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应氏家族人才辈出,传世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部分作品影响深远,有着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年代上可划分为东汉至东晋时代的辉煌期、北朝至隋唐时代的沉寂期和宋元明清时代的繁荣期;从地域上可划分为以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市)为中心的中原应姓文化和长江以南的江南应姓文化。
一、东汉两晋时期中原应姓文化曾经历辉煌
东汉至东晋时代的应姓文学成就,以汝南南顿应顺家族为代表。时间大致为东汉明帝至东晋穆帝时期的300年间。这期间,南顿应姓家族官宦不绝,出了13位朝廷重臣。存世作品内容大都是反映社会现象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诗词歌赋等。
东汉桓帝时,应奉被世人称作“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永兴元年(153年),应奉官拜武陵太守,曾在朝中册编《史记》、《汉书》、《汉记》三百六十余篇。其所编著的《汉事》一书,上起汉兴,下讫其时,凡十七卷。后因朝中党争不断,应奉感伤国事,愤然退出朝廷,居家称病。自比屈原,著《感骚》三十篇,其作品中忧国忧民的思想为后世所敬仰。应奉子应劭,少年好学,官至泰山太守。汉献帝迁都许昌后,皇家旧章湮没。应劭慨然叹息,遂重新编著汉官礼仪故事及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先著《驳议》三十篇,并制定《律令》,又著成《汉官仪》十卷、《律略论》五卷及《春秋断狱》、《状人纪》等专著。撰写《中汉辑序》及《风俗通》共百三十六篇,释时俗嫌疑,又有《集解汉书》,时人称之“文不典而通俗,名符其实”。应劭生不逢时,三国鼎立,战争不断,一生难有大的作为,但其作品流传于世,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他所创制的许多典章制度,一直为后世沿用。魏康帝时,应劭的三个世侄应、应璩、应琏,一门三兄弟,先后状元及弟,同朝为官,文才名气各具千秋。其中应为“建安七子”之一,与孔融、陈琳、王粲等人齐名,文冠一世。《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评价说:“应学优以得文,其才学优秀、虽著书不成,但诗赋创作收获不少,可惜传世不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辞赋十多篇,书论数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全魏诗》收其诗六首,其中《别诗》两首体现出“和而不壮”(曹丕《典论·论文》)的风格特点。曹植有《送应氏诗二首》,即“步登北邙坂”和“清时难屡得”,就是与应和应璩兄弟的送别之作。明人张溥辑应、应璩兄弟二人诗文,合为一集。
应璩之后应贞、应詹在动乱不断的两晋时期,尽显忠臣良将本色。其中应贞于晋武帝时,因善作五言诗而名噪一时,存世文集一卷,录入《隋书·经籍志》而传于世。而应詹却因东晋初年随晋文帝南迁江浙,为江南应氏始祖,有《应詹文集》三卷录入《隋书·经籍志》、《唐书志》传于世。
二、南北朝隋唐时期应姓文人作品名不见经传
南北朝隋唐时期,我国文坛空前繁荣,大家尽出。从世族门阀制到科举制,应姓不乏名门望族、饱学之士在朝为官,然而却鲜见文人骚客。唐时,有郢人应成著《戒珠寺经幢》。相对于文学的空前繁荣,应氏后人万马齐喑,不但是千古憾事,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挖掘研究。
三、宋元明清时期江南应姓文化日趋活跃
宋元明清时期应姓人物在文学领域空前活跃,传世作品众多,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北宋人应孙,字尧战,《绝妙好诗》卷六入选其词二首。北宋兰溪人应镛著《尚书约义》、《礼记鉴义》。《宋诗纪事》(清人厉鹗辑)收入宋崇宁年间瓯宁人应廓《七夕》诗一首:“鸟鹊成桥架碧空,人间天上此欢同,仙查逐浪浮银汉,青鸟佳音到帝宫,牛女佳期情不断,古今遗恨意难穷。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
南宋时,永康人应子和长于诗,曾因名句“两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被时人称为“三红秀才”。平阳人应节岩,号平坡居士,有《平坡文集》传世。江西宜黄人应,著图、说、赋名为《义府》,有描写天象的《浑天左右全体星图》传世。浙江天台人应俊,嘉熙三年(1239年)进士,有《琴堂谕俗编》行于世。宋元间缙云人应觉翁,博古今,好吟咏,不以利禄动心。《府志·隐逸》有传,著《苍山集》传世。
