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范雎入秦,远交近攻

2013/6/24 15:42:16 点击数: 【字体:


    秦国在其发展的关键时刻采取了两项十分及时的措施,一是实行远交近攻的军事和外交策略;二是把分散的大权重新集中到了秦王的手中。而这一切,都是范雎的智谋。

  范雎到了秦国,秦昭王在宫廷迎接他,对他说:“我早就应该领受您的教导了,只是近来因为义渠的事情十分紧急,我每天都要请示太后,现在,义渠的事情已经结束,我才能亲自向您请教。我深感自己不敏,请以宾主之礼相见。”范雎推辞谦让。这一天秦昭王会见范雎,在场所有人都因为吃惊而变了脸色。

  秦王令左右的人退出,宫中再也没有别人在场。秦昭王跪坐着向范雎请教说:“先生准备用什么来使我有幸得到教诲呢?”范雎只是恭顺地答道:“是,是。”过了一会儿,秦昭王又问范雎,范雎还只是恭顺地答应着:“是,是。”秦昭王问了三次,都是如此。秦昭王长跪在坐席上说:“先生是不是不肯指教我呢?”范雎道歉说:“不敢这样。我听说当初吕尚遇见周文王的时候,吕尚身为渔父,只是在渭水之滨钓鱼而已,像他们这样的人,相互间是很生疏的。文王听了他一席话,就封他为太师,和他一起乘车回去,是吕尚的话深深打动了文王。所以文王果然用吕尚而建功立业,终于取得了天下,自己也当上了帝王。假使文王疏远吕尚而不愿意与之深谈,就说明周朝没有做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无人相助,帝王之业也就无法建立了。现在我只不过是一名寄居秦国的旅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情,而我所想说的又都是军国大事,我虽然很愿献上自己的愚忠,却不知道大王的心思究竟怎样,大王三次问我,我都不对答,就是这个缘故。我并非是恐惧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在大王面前把话说了,明天就被处死,我也无所畏惧。大王如果相信并采纳我的意见,那么死也不会使我害怕,流亡不会使我感到担忧,漆身生疮、披发佯狂也不会使我感到耻辱。像五帝这样圣明的人也要死,三王这样仁爱的人也要死,五霸这样贤能的人也要死,乌获这样有气力也要死,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要死。死,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处于这种必不可免的情况下,可以稍有补益于秦国,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伍子胥藏在布口袋里逃出昭关,夜晚行路,白天隐伏,到了菱水没有吃的,手膝并用在地上爬行,在吴国的街市上讨饭,但最终复兴了吴国,帮助阖闾成就了霸业。如果能让我像伍子胥一样进献计谋,即使对我加以囚禁,终身不再与亲人相见,只要我的计谋得以施行,我担忧什么呢?箕子、接舆漆身生疮、披发佯狂,对于殷朝和楚国无所帮助,我如果能够像箕子、接舆一样,可以对贤明的君主有所补益,这是我的最大的荣幸,我又有什么耻辱呢?我所担心的绝不是我个人的生死,只是怕我死之后,天下人见我为大王尽忠而亡身,因此就闭口停步,不肯再尽忠于大王了。大王您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迷惑,居于深宫之中,为佞臣所包围,终身糊涂愚暗,不能识破奸邪。其结果大则国家危亡,小则自身孤立危险。这才是我所担心的啊!至于我个人,什么困窘出逃,贬窜死亡之类,都不足以使我害怕。如果我死了而秦国得以治理,这是死而胜于生了。”

  秦昭王直身长跪在坐席上说:“先生这话从何说起?秦国偏僻遥远,我又愚昧无能,幸亏先生到这里来,这是上天让我烦劳先生,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我能够受教于先生,这正是上天钟爱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后嗣啊!先生又何至于说这样的话呢?无论何事,上至太后,下至大臣,都希望先生能给我指点,不要有什么疑虑。”范雎听了,向秦昭王再拜称谢,秦昭王向范雎再拜还礼。

