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江姓之根在正阳

2013/7/8 18:14:45 点击数: 【字体:


    江姓是以国名为姓氏,居百家大姓第79位。正阳县东南部的古江国是江姓的发祥地。

    据史料记载,江国发端于伏羲时代的阴康氏,在夏朝时,系少昊的嫡裔,为嬴姓,东夷部落的一支。商末,嬴姓部落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周朝建立,周天子分封诸侯,嬴姓后裔江元仲受封江国,赐子爵位,为周王朝的诸侯国。

    关于江国的地域范围,《春秋·僖公二年》杜预注:“江国,在汝南安阳县。”《后汉书·郡国志》云:“安阳侯国。有江亭,故国,嬴姓。”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封淮南历王子刘勃安阳侯国,直至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侯邑废,安阳城为县邑,至隋始废。汉安阳故城是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大林镇涂店江国故城东北基础上拓建而成。西周时江国疆域相当于当今正阳县东南部和确山县东南部分地区。西邻道国,东连息国,南滨淮水,北隔鸿隙陂与沈国相望。

    江国故城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北距正阳县城36公里。城之南隅,城垣突起处,当地群众称之“凤凰台”,时为“烽火台”。城内西北部地势较高,发现夯土建筑基址,可能是宫殿区所在。其西存有大圆型土堆,实为“江亭”遗址,现为“冢子园”自然村。城址内经常有东周至汉代遗物出土。人们曾挖出大砖大瓦。在地势较高的东南角,一米深处挖出江国时期或汉代的房基,形制复杂,有长方形的,也有转弯抹角的;出土有40厘米见方的铺地大砖,还有50厘米长方形的子母砖,一面有米字格纹饰,其花纹共有50余种。还出土有灰色的简瓦及长50厘米、宽30厘米、厚0.2厘米的大灰瓦。1967年在大林镇涂店粮所所在地出土铜印一方,文为“刑鄙司马”四字,兽钮,同时出土的有铜马铃数枚。1984年又于遗址东南,出土一汉代铁釜,高30厘米,口径30厘米,尖底,重16公斤,系军用品。遗址内陶片也比较多,有红、灰、彩陶,有夹砂红陶。有人曾挖出尖底小口附有两耳的陶瓶和大口低颈、质地细、纹饰线条细致匀称的陶罐。这些陶器类是正阳古文化更为遥远的文化遗存,砖、瓦、铜印、铃等系汉安阳县文化遗存。上述文物和文化遗址是古江国在正阳的明证和标志。

    江国,当时比较弱小,加之淮水时常侵扰,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春秋时先依附于楚,后来由于齐桓公霸业的威慑,又背楚亲齐。当时江、黄、道、柏诸国均与齐通好,同时又都和弦联姻,从而淮汝河水系结成了一个亲齐集团,这种情况当然不为楚所容。楚穆王即位之初,就对江国用兵。《左传·文公三年》云:“楚师围江。晋先僕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楚闻晋师起而围江兵解。次年(公元前623年),楚人出兵一举灭江。《春秋·文公四年》载:“秋,楚人灭江。”江国贵族流落各地,为不忘故国,遂以国名为姓,中国始有江姓。江国灭亡后,江人纷纷逃往各地,其中一支逃往齐国(今山东),一支逃往湖北,但大部分留在河南,主要分布在济阳、开封、淮阳等地,后一部分辗转迁徙至闽、浙、赣等地,明末清初,又有江氏后裔远渡南洋,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明末,由于自然灾害、战乱频繁,江国故地少有江氏后裔。清初,江梅、江榜二兄弟由湖北麻城迁回正阳,居住在江国都城遗址附近,今涂店以西3公里淮河湾岸边,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现名江湾)。江氏兄弟以淮河摆渡、捕鱼为生,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不久这支江氏家族人丁兴旺,成为当地望族。

    江姓最原始的始祖,实为嬴姓。相传是大禹的贤臣颛帝之玄孙伯益的后代。据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云:“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实际上,伯益并非颛顼的玄孙,而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隐居箕山之北。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是尧时巢父放由隐居的地方。伯益的父亲很多史著说是皋陶,至于伯益的祖父、曾祖父的名字,史著说法不一,难以定论。

    据各地的《江氏族谱》记载,最初在夏商时代建立以江为标志部落族国的是伯益的幼子元仲(玄仲)。到了西周代受封建立新江国的是元仲的后代江济。

    江国虽小,源远流长,前后共3000余年历史,有着比较发达的文化。1953年,河南省郏县城西太仆乡出土一批春秋早期铜器,其中有一铜鼎,内壁铸铭文云:“江小仲母生自作用鬲。”为江国贵族小仲为母亲生日所作之器。“江国铜器出于郑地,当出于嫁娶和赠馈的原因,由此可见,至迟在春秋初年,淮夷集团的江国即与中原新兴的姬姓郑国有了一定的联系”。

    1978年5月,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一件铜鬲,其铭为:“江叔作其鬲,子子孙孙永宝用之。”应为春秋早期的江器。

    因古江国位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中间地带,构成了正阳文化的多元性,而楚文化在这里显得尤为突出。如农作物种植,南稻北麦;方言语音,南蛮北侉;气候,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具有黄淮、江淮之间的浓郁特色。

    在历史上,江姓名人辈出,不乏忠臣良将。如南朝梁济阳考城(今兰考县西南陈留)人江淹,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封梁醴陵侯;南朝梁考城人江革,任御史中丞,敢于弹劾权贵,以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著称;南朝陈济阳考城人江总,历仕南朝梁、陈及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南宋度宗时左丞相江西都昌人江万里,官至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英勇抗元,以身殉国;清末将领江忠源、江忠济、江忠信、江忠义、江忠珀等,报效国家,满门英烈。江氏中也不乏文人贤士。如江淹,出身寒门,少时聪慧过人,诗文俱佳,人称“江郎”,名噪一时;江总,工于五、七言诗,为南朝著名文学家;宋代著名画家江参,擅长山水画,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清江苏元和人江声,著有《尚书集注音疏》;江声之孙江沅,著有《说文释例》、《说文解字音韵表》;清江苏甘泉人江藩,博览群书,精于训诂,著有《周易述补》、《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尔雅小笺》、《隶经文》、《炳烛室杂文》等。江氏注重孝悌传家,有《江氏树立孝悌典范》传世。江氏后代孝子较多,东汉时江革以事母至孝被称为“江巨孝”而名列东汉“二十四孝”之一;南北朝时江淹,早年卖身养母而备受世人赞颂;同时期江泌以“食菜不食其心,惟食老叶”事母行孝而明传后世;清代江大宾万里寻父的故事民间妇孺皆知。【原标题:江姓之根在正阳】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驻马店网 2012-11-27 作者:王淑和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江国及其都城遗址考略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