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丰富多彩的内黄民间文化艺术(2)

2013/12/6 15:32:06 点击数: 【字体:


 
    三、民间工艺
 
    内黄县民间工艺品主要种类有:麦秆画、内黄绢、柳编、红枣花生篮等。
 
    麦秆画:麦秆画是我国早已失传的隋朝宫廷工艺品,是中原地区民间传统工艺品。该工艺以当地盛产的麦杆为原料,经过熏、蒸、漂、剖开整平制成麦杆片,再通过熨、烫使其表面炭化,在熨烫过程中通过剪、裁、印、编、雕刻等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既保留了麦杆的自然光泽,又使之古色古香、形象、生动、逼真。在制作技术上大胆吸收了国画、剪纸、烙画及刺绣等姊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制作出的作品古朴典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作品有人物、动物、花鸟、亭台楼榭200多种题材,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巧夺天工”。
 
    内黄绢:内黄绢又名内黄绸也称内黄缎,为内黄古老名牌特产,始产于内黄野马村(翟野羊村)。内黄绢全部以蚕茧作原料,采用人工抽丝,缍织等多种工序而制做,它具有坚实、无折、无皱、耐压、耐磨、轻快、爽身之特点。内黄绢在唐初就有制作,据《内黄县志》载:唐太宗贞观元年,内黄花绸、绵绸、绢绸、紫草为贡品。唐时向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也曾作为宝绢向中亚东欧等地运送。据传唐武将出征时,多用绢绸做盔衬、内衣。以防御甲风伤。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元年(公元627年)并加封野马村为“黄绢乡”。从此,内黄绢盛名天下,并为历代皇帝作土贡进上。现在内黄绢成为内黄的传统手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
 
    柳编:内黄县柳编工艺年代久远。柳编产品制作,采取对柳条抽、刮、蒸、煮、漂、洗等工艺处理,手工编织成各种形状工艺品,广泛用于包装、装饰、生活用具等。柳编产品在东庄、梁庄、中召、六村等乡镇均有制作,以马上乡一带较为出名,品种达150余种。产品以外销为主,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红枣花生篮: 是独具内黄风情的民间工艺品,已有千余年历史。以花生为主,用线手工穿制成主篮,篮内置放红枣,篮外缀置鲜花和尖椒,造型古朴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主产地为后河镇、梁庄镇、六村乡等。
 
    四、民间杂耍
 
    内黄民间杂耍建国前多为贫苦人为了糊口而从事的文艺活动,内容、形式都比较简单。主要有大、小木偶、独角戏(扁担偶)、皮影、武术杂技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仅有扁担偶、武术等为数不多的杂耍形式。
 
    独角戏:独角戏也叫扁担偶、傀儡戏。一个箱子,一个布棚,一只扁担,一个演员即唱一台戏。唱时,扁担一支,棚子一撑,即成戏台。乐器只一面锣,演唱主要靠人的口技和手技。演者藏于布筒内,又吹又唱,双手端着木人(木偶)手指牵线指挥动作,双脚指挥锣鼓。唱的戏很少,大部分是吹咪子代替唱。所唱腔调,都是地方剧种,有的唱大平调,有时唱豫剧,有时唱乐腔。演出的剧目有《雷振海征北》、《打雁》、《西游记》等。
 
    内黄地方戏曲历史上有:大梆戏(大平调),乐腔(内黄落子),怀调,坠子,二夹弦,大罗戏(大笛子戏),四股弦,四平调,大弦戏等十多个剧种。
 
    据古石刻碑碣和方志记载:内黄于元代时便有了戏曲活动。清代中叶,(道光年间)内黄姓赵的艺人把彩扮莲花落同地方民间小调溶为一起,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内黄落子”,清光绪年间《内黄县志》卷四载:“春日祈年,秋麦报赛,多用倡优,搬杂剧院本,酒后耳热,欢呼嘈杂相乐也”。由此可见当时戏曲活动之频繁。
 
    现代随着文化多极化,地方剧种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一些剧种自然消亡。目前,内黄地方剧种仅存乐腔、大平调、大锣戏、坠子等少数剧种。
 
