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达
修武徐姓有3328人,居全县姓氏第二十四位,为较大姓氏之一,其中,又以五里源乡烈杠营村徐氏为望族,人才辈出,较为知名的有民国时期修武县县长徐景山、河南农学院教授徐文波等。2001年,烈杠营徐氏创修家谱。在编纂过程中,根据其族人代代相传,经过多方考证,推断出他们确系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人。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顺帝出身农家,少时与朱元璋为友。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他随朱元璋起兵反元,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15年,徐达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取太平(今安徽当涂),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军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战果显著,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后围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俘张士诚及其将亡25万,灭亡东吴政权,还师后封信国公。同年10月,徐达以征虏大将军率军25万北伐元军,先取山东,旋挥师河南,乘胜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迫元顺帝北走,元朝覆灭。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为防备退居漠北的元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注重战守,大力兴修长城。徐达奉命主持重建居庸关,规制关城城周6.54米,高14米,以防蒙古骑兵突袭。3年后,徐达率军出潼关,趋定西(今属甘肃)进剿元将扩廓帖木儿,经一个月激战,大败元军,论功升中书右丞相参理国事,改封魏国公。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朱元璋曾为其撰联云:“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也正因为功高震主,朱元璋深怕他今后会威胁自己及其子孙的江山社稷,逐渐产生了寻机杀害徐达的念头。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徐达背上生了个大疮,这个病不能吃发的食品。朱元璋闻讯,借关心徐达病情为由,派人给徐达送了只烧鹅。面对这只烧鹅,徐达先是吃惊,继而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前思后想,为了保全家眷,只好在涕泪交流之下,把朱元璋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之后全身溃烂而死。
徐达死后,朱元璋果然没有再加害他的全家,并追赠徐达为中山王。但徐家对徐达的死因心知肚明,朱元璋的阴狠险恶令他们十分恐惧,于是就有一支徐达的子孙为避祸而隐姓埋名来到修武烈杠营村。今烈杠营徐氏祖坟有一座墓碑,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所立,上书“曾祖耶耶四公之墓”,没有通常墓碑上的名讳,且按世系推算,这位“曾祖”四公的年龄与徐达之孙相近,与徐达受害后子孙四处流散之史吻合。此外,烈杠营徐氏在明清时期曾是当地的显赫大族,广有田地,家蓄武丁,世代好武,这又与徐达的武将家世相照。由此推断,烈杠营徐氏应为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人。据烈杠营《徐氏家谱》记载,其自明至今已历12世。【原标题: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