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地方掀起了一股争夺名人故居地、祖籍地的“浪潮”,如今,“姓氏”也被作为一种“资源”而竞相争夺。例如,目前,河北清河、河南濮阳和山西太原都在宣称自己是“张氏”发源地。张氏是中华四大族姓(张、王、李、赵)之一。据统计,张氏族姓居住在全世界各地的总人口约有1亿人。专家指出,这三座城市争夺“张氏文化牌”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利益之争,大家都瞄准了这“1亿人”。
“清明节快到了,今年肯定又会来一批张氏寻根祭祖团。”日前,记者在河北清河县采访时,当地一位官员介绍说:“因为我们清河县是张姓发源地。每年都会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张氏后裔来清河祭祖。”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我国还有山西太原、河南濮阳也都在宣称自己是张氏起源地。
如今,“张氏”作为中华泱泱大姓,却成了我国三座城市竞相争夺的文化牌,这三座城市都无一例外地对外界宣称自己是“张姓的发源地”,而且今年以来,争夺态势越来越激烈。究竟哪个地方是张姓的发源地?姓氏发源地需不需要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来认定?三座城市缘何竞相争夺“张氏”?其背后到底蕴藏着其他什么目的?为了解事态进展和事实真相,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
“张氏”争夺战愈演愈烈
“清河——中国张姓起源地。”清河县委宣传部赵贵生部长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这样的字样。记者在该县一份对外宣传册上看到了这样的开篇语:“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中国张姓在这里起源……”据介绍,近年来,为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清河县打出了两张文化牌:“武松”和“张氏”。这两张牌既增强了全县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提高了清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近几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少海外张氏公会以及湖南等省市的张氏宗亲组团到清河寻根祭祖。”清河县委宣传部许金亭副部长对记者说。据了解,第一次来清河寻根问祖的,是我国香港龙岗“刘关张宗亲会”,于1996年10月组团40余人;第二次是1997年9月,马来西亚“清河堂”张氏公会40余人。之后,中央电视台“中华姓氏寻根摄制组”到清河拍摄专题节目,国内外的张氏后裔纷纷来清河寻根问祖……在海内外张氏寻根热的促使下,清河县于1998年8月成立了“清河张氏研究会”,并着手出版不定期会刊《清河张氏研究》,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清河县一位官员指出,“如果将来要搞寻根祭祖活动,最好是等条件成熟了再搞,条件不成熟,搞的规模太小不好。先把主题公园建好,资料整理好,积极创造条件。要把张氏文章做大。”
清河县张氏研究会副会长赵杰对记者说,为方便寻根问祖的张姓后人拜祭祖先,清河县目前已经着手筹建清河张氏祠堂,除主建筑张氏祠堂外,还包括张氏碑林和家谱陈设。“我们刚刚进行了第二轮方案的讨论,但是,具体如何建还没有最后定论。关于清河张氏祠堂,河北当地一家大报近期还准备拿出专版来进行报道。”
“不过,现在全国还有其他两个地方也在争张氏发源地。”清河县一位官员坦言。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河北清河,还有山西太原和河南濮阳都在宣称自己是张氏起源地。
问及与“张氏起源地”有关的话题,太原市委宣传部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人士讳莫如深。而河南濮阳方面是应对自如,并给记者传真了关于“张姓祖根在濮阳”的详尽资料。
事实上,在这场“张氏”争夺战中,河南濮阳的力度最大。濮阳张姓研究会一位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世界张氏恳亲大会将于2005年4月在河南濮阳举行。届时,将有32个国家和地区1200多人出席会议。该研究会作为具体执行单位,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恳亲大会的相关准备工作。此外,据透露,该县目前正在扩建“中华张姓始祖挥公陵园”,把挥公陵园扩建为张挥公园。目前,占地3千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工程是在挥公陵园外建千亩森林公园,已植树60万棵,修林间柏油路3.8公里。“我们根据现代科学的考证和世界张氏总会的认可,认定张姓起源于河南濮阳。”
“张氏”祖地谁来认定
三座城市当中,究竟哪个地方是张姓发源地呢?需不需要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来认定?对此,濮阳张姓研究会一位人士指出,目前大家的争论都属于民间学术范畴。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各地在论证张姓发源地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引用相关文献资料作为根据。
号称“天下张氏出清河”的清河方面拿出明朝张宪《统宗氏谱》,据记载:受姓始祖张挥,“世居清阳,封于尹城”。清阳位于今清河县东南,尹城在今山西太原。张挥就是张姓的始祖,自张挥始,张姓家族便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用相同的血脉记录着“弓长张”家族的悲壮与辉煌。据张氏谱牒记载,清河在周代曾有张氏宗祠及古墓,但早已不复存在。
而太原方面是这样“论证”的:《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台骀神庙就是张氏祖祠,在今太原市郊区晋祠睁王郭村,虽年久失修,但台骀塑像依然幸存。山西太原是张氏初源,但祖庙鲜为人知。1993年,经多方考证才得以发现确认。据史志所载,台骀与张氏族谱载张氏祖先台骀公世系、官、绩、庙址一致,张氏族谱载昧公与台骀公庙址一致,始祖挥公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是古地名,实际就是该庙。“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记者在“濮阳县县情简介”上看到了这样的介绍文字:5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颛顼、帝喾均建都于濮阳。颛顼帝及其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素有“颛顼遗都”和“帝丘”之称。挥公与颛顼同为黄帝嫡孙,因发明弓箭,帝颛顼赐挥姓张,张挥仙逝葬于帝丘(今濮阳),因此,专家认证濮阳是张姓的起源地。