元代黄岩人应象翁,仕判官,时称圣泉先生,著《易学直旨本源》、《圣泉文集》行于世。黄岩人应文虎,字彦文,曾在京师赋《梅魂》诗,时人称“应梅魂”。浙江太平人应志和,号复庵,有《复庵存稿》行于世。
明代慈溪人应昆有《灵江竹枝词》传世。海宁人应明德,字在明,号养虚,仕至中宪大夫、湖广黄州知府。著诗文十卷,《西曹记》二十卷。仙居人应金心,字文龙,号白沙,品洁而文遒,诗亦倔强有奇气,著有《秋声阁诗词》、《古文汇存》各一卷。象山人应振黼,字绣夫,又字寻乐,仕泗州判,因兴利革弊、筑堤治水、散俸于三族,设家塾教子弟,人称“厚德君子,必曰绣夫”,有《寻乐稿》、《记年录》存世。浙江遂昌人应
,仕至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著有《总督苍梧军门志》及《谳狱稿》五卷(明嘉靖十年刻本三册)传世。永康人应鼎和,字鹤山。有《检身录》一卷、《道德志》二卷、《婺子述要》四卷、《救荒厄言》一卷、《鹤山诗草》一卷传世。黄岩人应镌,字岩石,号卧园,有《卧园诗集》存世。仙居人应瓒,字圣富,有《琴商集句》存世。平阳人应德成,号越山,有《昆阳语录》,今存《居越山人遗稿》抄本三卷。慈溪人应喜臣,字棐臣,崇祯年仕福建巡按,有《青屑》二卷存世。
永康人应大猷,字拜声,号容庵,官至刑部尚书,著《周易传义存疑》一卷、《容庵集》十卷于世。象山人应云鸾,字瑞伯,有《书经讲意》、《临川集》、《象川杂稿》存世。象山人应远征,著《谵庵稿》,存诗云:“老来朋侣最情浓,无奈暌违一梦中。时岁已亡丹桂叟,今年又失风山翁。乡帮尚义看看少,社会推尊渐渐空。特写哀情旌全得,忍将悲泪洒西风。”仙居人应世虞,字子诏,号图南,著《鹃化草》及《牛禁》一书以警世。永康人应廷育,字仁卿,号晋奄,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曾任刑部河南司主事,后升道州知州,又升福建安察司佥事。因疾42岁归故里,闭门守静,孜孜述作40年。著有《中庸本义》、《周礼辑释》、《周易经解》、《四书说约》、《郊祀考义》、《金华先民传》、《礼记类编》、《史鉴纂要》、《名师正声》、《学类释义》、《厄言录》、《训俭编》等大量作品。
清代时,江苏丹徒人应让,原名谦,字地山,号退庵,著有《谵雅堂诗抄》一卷,有诗一百零六首。江西宜黄人应廷标著有《拟宋儒诗》、《未也庭迂述》。宁海人应亦峰好山水,亦能诗。其《咏怀》诗云:“画于入手先防俗,诗以言情在率真”,揭示诗与画之真谛。海宁人应时良,字虞卿,号笙湖,擅诗文、书画,尤以画梅见长,有《应笙湖先生诗稿》一卷,《百一山房诗集》十卷及画册《墨梅册》存世。广东番禺应元吉,号晓山,有《晓山诗钞》存于《尺冈草堂遗诗》中。宜黄人应升,字上冶,号仙溪,有《先儒集解》存世。上海人应文烈,号莫鹊桥仙史,有《地理核要》行世。应功九著有《翠岫庵诗》一卷,南京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有存。应正禄又称桓斋先生,著有《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薛胡粹语》、《庐子粹语》、《养心编》、《群书汇序》、《先型录》、《课学录》、《应氏先型录》。永康人应恩超,诰封中宪大夫,著有《近思约言学统讲学提要日记琐言》。江西宜黄人应雯,字云素,号质堂,雍正二年(1724年)授内阁中书,有《应云素文稿》存世。宜黄人应喾,熟尚节义,著《响溪诗故集》。应澧,字仔传,有《暗然室诗存》十卷,文稿四卷存世。江西宜黄人应麟,字圃呈,著《易经粹言》三卷,《诗经旁参》二卷、《春秋剩义》二卷。黄岩人应撰,著《古诗五律》、《七律绝句》各一卷,诗三百九十七首。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台州·经籍志》有存。慈溪人应启墀,字叔中,擅用白话入文,又擅撰写百字以上哀挽联语,有《悔复堂诗集》于世。永康人应宝时,字敏斋,初任上海道尹,创办龙门书院,聘名师育士,又立普育善堂,收容贫苦老幼,迁江苏按察使兼署布政事。卒,赠内阁学士衔,准上海建祠以祀。著有《射雕词》二卷传世。江西宜黄人应是,自号樵者,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有《樵者阙编》二部,另著有《纵钓居文集》凡策二卷、论议一卷、序一卷、记说志铭一卷、祭文祝义一卷、传述一卷、疏启一卷(乾隆五年刻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李绂序中谓:“康熙初取士之制易八股以论策,是以古文应时而起,以经济为实用,开清代朴实之风之先河。”(姬书敏 文/图)【原标题:古代应姓文化名人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