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又逢黄河小浪底水库开闸“调水调沙”。这一年一度的盛大场面,在今年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小浪底景区行政归属权”,洛阳与济源两地争执十年,而今在河南省旅游局与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的协调下,终能达成协议:今后,将不再以某个区域命名观瀑节,而是统一称为“中国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并将这个节交由两地旅游管理局逐年轮流作为承办方,另一方负责全面配合。业界称,这一模式在缓解跨行政区域景区矛盾、引导合作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洛阳济源逐年轮流承办“小浪底观瀑节”
六条黄白交织的水龙和沙龙,由小浪底坝板洞中喷涌而出,形成70多米高的瀑布,场景蔚为壮观。小浪底水库第九次“调水调沙”工程,于19日拉开了序幕,上万名全国游客闻声而来。
6月20日,“2009年中国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开幕式,在洛阳市孟津县的小浪底坝区观景台举行。开幕式一改长达十年的洛、济两地争唱“俺家小浪底”的格调,改为由河南省旅游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济源市人民政府三方联袂主办,洛、济两地旅游管理局逐年承办。
洛阳方面作为今年的承办方,包揽了济源方面的庆贺条幅及宣传品。济源市委常委、副市长薛玉森则在开幕式上做了这样一番讲话:“洛阳与济源如同一对孪生兄弟……衷心希望,今后两地能继续加强沟通协作,以观瀑节为契机,统一策划、整体包装、联合促销,使其成为一个旅游区域合作的典范和标榜。”
到场的媒体记者开玩笑称,这样的友好气氛,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
黄河小浪底景区,是河南“三点一线”旅游精品线路上的一颗明珠。然而,长达175公里的景区沿线,也产生了沿黄两岸以洛阳孟津和济源为主的利益争夺。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有关小浪底景区的利益之争,洛、济两地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划地盘、“拉杆子”售票,各建各的“小浪底”,即由此开始。
2004年9月之前,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在小浪底景区调研后发现,非法“野导”私拉乱带现象屡禁不止,小浪底专线公路上,南北两岸群众强行拦截游客车辆,游客投诉不断增加。由于风景区涉及三市四方(洛阳、三门峡、济源和水利部小浪底建管局),各方为突出自己的景区,在旅游宣传时各自为政,打出了各自的小浪底品牌,使小浪底品牌含金量急剧下降,制约了景区的客源市场和游客数量的增加。景区名气虽大,却没几个游人。
各方的利益争夺也绝非门票,还有“冠名”,希望借此使当地旅游产业开发、经济投资、城市品牌宣传等受益。
“观瀑节开幕式”,是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为缓解两地矛盾开的“方子”。2006年首届开幕式,现场突然冒出了几艘悬挂“济源小浪底欢迎你”条幅的飞艇,瓦解了“联袂合作”,并让这个创意连续“黄”了两年。时至今日,到底是洛阳的小浪底,还是济源的小浪底,仍旧是矛盾的焦点。
“轮转承办制”只是降温剂,并非治“斗”良方
“有了这次探索,希望沿河两岸能将资源与力量用在一处,这样才能带来更大的收益。”20日,开幕式结束后,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张凤有被媒体围住,他被追问的话题,莫过于“关于小浪底的所有权争斗,还将持续多久”。昨日,记者就此问题希望再次采访张凤有,被委婉地拒绝。张称,小浪底景区在体制、管理机制上的弊端,绝非朝夕能够化解的,需要更高一级政府从长远着手做根本性改革。
张所说的管理机制弊端,乃是2004年9月22日,河南省发改委对沿河两岸的景区门票利益争夺作出的批复。批复称,小浪底景区门票价格实行一票制,每张40元,游览参观内容包括大坝景区内所有陆地景点,景区内不得另外设点收费。门票的分配比例为5∶4.5∶0.5,受益方分别为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地方景区管理局、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
这一“批复”虽制止了大范围的经营管控混乱,却也因存有瑕疵,造成市场利益争斗加剧,这就是上述的“地方景区管理局”,既是济源、又是洛阳。景区以河为界,在洛阳和济源各有大门,游客从谁的“地盘”上进入景区,门票收入就归谁。为了让更多游客从自己的“地盘”买票进入景区,两地打了多年的“乱仗”。“‘乱仗’不仅耗费了资源,也严重影响了小浪底景区品牌的稳定性及景区开发的有序性。”据河南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局长崔益铭透露,2008年,小浪底景区两岸的门票收益为800万元。而同是4A级景区,开封清明上河园同年门票收益是6000万元。
另据崔益铭透露,省旅游局连同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打算择机上报省政府,争取做到统一收取门票,各家平均分成。
6月17日晚,省旅游局连同省小浪底旅游管理局为今年的观瀑节召集“媒体吹风会”。崔益铭称,“轮转承办”机制仅仅是缓和矛盾的降温剂,解决管理体制的问题,依旧是根本。要么是像云台山景区一样,交给修武县政府一家来管理;要么是学习张家界(7.02,-0.05,-0.71%)、黄山等景区,重新划分出区域行政机构,单独管理。这样的行政划分工程,任重而道远。记者杨霄\文刘栋杰\图(原标题:轮流坐庄熄火小浪底十年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