朱绍侯教授分析说,中华张姓始祖只有一个,这是极为严肃的历史问题。但张姓在其漫长的发展道路上,经历过历史的沧桑,有许多可以纪念的圣地。当然,濮阳作为中华张姓最早的祖居地、发祥地,这是毋庸置疑,应当很好地研究开发。但山西太原、河北清河也不可忽视,这两个地方都是张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地。山西太原可以说是张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大站,第一个里程碑。历史上,许多张姓分支,都出于三晋。河北清河是张氏族姓中最著名的地方,对张姓的发展、对中国的历史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这两处确实都值得纪念,也都有纪念、研究、开发的价值。
一位关心张氏发源地的人士指出,虽然三座城市目前的争夺仅仅是“民间行为”,但是,其所带来的种种影响绝对不能小觑。此外,在大家的声音始终得不到统一的状况下,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就应该出面给个说法了。不然,大家的纷争依然会没完没了。
靠“张氏”发展经济
三座城市竞相争夺“张氏”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目的?对此,一位城市经济研究专家指出,一些城市本身没有资源,也没有区位优势,只有靠打文化牌进行招商引资,借此来发展当地经济。就三座城市竞相争夺“张氏”而言,“寻根问祖”是虚,“招商引资”是实。
清河县一位官员指出,“张氏寻根祭祖活动,是个文化活动,也是个经济活动,反正目的是发展,借助张氏来发展清河,无非是这个目的。”据记者了解,清河县是“四不靠、两没有”: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铁路、不靠大中城市,地上没有特产、地下没有资源。清河还曾经是河北省18个贫困后进县之一,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0元,到1982年也才有83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
清河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士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打造张氏历史品牌、开创清河经济发展新优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我县张氏历史文化研究的初衷,我们要以张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为载体,提高清河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清河、了解清河。我们要借助张氏文化这一品牌,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对外宣传,最大限度地吸引县外企业到清河投资兴业。”去年,新加坡寻根祭祖团就向清河张氏研究会捐赠活动经费2万元,该团还希望“不断加强在文化、经贸上的合作交流”。
朱绍侯教授指出,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加强张氏宗亲联系,便于开展经贸洽谈,进行经济交流,便于海外华人、华裔等对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例如,濮阳已经争得2005年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2006年世界舜裔联谊会第二十届国际大会的承办权。有关人士称,获得这两个大会的承办权,将使帝舜故里、张氏祖根成为濮阳对外交流、扩大开放的重要的金字招牌。据记者了解,目前,濮阳县正抓紧时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努力打造宽阔深远的文化交流平台,使“世张”和“舜联”成为濮阳对外开放的通道和桥梁、招商引资的纽带和契机。
濮阳张姓研究会有关人士说,我们也就是想利用“张姓发源地”这个文化平台,进行招商引资,“下一步,等交流条件成熟之后,我们就要吸引东南亚的张姓后裔来濮阳投资。”据悉,去年“非典”过后,在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的带领下,“河南风”旅游推介及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政府代表团,分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招商活动。其中濮阳利用其“张姓发源地”的优势,与东南亚的张姓企业家签订合作项目8个,是签署项目最多的市。
记者发现,濮阳和清河的“借张氏发展经济”的想法背后都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马来西亚沙巴州张氏公会1997年以来,先后两次联合组团到清河寻根问祖时,都受到了清河县有关领导的接待,当时的清河县委书记还向他们赠送了亲自书写的“张氏同宗、清河是根”的条幅。去年,新加坡张氏公会到清河寻根时,也受到现任县委书记等领导的隆重欢迎。清河县一位官员指出,“现在清河县委、县政府思想层次高了,看到了张氏牌的无形力量,对清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此外,濮阳张姓研究会张焕书会长指出,濮阳1994年成立张姓起源研究小组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新芝就担任了组长。“2002年,市政府拨款80万元,加快张挥公园建设步伐。在张挥公园召开的国内外宗亲寻根大会,县政府均拨出专款。凡来濮阳寻根祭祖的团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均出面接待,到会讲话。”据记者了解,去年7月3日,濮阳市常务副市长范修芳还在《濮阳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要搞好姓氏寻根游。张姓的始祖在濮阳,这张牌如果打好了,对于濮阳旅游走向国际市场意义重大。
显然,不管如何争论,大家都沾了“张氏”的光。【原标题:三座城市争夺1亿“张姓”人】
已有 0 条跟帖 |
用户名: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