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长相,“方额广颐”,面如牡丹,堪称“国色”;武则天的气质,高贵典雅,直逼“天香”。真可谓:女王与花王媲美,女杰与花仙比肩。
可是,一直以来,民间流传着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的故事,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其实,这只是人们根据《事物纪原》一书的记载演绎出来的。正史记载:武则天不但没有焚烧牡丹,更没有贬牡丹到洛阳。牡丹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壤,那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武则天想把牡丹贬到哪儿就贬到哪儿。早在隋代,洛阳已经有牡丹了。所以,本文采用一段传说和一段史实相对应的写作手法,还牡丹真本色,述女皇之爱花情。
记得去年牡丹花会期间,有一天上午,我陪着外地客人在市区一个牡丹园赏花,忽然看见远处过来一个华丽的仪仗队,旌旗飘飘,翠幛摇摇,远远地看见一面长方形大旗,上写斗大的“周”字。大旗前面有一顶华盖,华盖下面走动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游人中有人知道是咋回事,便说:“快看,快看,武皇赏花来了!”一时间,众游客都朝这花团锦簇般的队伍围拢过来,小孩子在一旁蹦跳着喊:“武则天!武则天!”
这当然不是真正的武则天,而是我市为了烘托花会气氛,找一些演员再现了“武皇赏花”场景(如图)。这些演员是经过训练的,他们穿上唐朝的服装,迤逦而行,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尤其是“武则天”,头戴皇冠,身着华服,面容端丽,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过花坛,却也恰如其分。
这一场景,分明是在说武则天喜欢牡丹。但一直以来,在洛阳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武则天恨牡丹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一把火把洛阳牡丹都烧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牡丹又名隋朝花
武皇何曾贬牡丹
传说:从前民间有个传说,说是公元690年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隆冬时节大雪纷飞,长安城里一片洁白。大臣们讨好地对武则天说:“万岁治国有方,威震四海,如今天下太平,瑞雪纷飞,明年一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十分高兴,她命宫娥摆开宴席,准备饮酒赏雪。不一会儿酒宴开始,武则天与大臣们有说有笑,一边喝酒,一边吟诗。她乘着酒兴,走到院子里观赏雪景,只见后宫院内白雪皑皑,花草树木银装素裹,好一派清雅的雪景!可是,武则天突然觉得,这里到处都是白的,看上去未免单调,花草树木也凋零了,心里就有了几分不快。这时她已有几分醉意,摇摇摆摆站立不稳。宫女们劝道:“天色不早了,万岁起驾回宫吧。如果还有兴致,明晨再来赏雪不迟。”
武则天也觉得难以支撑,就由宫女扶着回宫了。但她的心里还是有一点儿遗憾,就叫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写了一首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完,她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宫女们打开宫门,来到上苑一看:啊呀,只见满园花开,万紫千红,竟像是春天来了!她们兴奋地禀报:“启禀皇上,上苑的百花连夜开放了!” 武则天觉得很奇怪:这大冬天的,百花怎能盛开呢?她走到案前一看自己写的诗歌,全明白了——百花奉旨开放,我的权力还是大呀!武则天心中大喜,就带着宫女们一阵风似的来到上苑。
再说上苑的百花,本来正在休养生息,准备来春献花,忽然接到武则天的圣旨,命她们连夜开放,一个个惊慌失措,说:这可怎么办?
只有花王牡丹不予理睬,她说:“花儿开放自有规律,随时随季而开,岂能违背天时乱开?武则天也太霸道了,怎么下了这样的圣旨?众姐妹且自管休息,不要理她!”
百花却有些担心,说:“姐姐您是花王,可以对抗女皇。可我们是普通花木,道行尚浅,不敢与她抗争呀。”牡丹仙子冷笑道:“武则天再厉害,也不过是人间凡王,我看她能把我这花中仙子怎么样!”说罢,牡丹仙子仍然在雪中静养,不做开花的准备。而其他的花木,都慌慌张张地开花了。
话说武则天带领宫女在上苑赏花,流连忘返。她看到百花凌雪开放,充满生机,内心十分得意,慢悠悠地踱着步子,观赏得很仔细。但她看着看着,似乎发现了问题——咦?那花木丛中,似有几株花木披着霜雪没有开放啊!仔细一看,她看清了:那些没有绽放的花,全是牡丹!
武则天勃然大怒,说:“大胆的牡丹,竟敢抗旨!既然你在长安不开花,就将你贬到洛阳,让你到邙山上与无数的坟墓为伍,永远不得开花!”