    一、大平调 
 
    又称大油梆,大梆戏。是河南的古老剧种之一。
 
    大平调剧种除与其他剧种舞台规律基本相同外,还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的特点。它的表演艺术粗犷、豪放,动作幅度大,但粗中有细而细中有粗,相得益彰,更显得人物的形象刻化富有艺术之美。
 
    内黄县大平调剧种为西路平,著名须生演员陈光照(艺名旺妮)他的拿手戏《三传令》颇受群众欢迎。他声腔宏亮,吐字清晰,字字入耳。著名黑头演员卫秀廷,嗓音浑厚朴实,刚劲有力,他演的《铡美案》中的包公,别具特色,博得盛誉。
 
    大平调的角色行当与豫剧相同。大平调的剧目,多系朝代戏。较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白玉杯》、《三传令》、《铡美案》、《铡赵王》、《铡郭槐》、《闯幽州》、《斩子》、《斩杨景》等。
 
    大平调剧种的乐器分文武场面,早期的文场一般是大弦、二弦、三弦,俗称“老三手”。武场有边鼓,大锣,二锣,手镲,大梆子。还配有大乐器如大号(尖子号)大饶,大镲(俗称四大扇)则由演员或其他人员兼任。大梆子以干枣木制作而成,长2尺,直径三寸余,中间挖三寸余的音碗,大饶大镲直径一尺半。尖子号状似喇叭,但颈细而长,约有三尺半,声音尖细而高亮。近年来文武乐器增加的有大战鼓、二胡、琵琶、笙、竹笛、大提琴、杨琴、小提琴、单簧管等。
 
    大平调剧种乐器上的特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演出中,把个战马长嘶、号角悲鸣、枪林刀海、杀声震天的大战争场面,表现得有声有色,气氛十分强烈。对一些雄壮气氛的拱托是旁无莫及的,它往往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倍感精神振奋。
 
    内黄县于五十年代初成立了专业大平调剧团。该团曾两次应邀参加省“梨园春”栏目表演,2000年、2006年先后有8个大平调剧目被音响出版社录制成戏剧光盘在市场销售。
 
    二、乐腔
 
    内黄乐腔产生于清嘉庆年间,兴盛于清末民初。1955年,内黄选拔乐腔名艺人,成立了内黄县乐腔剧团,是全国唯一的国有乐腔艺术表演团体。
 
    乐腔原名“落腔”,因其尾音徐缓下滑,所以称为“落腔”。1955年改为乐腔,沿用至今。
 
    乐腔表演艺术形式古朴,音乐唱腔优美,特技和专用乐器较多,在豫北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现存独有唱腔音乐6类23种,曲牌和打击乐类58种,特殊身段特技2种,专用乐器2种,口述传承剧目210本。
 
    内黄乐腔是土生土长的剧种,特殊的唱腔、特殊的身段、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内黄乐腔是小戏,人人都会唱几句,深受群众喜爱,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群众基础。乐腔名艺人赵清文,1956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群众传之为“卖庄子卖地,也要看看赵瞎子(赵清文)的《借髢髢》。”
 
    二十世纪末,刘风芹、张秀芹、苏现军等一大批青年演员成为豫北地区乐腔新秀,并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多项。
 
    二00五年,河南省第二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获金奖3项。同年,在全国名城电视戏曲汇演中,表演的《赶脚》深受广大观众好评,中央电视台11套栏目先后两次在黄金时段播放了该团演出实况。
 
    三、坠子
 
    内黄自商代已有曲艺活动,之后数千年间,经过一代代曲艺艺人的不懈努力,内黄曲艺不断被丰富、发展、创新,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曲艺家,如坠子皇后乔清秀、坠琴圣手李延成、坠子大王张全有等,他们不仅技艺超群,而且才华出众,对曲艺的发展都有独特的建树,创造了诸如乔派坠子、张派坠子、坠琴独奏等各具异彩的演唱艺术,其中张全有还将坠子搬上舞台,创造出“坠剧”。建国后,内黄曲艺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曲种不断增加,曲目不断丰富,演技不断提高,艺员不断增添,名气不断扩大,奖项不断获取,成为闻名全省的“曲艺之乡”。(原标题:丰富多彩的内黄民间文化艺术)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内黄网 2013-6-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