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在禹州却享有“活字典”的美誉,无论是陶瓷的历史渊源,还是大禹的神话传说,甚至是哪个村有什么规格的文化遗存,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身份极其繁复,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河南省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钱币学会会员等一个个头衔,述说着他在发掘、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中的辛劳和成就。
他,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神话传说”传承人教之忠,一个备受当地人尊敬的民间文化守望者。
(一)
今年已82岁的教之忠,是禹州市文管所前所长、禹州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他的身份,更多公众熟知的是后者。长达数十年对民间文化的研究、发掘,不仅让他对禹州的夏禹文化、中药材文化、陶瓷文化有着极深的理解,而且在一次次对外交流中,他渐渐成为大家熟知的文化专家。
7月19日,记者来到教之忠的家进行采访。屋里很整洁,客厅里挂着一幅毛主席的画像。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他精神抖擞,满脸红光。提起禹州的民间文化,老人如数家珍,过去的一切似乎都保存在他的记忆中,随时可以取出来。他说:“这就跟脑袋里放电影一样,记得很清楚。”
1930年,教之忠出生于禹州市无梁镇井王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四人。年少时,教之忠便在学习上展露出自己的天分,不仅记忆力好,而且理解很快,是村里私塾老师口中的好苗子。由于父母都不识字,所以他在兄弟几人中更是被寄予厚望。至今教之忠还记着这样一个场景:旧时私塾管理比较严格,经常有学生受不了老师的严苛而退学。而父亲怕他在私塾里不好好学习,便拿着家里的一包纸烟去“行贿”老师,告诉老师如果他不听话就狠狠打。
“虽然家里很贫困,那个年代也很动荡,但是我没有吃太多的苦。”教之忠告诉记者,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父母从来不让他去地里干活儿,从私塾回到家就是温习功课。每每父亲干活儿回来,不管多晚总是会让他讲讲课本上的内容。遇到心情烦躁的时候,教之忠也会胡乱说一通去蒙骗父亲。“他也不识字,就是想看看我学得咋样,讲对讲错他都不知道。”82岁的老人,说到这里时不好意思地笑了。
也正是由于父亲对他的严格督促,10岁时教之忠不仅能够背诵四书五经,而且能够用古文写作,有着良好的古文功底。1942年,在当时的天灾及战乱影响下,教之忠一家逃荒到陕西省渭南市。“虽然逃荒在外,但是父亲还是坚持送我上学,让我在当地读完了初中和高中。”教之忠告诉记者,相较于同龄人来说,他不仅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父亲对知识的渴望更是激励着他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二)
大禹与禹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禹州则在数千年来流传着众多关于大禹的神话传说,保存着众多有关大禹的遗迹、遗址。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遗迹,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禹州人的生活。
“我听着大禹神话故事长大的,但真正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我快50岁的时候。”教之忠告诉记者,1948年,他高中毕业后随家人回到了已经解放的许昌,先后当过教师和扫盲干部。而他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却是在一个颇具纪念意义的年份——1978年。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雄伟步伐,而有着悠久历史的禹州,更是积极探索对外交流的新路径。禹州到底有哪些文化资源?带着摸清家底的重任,教之忠开始负责禹州市文管所的日常工作。
“我也不是学考古出身的,就是有点儿古文底子,能看懂古诗文,干起工作来还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所以我的方法一是实地查看,二是积极学习。” 教之忠说,为了研究夏禹文化在禹州的影响,他骑着自行车,带着一把铲子,花了一年的时间走遍了禹州境内的颍河两岸,通过实地查看夏代遗址、走访村民,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千百年来华夏大地流传最广的故事,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事实?教之忠表示,记载大禹治水事迹的古籍最早可见《尚书》、《诗经》,说明大禹治水确有其事。同时,考古发掘显示,禹州作为禹都也是有根据的,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所使用的重要资料就是禹州瓦店遗址的资料。但是,流传在民间的大禹神话传说,很多都是民间的演义。“比如禹王锁蛟的传说,在现实中就没有蛟这种动物,但通过传说能体现出人们对大禹的尊敬,并由此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那就是学习大禹为民造福的精神。这永远值得弘扬。”教之忠说。
也正是从事禹州文物管理工作的这段时间,教之忠在对禹州民间文化的研究中,通过刻苦学习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教之忠到底读了多少书,这个问题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但是在他的书房中,他那一柜子笔记本,不能不让人敬佩他不遗余力保护地方民间文化遗产的毅力和决心。在禹州,无论是禹州药交会,还是“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的申报,老人都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参与其中,因此在当地备受人们尊敬。
(三)
有史以来,中华大地的民间文化就是凭着千千万万的传承人得以传衍,他们是无数雨丝般的线索,闪闪烁烁,延绵不断。
1999年,教之忠退休,但他一直牵挂着自己热爱的文化工作。翻开老人的笔记本,不时可以看见老人为民间文化的研究及保护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教之忠告诉记者,退休后赋闲在家,这期间既有很多专家学者专程来与自己进行讨论交流,也有熟悉的村民找他帮忙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把这些都写进了日记。“每天写日记是一种习惯,就是想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也算是自己生命的见证。”教之忠说。
由于岁数大了,目前教之忠已经很少参与公开的活动,在家中正忙着帮当地做地方史志的点校工作。记者翻开《明·钧州志》看到,教之忠不仅很熟练地给古文断句,而且对于有典故的词语都详细地进行了注释。“老了,还能发挥自己的余热,这也是一种幸福。”教之忠笑着说。
在做学问之中收获快乐和幸福,对教之忠来说,无疑是一件欣慰和自豪的事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义、仁、爱一直是教之忠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但是对于当前的社会现状,老人也有着一种深深的无奈。“现在社会上不都流传有这样的段子,说是良心多少钱一斤?这种现象的发生,的确令人担忧。”教之忠表示,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他感觉这是一件喜事。“国家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名文化战线上的老兵,我更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积极挖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教之忠表示。【原标题:教之忠:民间文化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