“你别听他的我们兄弟都是中了文学的毒了,痴迷得很。”然后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痴迷得比我厉害。”

    文坛“怪杰” 二月河在给《杨维永短篇小说集》(2001年10月出版发行)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再看这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觉得他的脾性有点怪。”这句话描述得很中肯。杨维永1959年出生于社旗县城郊的一个穷苦家庭,自谓“长相丑陋、性格愚笨”,今年已经50多岁,说话声音极其洪亮,字句抑扬顿挫,充满自信,底气十足。近1.8米的个子,走起路来也是十分铿锵有力。说话时眉飞色舞,不说话时,眉头皱起,略有所思。头发稀疏,但好像永远都干净整洁。倘若这样一个人和你只是打个照面过去,也就罢了,若是他拉住你和你聊两句,也许你也会像二月河那样直呼其怪了。当然这种怪非那种摸不透的脾性,而是他的开放热情,神采飞扬,让你搞不懂他哪来那么多热情,哪来那么多精气神,虽然已是50多岁的“老头”,但怎么看都像40来岁的青年人。和杨维永约好要采访的当天,我刚从南阳坐上车,他就热情地打了几通电话询问情况,待笔者到了社旗县城之后,本来在开会的他请了假去接我,远远地看着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过来,倍感惊讶,这可是社旗县文化局副局长?在社旗,在南阳都可谓赫赫有名的中国作协会员,南阳作家群中坚力量啊!如此简朴,实在令我意料之外。

    在南阳作家群中,杨维永是乔典运乡土小说的继承者。他1991年5月在淅川荆紫关参加《南阳日报》文学副刊笔会时,曾和乔典运切磋过小说创作技艺;2008年8月北京《今日文艺报》第二版又作了较详报道,2012年2期《莽原》又同发了他俩的《满票》和《油坊挽歌》两篇南阳乡土短篇小说,安徽师大的硕士研究生杨硕鹏又撰写小说评论评这两篇佳作,5月8日河南作家网、5月21日《新华书目报》、2012年6期《中国文学》等媒体先后刊载,就足以为证,也许有人说杨维永有点狂,为文学狂、为人生狂,正如当年钱钟书以“清华没有人教得了钱某的”来拒绝读清华研究生一样的天马行空、神采飞扬。

    家里的房子仍是很老很老的青砖瓦房,院子里,种的几丛竹子,长得十分茂盛,屋里两间房子充盈文学书籍,完全是一个文化人的品位。大概有“居一日不可无竹,活一日不可无书”的趣向吧。搁在1987年他发表处女作以前,我是很难相信这样的环境会产生一个作家,一个“怪杰”的。

    苦水壮苗 在杨维永的书房里,他向笔者讲述了他这几年获得的成就,他拿出一摞摞刊有他小说的杂志报纸,从1987年在河南省文联主办的《文艺百家报》发表小说处女作《过磅》至今,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伯乐》、《莽原》、《飞天》、《草原》、《关东周末》等全国多家报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作品,作品多次获得文学报刊和河南省及南阳市优秀文艺成果奖,并获得过《小说月报》优秀读者奖多次,编撰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社旗卷》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编撰的《社旗县志》获河南省史志成果三等奖,1998年11月,他应邀到北京参加《人民文学》第5期创作培训班,200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夫唱妇随》先后在北京《伯乐》二期,《人民文学》副刊二期,《草原》九期发表后,算是短篇小说创作入了门; 2004年10月17日应邀回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章阁厅,参加百年南开暨南开大学建校85周年庆典,并做了十多分钟的校友成果交流发言,12月银川作协主办的《九州》文学季刊、在小说世界专栏头题位置发表了他的两个短篇小说《一袋棉花》和《村鬼》以及他的照片和简介,标志着短篇小说创作及格水平,2005年11月1日加入中国作协;2006年1月18日,南阳著名作家周熠撰写的《让谁见证》(评价杨维永1987年9月24日发表在《南阳日报》的另一篇小说处女作《邻居》),《一袋棉花》在5 期《草原》杂志上发表意味着被社会承认;2007年9期《躬耕》封三彩页“杨维永创作之路”(周同宾、行者、秦俊、廖华歌、马本德、刘正义、薛继先、孙晓磊等编发)对其作了较好的报道;《疯子》在《青年文学》2009年1期短篇小说头题位置的发表,昭示着他在中国文坛上有了一席之地。2009年6月19日新华社专电,记者周润健还专题报道了他荣获《小说月报》百花读者奖的获奖消息,其间他还创作发表了《游孙中山、毛泽东故里记》、《游广州深圳记》、《诺贝尔文学颁奖典礼记》(根据资料整理)、《游鲁迅、茅盾故里记》。2010年1月10日《作家报》和2期《小说评论》以及《中国文学》4期先后发表了张富英撰写他的评论《巨变时代锻造出来的执著文学创作者——杨维永》,2011年5月他的短篇小说《不仅仅是烟火》被选入《小说选刊》年度增刊并荣获三等奖,7月21日在郑州青年导报社举办了杨维永小说创作25年作品研讨会并出版了专刊。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杨松璋、省文学院院长何弘、省委外宣办原主任任子厚等南开校友参加了研讨会。2011年2期《南阳人物》头题发表了“杨维永创作引起文坛关注”的报道文章;2012年1月9日中国作协主办的《作家在线》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将杨维永同志30多年来发表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照片予以发表和收藏入馆。2012年7月6日,在南阳日报社主办的“内乡县衙三届南阳书香个人”座谈会上,杨维永做了“浅论‘道’与文学创作之关系”的演讲(载于《南阳日报》2012年7月13日A8版)。

    “你搞文学是不是因为喜欢?这些成就不是轻易能获得的,非有很强的意志不可。”

     “不是,我不是因为喜欢,我是被逼上梁山的,然后也就不得不喜欢创作了。我高考预选落第不是我个人的原因,是我家供不起包谷糁和红薯面再让我复读的原因,所以我的考学和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功的。”南阳作协主席二月河评价他说:“我仿佛看到了一株从生活和文学的苦水中浸泡、滚爬、磨练、挣扎出来的茁壮苗子。”

    内秀外庸 正在采访交谈中,上海《收获》的执行主编程永新给他打来电话,他介绍自己时说“我是社旗文化局老杨啊”,言谈随意亲热,就好像是在村头树底下乘凉的杨老汉一样。老杨喝起酒来也是极为有兴致,划拳是老手,极不容易对付。这也怪不得他的小说总是读起来酣畅淋漓,少有和读者之间的隔阂。

    在被问及现在工作和创作的时间分配上时,他告诉笔者,工作家庭对他的写作影响也比较大,处理工作占用了许多读书创作时间,但同时工作也给他带来许多写作的素材。真金不镀,瑕不掩瑜,1998年8月为了工作在吃饭桌上因说话不当惹恼过诤友,2006年9月,在给南开大学成教院寄《小说集》后与院长发生过意见分歧……“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生坎坷,砥砺出来的是巨人”这话不知能否应验杨维永的小说创作……

    对于以后的创作,杨维永说,会继续写短篇小说,虽然已经能写出中篇和长篇了,但仍然不打算写,他希望能写出更多的精品来。由此我们可以豪迈地预言: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乔典运乡土小说的继承者——杨维永的文学创作现象必将在中国文坛闪亮登场。 (通讯员高立祥 刘中强 杨硕鹏 杨硕正)【原标题:直面作家杨维永】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南阳日报 2012年8月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