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汇通天文水利

2013/6/17 16:01:21 点击数: 【字体:


    沿着北二环路行驶,总能在新街口附近望见一个小小的碑亭,多年以来,始终未曾走近,也从未了解过其中的故事和历史。查了资料,才知这里便是北京老人口中的汇通祠。当然,老人们习惯叫它法华寺。走进汇通祠的大门,拾级而上,转到山丘的另一面,才发现面对的竟然是北京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海。汇通祠就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的小山上。

  元人称什刹海为海子,原本是很宽阔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前海﹑后海﹑西海以及太平湖四处水面,水面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四时风光绮丽,历来是燕京胜景之一。积水潭西北的小山上,原是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法华寺。这里是高粱河入城的总水关,这座庙宇便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也叫做镇水观音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以后改名汇通祠,并立御制诗碑。汇是融汇的汇,通是畅通的通,寄托了北京人的期望。高粱河水来势湍急,水关分流处原来设置有分水石兽,水从石兽颌下分为东西两路,水声宏大,其势如潮。1976年修建地铁时,汇通祠被拆除。1986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决定复建汇通祠,辟为郭守敬纪念馆,纪念郭守敬的历史功绩。198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西城区政府对郭守敬纪念馆进行修缮,主题定位为——“纪念科学巨星,弘扬民族创新”,于2008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漫步于水畔山丘,我陷入深思:为何将郭守敬纪念馆建于汇通祠旧址之上,郭守敬对世人的功绩到底是什么?问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汇通祠所处的积水潭曾经是元代北京水系的漕运总码头。元代为了加强大都的漕运而修建的人工河——通惠河,在流入城市以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这个湖泊就是积水潭。郭守敬在当时不仅仅是天文学家、数学家,更是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晚年的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工程。当年,汇通祠就是他设计北京水利系统的办公地点。然而,如今的汇通祠已不仅仅是“水利部办公楼”,郭守敬一生所致力的水利、天文、数学方面的贡献,都被展示于此地。

  ■镇馆之宝:乾隆御碑

  踱进汇通祠入口处的牌坊,顺山拾级而上即能看到御碑亭。亭内是乾隆的御制诗碑。这座诗碑是清乾隆26年(1761年)重修汇通祠时所立。碑阳为乾隆御制的《汇通祠诗》:潴蓄长流济大通,澄潭积水映遥空。为关溯涧应垂制,因葺崇祠喜毕工。海寺月桥率难考,灯船歌馆漫教同。纪吟权当留碑记,殷鉴恒深惕若衷。碑阴为乾隆御制《积水潭即景三绝句》:

  积水苍池蓄众流,

  节宣形胜巩皇州。

  疏淤导顺植桃柳,

  三里长溪可进舟。

  一座湖亭倚大堤,

  两边水自别高低。

  片时济胜浮烟舫,

  春树人家望转迷。

  烟中遥见庙垣红,

  瞬息灵祠抵汇通。

  雨意溟濛犹未止,

  出郊即看麦苗芃。

  碑身西侧有乾隆五十一年(1784年)御制诗《瞻礼一律》:“辛巳疏通潭积水,逮今廿五阅流年。不无淤壅应濬沼,有籍蓄潴利运川。广陌纡临视工毕,灵祠礼谒意祈雯。行云施雨青神惠,愿溥甘膏渥大田。”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

  乾隆本人很欣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做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块御碑之所以特别珍贵,是因为北京城已发现的乾隆御碑只有三块。

  ■青花瓷:郭守敬生平弧形展墙

  步入第一展厅,迎面便是弧形的郭守敬生平展墙,仔细观察才发现,竟然是青花瓷制作的。淡蓝色的灯光映衬着青花瓷细腻光润的表面,参观者漫步其间,恍如隔世。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是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像元青花可以代表元代工艺水平一样,郭守敬是元代科学的代表人物。因此,郭守敬纪念馆特意请江西景德镇,为纪念馆制作了这面弧形的郭守敬生平介绍墙。此墙制作精良,将郭守敬治理水系、编制《授时历》、创制天文仪器等重要生平悉收于此。

  ■大明殿灯漏:郭守敬创制水动力自鸣钟,比西方早400多年

  流连在第四展厅里,在一排色泽喑哑、造型迥异的仪器之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大明殿灯漏——它色泽艳丽,造型精巧得出人意料。我不禁赞叹起郭守敬,他不光有着博学的知识,还拥有如此的艺术天分,这在历朝历代的科学家中,实属少见。

  大明殿灯漏是郭守敬创制的以漏壶流水为动力的大型水利自鸣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水利自鸣钟,它比西洋钟的出现早了400多年。灯漏分为附件和主体两部分,上部是附件,弓形的曲梁上有三颗云珠,中间是地球、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曲梁的两边装有龙首,龙首可以使转木保持平稳 。中梁上有两条腾龙和一颗云珠,龙珠的俯仰起卧可以调节漏壶流水速度的快慢,以适应四季昼夜交替的变化。

  下部是灯漏的主体,一共分为四层,人们从四个方位可以同时观看。第一层是环布二十八星宿图案,每天转动一周,分别代表日、月、星、辰;第二层是报时机构,分别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和北玄武置于四门之上,它会一刻跳跃,并伴有铙声助威;第三层是显示时间的机构,我们可以看到每门会站有12个小木人,手抱时刻牌,轮流在四门出来报时,下方站有一个小木人,手指摆刻盘,这二者配合可以显示出几时几刻,也就相当于现在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第四层是音响装置,每门或蹲或站有一个小木人,它会一刻撞钟,二刻击鼓,三刻摇铃,四刻敲锣,准时报点。人们听到不同的音乐声响就可以知道几时几刻了。