于是,牡丹被武则天贬到了洛阳邙山。
史实:上面这段传说,点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武则天为帝之前,洛阳没有牡丹。其实不然,史料《海记》中记载:“隋帝辟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飞来红、一拂黄、延安黄……”据传,隋炀帝见牡丹宛如美人,恨不得揽入怀中,便问花工:“此为何花?”答:“木芍药(当时牡丹名)。”隋炀帝怒曰:“俗!送给我就该姓隋,以后称之为隋朝花!”所以牡丹又名隋朝花。
去年出版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一书中,在论及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这个传说时,写了这样两句话:“武则天贬牡丹是否确有其事?诗倒是真的,但故事纯属虚构。”该书作者徐晓帆说:“武则天写的这首诗,题为《腊日宣诏幸上苑》,被收录在《全唐诗》中,确系武则天所作。但这首诗作于公元691年,已是武则天在洛阳建立大周、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当时她已定居洛阳,不在长安,怎么能把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呢?”
多种版本的史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这“始于隋”已经说明,早在武则天出生之前,洛阳已经有牡丹了——所以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一说不能成立。
女王向来爱国色
洛阳地脉最宜花
传说:话说武则天把牡丹贬到洛阳之后,那一株株可怜的牡丹,就在邙山上与无数的坟茔为伍。但洛阳人爱花,看到邙山上添了一种新花,家家户户都来移栽。牡丹仙子不负洛阳人,次年,各色牡丹竞相开放,邙山一片姹紫嫣红。
这时,武则天也来邙山春游。她看到山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就催促车辇加速,到跟前去看个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她吓了一跳,牡丹开花了!根本没有把她的圣旨当一回事!那么多人来看牡丹,不正是让自己难堪吗?
武则天很沮丧,只好顺便看看洛阳牡丹。只见洛阳牡丹与长安牡丹有所不同,千层叶瓣,万种颜色,小的如月季,大的似葵花,千姿百态,娇艳无比,真真喜欢死人!
可是武则天不喜欢,反而很生气,她还记着去年冬天牡丹抗旨之事,于是说:“好一个牡丹,你在长安不开,跑到洛阳来卖弄风骚、招蜂引蝶!我要把你烧死!叫你断种绝代,看你还显摆不显摆!”
于是她命人放火烧山。游人一哄而散,牡丹被大火包围了。
放火之后,武则天就怒气冲冲地回宫了。次年春天,她又来到邙山,想看看牡丹的焦枝枯叶。但她看到的却是开得更加娇艳的牡丹,前来观赏的人也比头一年多。她弯下腰来细看那枝叶,虽然带着火烧的印迹,但根茎粗壮,花叶茂盛,生机盎然。洛阳百姓告诉她,牡丹被火烧过之后,生命力更加旺盛,变成了焦骨牡丹。
武则天被牡丹的坚忍所折服。她叹了一口气说:“牡丹不屈服,焚后犹自开,看来这是天意不可违,民意不可欺啊。唉,朕已经老了……”
史实:上面这段传说,说的是牡丹被贬到洛阳之后的命运,核心问题有两个——其一,武则天恨牡丹,恨不得一把火把牡丹全烧光;其二,牡丹在洛阳兴盛的原因,是洛阳人爱花成性,家家移植牡丹,遂使洛阳牡丹繁茂似锦。
历史告诉我们,武则天不但不恨牡丹,还非常喜欢牡丹。史书《牡丹赋》中记载:“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看,武则天看到上苑的牡丹花稀缺了,不惜把自己家乡的牡丹挖过来补栽,看来她是须臾离不开牡丹花的。据徐晓帆考证:“把洛阳牡丹发扬光大者,是唐玄宗李隆基。但自武则天后,洛阳牡丹始盛,这是古人的公论。”因为隋代虽有牡丹,但隋末战乱将其毁之殆尽。唐初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牡丹没有大的发展。到了武则天称帝并建都洛阳,社会渐趋稳定后,洛阳牡丹才得以点缀太平盛世,繁衍生息。
至于上面说到的第二个问题,徐晓帆说:说洛阳人爱花这是说对了。洛阳人确实爱花成性,而且特别喜欢牡丹,喜欢到啥程度呢?干脆直呼牡丹为“花”。宋代学者邵雍说:“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这说明洛阳人主观上都是优先发展牡丹的,但光是主观重视还不行,还需有客观条件。洛阳的地脉,似乎特别适宜牡丹生长。2004年4月,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和洛阳市地矿局公布了一项新的科研成果:经过对560平方公里土壤的考察研究,专家发现洛阳一带土壤所含的微量元素中,锰、铜、锌、钼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锰的含量竟然比其他地区高出20倍。这些元素对牡丹的生长特别有利,所以民间有“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的说法,这也正是洛阳牡丹一旦移到别处,不是栽不活,就是不开花的原因,用欧阳修的话说,就是“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确实钟情洛阳这片土地。
虽然传说与史实有出入,但二者并不矛盾,说白了,都是夸赞洛阳牡丹好——牡丹好,武则天也不赖,她发展了洛阳牡丹,这功绩还是要给她记上的。(原标题:女皇武则天系列——花之情仇 武则天与洛阳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