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走进花乡鄢陵,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池塘边,庭院、公园中,随处可见蜡梅迎着料峭寒风,绽开那娇小玲珑的金色花瓣。不由人脱口而出咏梅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月26日,首届中国(鄢陵)蜡梅产业论坛将在这里隆重举办。届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龙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等近百名全国蜡梅界知名专家,成都幸福梅林合作社总经理何相达等众多蜡梅企业界成功人士、园林花木企业代表将集聚一堂,针对蜡梅产业发展、蜡梅品牌打造、蜡梅产品开发等课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鄢陵县县长袁宝根说:“举办首届中国(鄢陵)蜡梅产业论坛,对提高鄢陵蜡梅产品综合开发能力,促进蜡梅产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历史悠久 鄢陵蜡梅冠天下
“鄢陵的蜡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1月22日,正在为举办首届中国(鄢陵)蜡梅产业论坛奔波的鄢陵县林业局局长王磊告诉笔者,“‘鄢陵蜡梅冠天下’一说的发源地在鄢陵县柏梁镇的姚家村,其花卉生产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姚家村栽培花卉始于晚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截至目前,鄢陵县12个乡镇、350余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蜡梅种植,种植面积6000余亩,共有蜡梅苗圃20多个、品种30多种,馨口梅、虎蹄梅、老苏梅、赤心梅、紫花梅、早黄梅等声名在外,素心蜡梅最具特色。在今天的鄢陵县,已经形成了以柏梁镇姚家村为中心,方圆5公里的蜡梅栽培集散地,鄢陵蜡梅园、鄢陵花木盆景园、鄢陵六和花木生产基地等都有以蜡梅为主的花卉苗圃基地。全县年产蜡梅达120万株。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天榜在《中国蜡梅》一书中说:“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165个品种,其中最佳者为河南省鄢陵县所产的蜡梅。”明清时期的韩程愈在《叙花》中记载:“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
千年传承 中国蜡梅文化之乡
心灵手巧的鄢陵花农还开发出了极具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的蜡梅盆景造型及古桩蜡梅等品种。鄢陵蜡梅多次参加全国“二梅”的展评,获得了多项大奖。2005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第九届梅花蜡梅展”中,鄢陵的蜡梅获得了4金3银1铜的奖项。鄢陵的蜡梅在走向全国之后,也越洋走出国门,被栽植在美国的林肯纪念馆内。
蜡梅文化在鄢陵以民间文艺的形式传承了千余年后,使鄢陵人养成了爱梅、种梅、赏梅、咏梅的特有爱好,也使鄢陵蜡梅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融入厚重的中原文化沃土之中,成为该县特有的文化。1985年,鄢陵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将蜡梅定为鄢陵的“县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梅花蜡梅协会会长陈俊愉先生数次莅临鄢陵考察蜡梅生产情况,为鄢陵蜡梅的生产提出宝贵的建议,并欣然为鄢陵蜡梅题词:“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侵,蜡梅香飘万里长。”真诚地祝愿“鄢陵蜡梅走向世界”。
为了弘扬鄢陵的花卉文化,打响鄢陵蜡梅文化品牌,1986年,鄢陵举办首届花卉盆景展评。鄢陵县于2001年开始举办的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迄今已举办了9届,对鄢陵蜡梅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克强等先后到鄢陵考察花卉生产,并欣然题词,为鄢陵蜡梅文化增添了浓重的色彩。2006年9月,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鄢陵县“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称号。
重拳打造 今日蜡梅更娇艳
清朝时期,蜡梅每株售价高达白银6两。久经市场经济历练的当代鄢陵人深谙蜡梅产业的“含金量”。
基于鄢陵蜡梅品牌在全国的重要影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鄢陵县把蜡梅品牌擦亮、蜡梅产业做强、蜡梅文化叫响作为落实《许昌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重要内容,接连出手了“组合拳”:
引导全县花农大面积种植蜡梅,拉动蜡梅经济产业,形成全国性蜡梅交易市场,把鄢陵打造成全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全、最有特色的大型蜡梅集散地。
在鄢陵名优花木生态科技园区内建立蜡梅生态观光园,集中展示鄢陵的蜡梅品种,进行蜡梅生态的科学研究,彰显蜡梅造型的丰富性和观赏性。观光园融种植、栽培及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实现蜡梅产业、蜡梅文化的良性互动。
加大对蜡梅文化的经费投入,对以柏梁镇姚家村为主的蜡梅生产基地进行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鄢陵蜡梅园、鄢陵花木盆景园、中原花木博览园等花木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
开发蜡梅文化旅游景点,集奇异蜡梅品种、珍贵品种之大成,促进鄢陵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将蜡梅造型和蜡梅盆景艺术融于一体,为冬季踏雪赏梅提供优美的观赏场所。
扶持与蜡梅文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开发蜡梅文化产品,变文化品牌优势为资源品牌优势。如开发蜡梅酒、蜡梅茶、蜡梅饮品等,为地方经济发展繁荣提供全方位服务。作者:姚宏伟 康运东(原标题:寒冬蜡梅绽 梅香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