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东汉直臣范滂

2013/6/17 15:15:00 点击数: 【字体:


    范滂(137~169),字孟博,东汉汝南征羌(今河南确山县)人。其父范显,是有名的孝子,官至龙舒侯相。范滂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清节”为郡人称道,遂举孝廉、“光禄四行”(敦厚、质朴、逊让、节俭),踏上了为官之路。

    有一年,冀州闹饥荒,盗贼四起,流民塞路,可当地的官吏却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继续巧取豪夺。朝廷委派范滂去查处贪官的犯罪事实。当时,范滂登车揽辔,“概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冀州边境,当地的官吏自知贪赃枉法,罪责难逃,纷纷望风弃官逃跑。两年后,范滂因政绩卓著,被任命为光禄勋主事。而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后来官至太尉的同乡陈蕃。但因二人性格不和,加上陈蕃不善与人交往,二人便有间隙,以致范滂所奏公文,都被陈蕃撂置不处。范滂因此十分恼怒,决定弃官而去。此事被东汉另一位名士郭宗林知道,劝说陈蕃:先生这样对待范滂,让其弃官,实在是成就他的名望,而先生您反而会遭受天下人的非议。陈蕃听后,顿然醒悟,从此不再为难这个同乡。

    不久,范滂成为当朝太尉黄琼的属下。黄琼让他专门监督官吏的行为。范滂不计个人得失,竟然一连弹劾刺史以及豪权高官二十余人。朝中有位尚书责备范滂所弹劾人员太多,怀疑他有私怨。范滂听说后,说,我之所以这么做,决非为了私情,而是看情况太严重,现在只是先举所急,还有待充实材料。如果我言之不实,愿受处治。说得尚书无言以对。

    郡太守宗资曾闻范滂之名,任其为功曹,委以政事。范滂果然不负其望,严惩疾恶,凡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庭斥逐,不与其一起共事,同时又推荐一批有识之士入府为官。范滂有一个外甥西平人李颂,是公族子孙,但他人品不正,被当地人所不齿。但不知怎么,李颂竟巴结上了中常侍唐衡,唐便让宗资给李颂寻了一个官当。范滂知道此事后,就是不让李来上任,弄得宗资十分恼火,之后将怒火发泄到范滂的部下书佐朱零身上。朱零昂着头,说,范先生清廉,嫉恶如仇,他这样做没什么错。今日,我宁可被您打死,也不会违反范先生的命令。宗资无奈,只好作罢。

    “党锢之祸”起源于东汉朝廷内党人和宦官的权力之争。汉桓帝时,以李膺、杜密、范滂为首的党人与把持朝权的宦官进行了一次你死我活地争斗。由于争斗失败,李膺、杜密等人皆下了监狱。此时的范滂正在太守宗资处任职。他一听到朝廷逮捕党人,便毫不犹豫地挺着腰板,自动跑进了监狱。
几个月之后,由于朝中正直的大臣尤其是太尉陈蕃的营救,党人被汉桓帝下诏释放,但条件是这些人一律放回原籍,永不能为官。这些党人包括范滂都被放回原籍。

    后来,14岁的汉灵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党人的。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两人一商量,就由窦武向窦太后提出,要求消灭宦官。可是窦太后跟汉桓帝一样相信宦官,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这一来,倒是打草惊了蛇。宦官曹节、王甫来个先下手为强,大诛党人,李膺、杜密先后被害。

    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捉拿范滂。到了征羌的驿舍里,他关上门,抱着诏书伏在床上直哭。驿舍里的人听到哭声,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消息传到范滂那里,范滂说:“我知道督邮一定是为了不愿意抓我才哭的。”他就亲自跑到县里去投案。

    范母带着孙儿随着公差到监狱来探望范滂。范滂安慰母亲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您不要过分伤心。”范母说:“你能和李、杜(指当时的名士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也用不着难过。”最后,范滂请他们都回去,自己从容地跟着督邮一起赴京师。不久,死在监狱,年仅32周岁。

    范滂死后,葬在故土征羌古国。为纪念这位直臣、孝子,后人在他的墓旁建起羌城寺,每年春秋祭拜、凭吊之。1983年,范滂墓被列为确山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标题:东汉直臣范滂】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2009年02月2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