  范雎说:“大王的国家,北面有甘泉、谷口,南面环绕着渭水、泾水,右面是陇、蜀,左面是函谷关、武关和崤山;有战车千乘,甲士百万,凭着秦国军士的勇猛、车骑的众多与诸侯作战,就像让天下最快的猎犬去追逐瘸脚的兔子一样,霸主的功业可以成就。如今反而不敢发兵以探听山东诸侯的虚实,这是因为穰侯不能为国尽心地谋划,而大王的考虑也有所失当了。”秦昭王说:“希望听一听秦国的失算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大王发兵,越过韩国、魏国,去攻打强大的齐国,这个考虑是十分不当的。出兵少了,不能损伤齐国;出兵多了,对秦国又造成了损失。我猜想大王是想少出兵,但全由韩、魏两国出兵于情理上又说不过去。现在,秦国发现盟国不怎么可靠,而又要越过这些国家的边境去攻打齐国,这怎么行呢?这在策略上太疏忽了。从前,齐国攻打楚国,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两次辟地千里,结果齐国不曾得到一寸土地,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土地吗?是形势不能允许齐国占有土地啊。诸侯看到齐国军队常年在外,国家十分疲弊,于是联合起来共同进攻齐国。结果,齐王逃走,齐军大败,被天下人耻笑。齐国之所以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它攻打楚国,使韩、魏两国得到便宜。这就实际上是把兵器借给强盗,用粮食来资助小偷啊!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一寸土地,这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土地;得到一尺土地,这一尺土地也就是大王的土地。现在大王舍近而攻远,这不是十分错误吗?再说,从前中山这个国家,方圆五百里,后来被赵国所吞并,利益尽归赵国所有,天下各国都不能把赵国怎样。现在韩国、魏国位居中原,其地理形势是天下的枢纽。大王如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占据中原以掌握天下的枢纽,以此来威胁楚、赵。赵国强大了,楚国就来亲附;楚国强大了,赵国就来亲附。楚、赵都来亲附了,齐国必定感到害怕,齐国害怕就会带着重礼来听命于秦。齐国亲附于秦国之后,韩国和魏国就可以攻灭了。”

  秦昭王问:“我想和魏国结交,但魏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我无法亲近它,请问我如何才能使魏国与秦国结为盟国呢?”范雎说:“用谦卑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去侍奉它;这样如果不行,就割让土地去贿赂它;再不行,就发兵去讨伐它。”

  于是,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邢丘,邢丘攻下后,魏国请求依附秦国。范雎说:“秦国与韩国的地形,像各种颜色混杂在一起,不如将韩国收服。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像树木上的蛀虫,人心腹里的疾病。天下不发生战事便罢,如果天下发生战事,没有哪个国家对秦国的危害比韩国更大的了。”秦昭王说:“我想收服韩国,韩国不服从,我该怎么办?”范雎说:“发兵进攻韩国的荥阳,通往成皋的道路就被阻断了,北面再断绝太行山的隘道,韩国上党地区的军队就不能向南增援。如果能一举攻下荥阳,则韩国就被截为三部分。韩国看到将要灭亡了,还会不服从吗?韩国服从了,秦国的霸业就可成功了。”秦昭王说:“好。”

  范雎说:“我住在东方时,只听说齐国有田单,不听说齐国有国君;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不听说秦国有大王您。只有能掌握整个国家,才能称得上是王;能不受约束地施行生杀予夺的大权,才能称得上是王。现在,太后独断专行,无所顾忌;穰侯擅派使者,也不向大王报告;泾阳君、华阳君处理事情毫无忌讳。国家存在着这样四个权贵,使秦国的大权四分五裂,国家难免陷于破败。国人都处于四个权贵的威权之下,这就是所谓的秦国无王。这样一来,国家的权威怎能不受损害,政令哪能从大王这里发出呢?我听说:‘善于治国的君主,对内加强他的权威,对外注重他的权势。’穰侯的使者操持大王的权势,分割诸侯的土地,擅自发号施令,征伐敌国,没有敢不听从的。战胜敌国,夺取土地所获利益都归于陶邑;秦国困顿,就要受制于诸侯,战事失败,百姓生怨,导致国家受祸。《诗》说:‘果实太多了,树枝就会折断了,树心就要受伤;封邑的城太大了,国家就要受威胁;臣子的地位太高了,国君的地位就要下降。’淖齿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他就抽了齐闵王的筋,把齐闵王吊在屋梁上,让他过了一夜才死;李兑在赵国掌权,他不让赵主父饮食,一百天后,赵主父饿死了。秦国太后和穰侯掌权,高陵君、泾阳君帮着他们,以致外人已经不知道秦国有王了,这就是淖齿、李兑一类的人啊。我今天见大王在朝廷上孤立无助,恐怕后世主宰秦国的就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秦昭王听了之后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就夺取了太后的大权,把穰侯、高陵君、泾阳君驱逐出了国都。秦昭王对范雎说:“过去齐桓公得了管仲,当时称他为‘仲父’。现在我也得到您,也要称您为‘父’了”。

  远交近攻是秦国在军事上所实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策略,自从这一策略实行后,秦国一改困窘的局面,迅速在军事上打破了僵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范雎所提出的这一著名的策略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也是一项了不起的贡献。【原标题:范雎入秦,远交近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2-06-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