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姓源於南阳而播迁天下。
周平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38年)后,周王室衰落,诸侯国之间相互 病,南方楚国日益强大,征服了汉水以南许多小国。是年,楚人侵申(今河南南阳)。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攻申。楚灭申后(文王灭申亦文王时事,确年无考),宛城成为楚国的北方重镇。楚灵王时(公元前517年~前545年),楚欲与北方诸侯争霸中原,制定了壹个“内迁申人”的计划,即把部分南阳人(实际是旧申之贵族)迁往荆沙地区(今湖北江汉平原壹带)。至楚平王时(公元前528年为平王元年),该计划才告实施,在“申人迁出”之后,又实施了壹个“楚人迁入”的计划,即将荆沙楚人迁入南阳。楚是南方诸侯,属蛮族;申是北方诸侯,属东夷族。这是南阳地区第壹次人口大迁徒。
秦统壹中国后,大部分申姓旧族已东迁江淮之间。吾族人称“固始是第二故乡”,河南固始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农业开发较早,水利灌溉条件优越,有“百裏不求天灌溉”之称,素称鱼米之乡,是百姓和士族乐於居住之地。况固始地当南北要冲,是中原人口南迁的重要地带。西晋永嘉之乱,匈奴、鲜卑各族分居中原,征战不已,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加速了江淮和固始申人再徒江南,隅居苏杭。
秦汉之际,中原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在东汉以降,山河破碎,中原人口涌入南方,至隋时以移向江南。继之唐代,“赋出唐代,而江南居十九”。隋大业初(公元605年),炀帝为加强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命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每月丁役二百万人。又造顕仁宫,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奇才异石运抵洛阳从江南到中原,千裏迢迢,运载巨大,太湖石的丁役、络绎不绝,车载筑成的死丁“相忘於道”。东都洛阳建成后,炀帝曾迁徒天下富商大贾万户来此落户,经营苏杭地区的商贾大家,发河南、淮北民百余万,开通济渠(河淮间运河)。从长安到江都(今江苏扬州)筑离宫40余座。运河两岸丁男役女相望,“死尸满野”。长城脚下,百万役夫十天之中死亡过半。隋炀帝又发动“扫地为兵”的对外战争,争天下之兵,三次进攻高丽(今朝鲜),命天下兵到涿郡(今北京西南)集结,命江淮以南民船运粮赴涿郡。113万军队,200多万运粮民夫,千裏直驱,结果大败而归。计有30.5万人渡过鸭绿江,生还者仅有2700人。士兵沿途逃亡无法禁止。至隋末,农业生产大受破坏,耕稼失时,土地荒芜。“黄河之北则千裏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形成“天下死於役,而家伤於财”的局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申氏家族谱有“凿加粮帆,南众北迁”的记载。至宋金元,申姓人口已散居秦晋和中原大地,有的远播闽台、巴蜀、朝鲜等地区。
元末明初,灾荒连年,战乱频繁,田园荒芜,中原地区“多无人之地”,人口鲜少,而陜西山西两省却风调雨顺。明太祖朱元璋即皇帝位,曾告喻天下地方官:“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如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对农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明洪武、永乐年间曾七次移山陜有丁无田和丁多天少的农民,迁往河南、山东等地。“许民尽力开荒为永业”。时允许内乡、西峡地区“30年不起科”。各省亦把地少人多的无地农民移至“人稀地旷之处”。“太祖时徒民最多,期间有以罪徒者”。至永乐年间,明廷继续组织山陜向南阳地区迁移人口。明宣德中期,山西、陜西大灾,饥民纷纷流入南阳地区,内乡、西峡、浙川三地首当其冲。他们有的以经商为业,有的以手艺谋生,有的四处流浪。有志书载:“土民多质,迁民多艺”,“秦晋之氓 ,聚居贸易”,宛属各县的山陜馆、山陜庙,即是这段历史的有力佐证。浙川厅桥沟申姓世系表称:“始祖於大明时,自山西洪洞县会乡村迁放於内乡”(申天禄碑记)。散居中原的申姓,人口集中居住地多以“申楼”命名。旧谱“河南查源有登封、伊川、许昌、平顶山、邓州穰东、内乡、西峡零星分散”。亦有 “盆申”、“打锅申”、“四片申”的说法。康熙十年(1671年),内邑申姓已展到800多户、5000余人。自内乡申姓二世始,申姓人口曾两度西迁西峡,分布於西峡口,八叠、奎文、简村、木寨、前营及浙川县桥沟等地。少数因避难邓原因,迁居本县的二郎坪、太平镇和栾川、商南等地。【原标题:【寻根探源】申氏播迁——申姓源於南阳而播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