  ■汇通祠水关镇水神兽: 老北京的“镇水三宝”之一

  汇通祠水关处有一镇水石螭,趴在水岸旁浅浅的水面上,造型似鱼又似鳄,其实是传说中的龙子。

  石螭又称“镇水神兽”,民间传说为龙子的化身,它与德胜桥镶嵌的镇水神牛以及崇文区镇海寺的“镇海铁龟”号称老北京的“镇水三宝”。《日下旧闻考》记有“ 旧在德胜门西里许,水自西山经高粱桥来,穴城趾而入,有关为之限焉。下置石螭,迎水倒喷,旁分左右,既噏复吐,声淙淙然自螭口中出”。

  如今的镇水神兽已不是早年的原物,真物去向说法不一:

  一说法是,上世纪60年代“文革”时,积水潭的鸡狮石雕,被人从山上滚到山下,用铁锤砸碎,后又将积水潭进水口对面镇水神兽用铁锤砸碎,将碎石抛于河道中。另一说是,上世纪70年代因地铁工程,积水潭站设于土山下,将土山铲掉建站时,被人移走了,但去向不明。

  徜徉在郭守敬纪念馆的水边,望着静伏于岸边的石螭,虽然在探究其去向的过程里好奇心得到无比满足,追根溯源的乐趣也不言而喻,但是这么有特点的文物失踪,也确实让人心痛,何况这样的情况在文玩界时有耳闻,不得不引人深思。

  ■高表和窥几:观测日影、月亮、行星和恒星的仪器

  我以前参观过位于建国门的北京古观象台,在专家带领下见过一些设计巧妙,造型精美的天文仪器。但是在郭守敬纪念馆里,第一次见到需要配合使用的古代天文仪器,也见识了郭守敬独特的设计天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具有“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传统立表测影技术的改进,是郭守敬的诸多成就之一。用圭表测影,表高八尺。夏至日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正午日影长一尺五寸是西周以来的古制,至元代历时已两千多年,几乎无人敢轻易作变更。为了提高测量日影的精确度,郭守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古人测影的告城镇建立了一座测影台,立高表40尺,是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所测日影长度的相对误差便可以减少到1/5。为了取影方便,又在表的顶部架了一根横粱。按常理加长表高就能使日影变化更显著。

  郭守敬为了使高表除观测日影外,再对月亮、行星和恒星进行测量,在大型圭表上又设计了“窥几”,这种附属仪器,好像是面上开有长缝的长方桌,长六尺,宽二尺放在窥面上,长缝长四尺,宽二寸。使用时,把窥几的前后端放在石圭的整尺寸线上,则与窥几本身所刻尺寸相对应,只不过抬高了四尺高度,相当于一座三丈六尺高表的测影值。窥几面刻度不注明具体数字,读数以相对应的石圭尺寸为准,在圭面上移动“窥几”,人在下面观测,即可达到目的。

  据馆员介绍,虽然展厅展示时,高表和窥几是分开展示,但在使用时上下叠放。这两件仪器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使用方法上都很有特点。

  ■简仪和正方案:郭守敬创制的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简仪是郭守敬创制的天文仪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体现了郭守敬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态度。尤其是在他的地位和声名已经十分显赫时,却仍能身居高位,而在科学上不断探索,实属难得。

  简仪是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它包括相互独立的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以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 365.25 日分度。简仪的赤道装置用于测量天体的去极度和入宿度(赤道坐标),与现代望远镜中广泛应用的天图式赤道装置的基本结构相同。它由北高南低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极轴,围绕极轴旋转的是四游双环,四游环上的窥管两端安有十字丝,这是后世望远镜中十字丝的鼻祖。极轴南端重叠放置固定的百刻环和游旋的赤道环。为了减少百刻环与赤道环之间的摩擦,郭守敬在两环之间安装了四个小圆柱体,这种结构与近代“滚珠轴承”减少摩擦阻力的原理相同。

  简仪的地平装置称为立运仪,它与近代的地平经纬仪基本相似。它包括一个固定的阴纬环和一个直立的、可以绕铅垂线旋转的立运环,并有窥管和界衡各一个。这个装置可以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简仪的底座架中装有正方案,用来校正仪器的南北方向。在明制简仪中,正方案改为日晷。博物馆为了便于观众了解构造和原理,在室内展厅还单独摆放了正方案的小模型。

  ■元大都水系闸坝模型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明、清两代,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

  一是开凿济州河和会通河。从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东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间、临清和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来根本没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贯通的关键就是在这两个区间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元朝分两期修建,先开济州河,再开会通河。

  济州河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面的鲁桥镇,北到须城(在今东平县)的安山,长150里。人们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汶水和泗水为水源,修建闸坝,开凿渠道,以通漕运。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250里。它同济州河一样,在河上也建立了许多闸坝。这两段运河凿成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通州。

  二是开凿坝河和通惠河。由于旧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与通州之间修建一条运输能力较大的运河,以便把由海运、河运集中到通州的粮食,转运到大都。于是相继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首先兴建的坝河,西起大都光熙门(今北京东直门北面,当年这里是主要粮仓所在地),向东到通州城北,接温榆河。这条水道长约20多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差距20米左右。为了便于保存河水,利于粮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闸坝,因而这条运河被称为坝河。后来因坝河水源不足,水道不畅,元朝又开凿了通惠河。负责水利的工程技术专家郭守敬,先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并引水到积水潭集蓄起来,然后从积水潭向东开凿通航河段,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这条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后,积水潭成了繁华的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常。

  在这两大改造中,开坝河、修闸坝都是重要举措。如今的郭守敬纪念馆里就陈列着微缩的闸坝模型,木石为原材料,小巧精致,闸坝原理可略见一斑。【原标题: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汇通天文水利】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9-12-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