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封毛国在武陟县
毛姓得姓于西周时期的毛国,毛国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是文王第九子叔郑,封为毛国,位于西河。后来,另一个诸侯国郑国把毛国吞并了,所以郑国的版图里包括毛国的疆土。知道郑国的位置就会明确毛国所在地,因为郑国一定是与毛国的封地相连的,不然就不会有郑国吞并毛国之说。
《史记》记载:“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迭兴起,更为伯立。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到周宣王时,周宣王也想达到“大封皆威而服”的效果,封其弟友为郑国国君,称“郑桓公”,都城在畿内。
《怀庆府志·沿革》记载:“武陟在春秋为东周畿内地。”《书·禹贡》记载:“覃怀底绩。”郑康成云:“怀,即河内怀县。”《左传》记载:“隐公十一年,王与郑田,有怀。宣公六年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怀,即今之武陟,这说明郑国位置在武陟境内及周边县。《武陟县志》记载:“周武王伐纣至邢丘,改邢丘曰怀。”怀即今之武陟。
康熙字典中关于“郑”字的解释是:周宣王封其弟友为郑桓公,武公定平王于东都,因徙其封地,把旧号用于新邑,就是新郑,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是也。南郑县今属陕西汉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内为西郑。汉中在京兆之南故称南郑,以别之,说明郑县不是郑国,郑国的封邑在畿内。《史记》记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庶弟也,周宣王立二十二年初封于郑。”
新邑、新郑也称南郑,因为在京都畿内之南,故称南郑。《一统志》记载:“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南郑灭于韩而并于秦,子孙以国为氏。”
关于南郑之说,出于张仪之口。张仪是魏国人,与司马错同僚。《史记·张仪传》记载:张仪与司马错在秦惠王面前各执己见。司马错伐蜀,王曰:“请闻其说。”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塞斜谷之口,魏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居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由此证明,《史记》上确有南郑之记载,畿内的郑桓公确在南郑的北方,且确实先于南郑。郑国从郑桓公到郑声公历经三百年后渐衰,被韩哀侯灭。《史记》记载:“郑君乙立二十二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
《怀庆府志》和《武陟县志》均记载有秦伐郑之事,“秦师伐郑次于怀” (《武陟县志》),“秦师伐郑至于怀”(《怀庆府志》)。由此证明,郑国在今武陟县地域。《怀庆府志》记载:“苏忿生春秋先周为司寇之职,后易为郑国人,其田在怀。”“王与郑隰,又取太叔于温,杀之于隰城(隰城,即今武陟县北郭乡城子村)。”这些记载都说明郑国在今武陟县境内。
《毛姓寻根问祖》一书写道:“郑国吞并毛国后,郑国的版图里有原来毛国的国土。所以,知道了郑国的位置就等于知道了毛国所在地。毛国灭亡了,毛国的后裔就以国为姓,即毛姓。”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周封毛国在武陟县,毛姓起源于武陟县。
二、西河地域在武陟县
湖南韶山毛氏族谱自清乾隆二年修编以来,修过四次,每次都印有“西河堂家藏”字样,且每页下面都印有“西河堂”三个字。毛氏十八世孙进士出身的毛遇顺撰写的毛氏族谱中跋语和序里写道:“我毛氏为召尹之后,文王之子冉叔(叔郑之别称),武王之母弟也,武王封冉叔于西河。西河为古毛地,故后世别派分支,以毛为姓,以西河为氏。世远年湮,人多族蕃,岂可少哉。”“我毛氏自尹分脉,西河衍派以来,文谟武烈,真可谓武德宗功……”浙江衢州有很多毛氏聚居地,村边都靠一江或一溪流。如衢县航埠毛村的毛氏祖先,曾在村西开掘一条大沟,引入河水,称“西河”;毛琚之墓本来就在衢江南岸数里地,其子孙又在墓西挖掘一条人工河,取名“西河”。这一切都表明,毛氏子孙念念不忘祖根的绵绵恋情。由此看来,西河是毛氏的发源地,西河堂是毛氏西河嫡派的标志。
堂号,本意是庭堂、居室的别称。古代,同姓族人多聚之而居,往往几世同堂或分房居住某一处,或相近几处厅堂、宅院中,堂号就成为该族人的共同称号。为祭祀共同的祖先,在其宅院堂、宗祠祖庙、族谱封面题写堂号,作为表明宗族世系、族属支派的标记。中国家谱资料中心主任李吉说:“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发祥祖地,或以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为堂号,亦作郡号和总号。”地域命名的堂号最普遍,往往与各姓氏的郡望相关。西河堂号属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以姓氏的发源地起的名。这充分证明毛氏子孙念念不忘祖根发源地——西河。 (照片由王光先提供)(原标题:毛姓起源于武陟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