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被误解千载的叶公

2012/5/9 14:29:59 点击数: 【字体:

 
    “叶公好龙”家喻户晓,这是汉代文人刘向编的民间故事。其实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不必去考究。但是叶公确有其人,正史有载。叶公,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楚昭王十八年,沈尹戌与吴国军队打仗时战死,楚昭王封其子沈诸梁为叶邑尹,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沈诸梁称为叶公。
  
    叶公治叶时,甚得民心,注重兴修农田水利,他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两陂,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据说今遗址尚存,名曰水城,可以进行一次考古调查,如确有当时遗迹存在,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更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叶公是一位具有高风亮节的政治家。《史记•楚世家》有一段叶公救楚的故事:“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欲报仇。六年,白公请兵令尹子西伐郑。初,白公父建亡在郑,郑杀之,白公亡走吴,子西复召之,故以此怨郑,欲伐之。子西许而未为发兵。八年,晋伐郑,郑告急楚,楚使子西救郑,受赂而去。白公胜怒,乃遂与勇力死士石乞等袭杀令尹子西、子期于朝,因劫惠王,置之高府(楚之别府),欲弑之。惠王从者屈固负王亡走昭王夫人宫(惠王之母宫)。白公自立为王。月余,会叶公来救楚,楚惠王之徒与共攻白公,杀之。惠王乃复位。”这段话主要是说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惠王逃匿,白公自立为王,之后,叶公率兵联合其他势力,杀死白公,惠王复位。其实子西欲召白公胜归楚时,叶公就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如《左传• 哀公十六年》说:白公胜在吴,“子西欲召之。叶公曰:吾闻胜也,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舍诸边境,使卫藩也。叶公曰: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吾闻胜也,好复言,而救死士,殆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民,非勇也。子必悔之。”子西不从,“召之,使处吴竟,为白公。”(白,楚邑,汝阳褒信县)《国语•楚语下》有叶公与子西争辩的更为详细的记载。如说:“子西使人召王孙胜,沈诸梁闻之,见子西曰:闻子召王孙胜,信乎?曰:然。子高曰:将焉用之?曰:吾闻胜直而刚,欲置之境。子高曰:不可。其为人也,展(诚也)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中也),周(审也)而不淑(善也)。复言而不谋身,展也;爱而不谋长,不仁也;以谋盖人,诈也;强忍犯义,毅也;直而不顾,不衷也;周言弃德,不淑也。是六德者,皆有其华而不实者也,将焉用之?”“则其爱也,足以得人;其展也,足以复之;其诈也,足以谋之;其直也,足以帅之;其周也,足以盖之;其不 也,足以行之,而加之以不仁,奉之以不义,蔑不克矣。夫造胜之怨者,皆不在矣。”叶公把白公胜的人为,分析得非常透彻,对他灵魂的剖析,可以说入木三分,认为白公胜是一个非常狡诈危险的人物,不能召回重用。如把白公胜召回楚国,“而无宠,速其怒也”,他就会立即愤怒不满;“若其宠之,毅贪无厌”,意思是如果他得到重用,就会贪得无厌,很难满足他的要求。“不仁以长之,思旧怨以修其心。苟国有隙,必不居矣。非子职之,其谁乎!”这是说白公胜如果长期利用其不仁的行为,把复仇的打算埋藏在心里,一遇到机会,他就会危害国家,这个责任只有你来承担。“彼思旧怨而欲大宠”,说明他的目的是想夺取令尹和司马的职位, “若果用之,害可待也”。假若用他,就等于灾祸来临了。“余爱子与司马,故不敢不言。”叶公苦口婆心,讲了这么多道理,结果子西还是坚持要召回白公胜,并且说:我对他诲之以德,他就会把怨气忘了,只要我善待他,他就不会闹事。叶公不赞成子西的看法,又讲了许多道理,并且指出:人们都说白公胜是“狼子野心,怨贼之人也,其有何善乎!”你若不相信,“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这真是一针见血的忠言,但是子西始终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虽然没有责怪叶公,可是也没有听从良言相劝,最后还是把白公胜召回楚国并加以重用。叶公无奈,以有病的名义闲居于蔡。这时的蔡已亡于楚,叶公治叶并兼治蔡,也等于回到自己的封地。
  
    白公胜得势后,请伐郑。子西推托说:楚国正新复政令,不宜征伐。隔了一段时间,白公胜又提出伐郑,拟报杀父之仇。子西答应了但尚未出兵,正在这时,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云:“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仇不远矣,胜自厉剑。”子西的儿子平,见到白公胜问其情由,白公胜直言不讳地说:“将以杀尔父。”平将此事告知子西,子西没有引起重视,并说:“胜如卵,余翼而长之。”白公胜知道后更加速了反叛活动,于当年的七月,“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注说:子西将死惭愧未听叶公之言。白公胜拟以平王之子子闾为王,子闾拒绝,亦被杀。欲杀惠王,惠王从者屈固负王藏匿昭王夫人宫。白公胜自立为王。叶在蔡得知后,“方城之外,皆曰:可以入矣。子高曰:吾闻之,以险徼幸者,其求无厌,偏重必离。闻其杀齐管修也,而后入。” 叶公率众救楚,入城时接受群众意见,几易其服。遇箴尹固,帅其属欲归白公,叶公劝告他说,子西、子期是对楚国有大功的人,不能“离德从贼”,箴尹固乃从叶公。《淮南子•道应训》说:白公胜得势后,“不能以府库分人。七日,石乞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听也。”但是叶公入城后,“乃发大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得到群众的拥护。于是叶公与国人联合起来以攻白公胜。白公胜兵败逃奔山野自缢身亡。叶公平乱之后,扶惠王复归王位。这时叶公担任了令尹并兼司马,楚国便安定下来,一切恢复正常。叶公此举实属大仁大义,顾全大局,而且对子西的认识也能够一分为二,如《国语•楚语下》说:“吾怨其弃吾言,而德其治楚国,楚国之能平均,以复先王之业者,夫子也,小怨置大德,吾不义也,将入杀之。”这里意思是,子西不听我的劝告遭此国乱,我怨恨他,但是考虑到子西毕竟是治理楚国的名相,能复先王之业,把楚国治理得很好,我不能以怨而忘大德,于是决定救楚平乱。这的确反映了叶公的政治家风度。叶公平乱后,把子西、子期及族人均进行安葬。当楚国稳定之后,《左传•哀公十六年》说:“乃使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而老于叶。”宁,子西之子子国;宽,子期之子。叶公平乱后身兼二职,军政大权在握,可是他并未迷恋权势,从楚国长治久安着想,竟把令尹、司马之职让给别人,而自己回叶邑养老。这一让贤的政治家风度是难能可贵的。
  
    自叶公之后,其族人及后裔即以叶为姓,代代相传。叶公后人,历朝各代人材辈出,不仅为叶姓争得了光彩,而且对中华民族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叶姓的祖茔在叶县,这是历史的真实,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原标题:被误解千载的叶公】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旅游政务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