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旧县背装:高跷上的舞蹈

2013/8/12 9:05:41 点击数: 【字体:


旧县背装:高跷上的舞蹈

资料图片
 
旧县背装:高跷上的舞蹈

资料图片

    嵩县旧县镇西店村背装是民间社火表演的一种形式,属造型艺术。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孟州铁匠李装奇父子迁居洛阳嵩县旧县镇西店村,带来了背装这种民间杂耍。经130余年的传承和创新,其表演融合了曲艺、高跷、舞蹈、高空杂技等艺术形式,更具吸引力。

  2008年3月,旧县背装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将冲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绝活落户西店

  74岁的周进道是背装(又叫挠装)的第八代传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介绍说,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孟州铁匠李装奇父子由孟州辗转来到嵩县旧县镇西店村落户,带来了民间绝活儿背装。

  背装属于民间造型艺术,其故事情节主要源于民间传说或取材于历史典故。表演者既有不满周岁的婴儿,也有年逾花甲的老人,大都以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角色化装出现。表演形式依故事情节而定,一般为一垛(一个小组),每垛又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表演者为“上装”,多为儿童甚至婴幼儿;中层表演者称“中节”,主要是依据故事情节设计的一种民间文化表演道具;下层表演者称“下装”,为受过严格训练的成年人。

  一招一式惟妙惟肖

  “中节”是背装表演的关键一环,由钢筋打制而成,有的弯弯曲曲如盘龙,有的则如树枝,饰以各种颜色,或将真树皮等粘在外面,惟妙惟肖。“中节”用一两寸宽的毡布一层层、很密实地捆绑在“下装”的腰上,从“下装”的衣领、袖口处蜿蜒伸出,给人一种孩子坐在“下装”的头部、胳膊上的感觉,往往能以假乱真。

  锣、鼓、镲、唢呐齐响,演员出场。在背装《穆桂英下山》选段中,“下装”为一中年男子,穿银白色的戏服,饰杨宗保;“上装”为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穿红色披风,饰演穆桂英。“杨宗保”在锣鼓声中满场走动,威风凛凛;上面的“穆桂英”表演一些翻身、旋转的动作,演绎出厮杀的情景。

  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古朴自然,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杨八姐游春》、《宝莲灯》、《穆桂英下山》、《哪吒闹海》、《丑三打柴》、《蟠桃会》、《七仙女送子》、《游龙戏凤》等都是背装的名段。

  传统意义上的背装,难度最大的当数“双垛”,“下装”为一成年男子,“上装”则有两个小孩一左一右悬挂在装顶,像《杨八姐游春》,“上装”一左一右两个孩子分别扮演杨八姐和杨九妹。“双垛”表演难度很大,必须掌握好平衡。

  民间文化原汁原味

  这种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活动,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间社火表演,当地人称它“民间耍活儿”。

  从1877年到20世纪80年代,逢年过节,西店村人总要搞背装表演,演出“费用”是这样出的:各家各户出粮食,表演时有人专门做饭,表演者可免费吃饭,没有工钱。西店村有17个村民组,自新中国成立至今,8个村民组世世代代参与表演活动,另外9个村民组却无人尝试。

  究其原因,背装传人李装奇是铁匠出身,演出前第一件事准是敬火神。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每次演出前,老艺人和新演员要一起去河对面的火神庙举行“上装”仪式,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祈求演出平安。因此,演出组织就叫“火神社”。“火神社”的后代分布在现在的8个村民组,也就是说,现在参与的都是正儿八经的背装后人。

  “文革”期间险些失传

  与西店人说起背装,上年纪的人都会说到一个人——金西川。老先生已经过世,但是若不是他当年从村里没收的背装表演道具中偷走一套“中节”,这种民间绝活恐怕已经绝迹。

  62岁的金明辰介绍说,“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立“四新”,背装被列入“四旧”行列,上面一声令下:各家都要交出与背装有关的所有表演道具。

  最后,几十套道具被集中到大队部的一个仓库里准备销毁。当时任大队会计的金西川有仓库的钥匙,他担心销毁所有道具后造成这种民间绝活失传,于是冒着风险赶在销毁前一天晚上偷出来一套道具。这一套道具成为改革开放后西店村人重新组织背装文化活动时唯一的“中节”。

  走出大山吸收营养

  2001年,记者有幸在当时的洛阳民俗博物馆看到旧县镇背装表演,深感震撼。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旧县背装第一次到洛阳市区表演。

  因为是民间社火,加上洛栾快速通道开通前,西店村交通不便,所以背装表演都是在当地进行,范围非常小。

  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村里几个老人一合计:得把背装演出“轰”起来,要不对不起老祖宗。此举得到了村里年轻人的支持,经费来源依然采用祖宗留下的方式:集资。

  很快,背装又开始在西店村和周边村庄表演了。1984年,按照县文化部门的安排,背装第一次走出大山深处,到嵩县县城表演,引起了轰动。

  2001年,在旧县镇工作的李大克回到西店村任党支部书记。适值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文化庙会,他找到组委会,谈了欲把背装这种绝活向外推广的想法。组委会领导听完介绍,派人去看了他们的演出,当即拍板:这个节目一定得上。为了来洛阳演出,西店村背装表演社起了一个正规的名字——“白云艺术团”,李大克是第一任团长。

  旧县背装自此开始走出大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在,西店村背装社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西店背装艺术团。

  玄武湖公园连演5公里

  说起2004年参加“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时隔多年,54岁的金聚才依然激动不已。

  金聚才说,背装是当时洛阳选送的唯一一个民间文化节目。5月3日,南京市文化局领导在观看节目彩排时,为嵩县农民兄弟的背装表演所震撼,立即要求有关人员将背装从节目单的第六位调至第一位。

  第二天,背装到玄武湖公园表演。南京的观众太热情了,一路跟着看表演,演员们根本无法下“装”。金聚才他们从进玄武湖公园大门开始表演,一口气在“装”上坚持走了5公里。

  让背装舞在高跷之上

  如何让背装更具吸引力、生命力呢?创新是唯一出路。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西店背装艺术团现任团长徐京霞说,2003年年底,大家商量后决定增加背装表演的难度,把背装嫁接到高跷上表演。

  说实在的,单走高跷没问题,单表演背装也没问题,但二者结合到一块儿,问题就来了:演员们总是刚走起来就摔跤,有些男演员摔得几天都站不起来。但大家憋着一股劲,伤一好就继续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踩着高跷的背装表演终于成功了。

  2006年,他们又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改变100多年的传承习惯,吸收村中女性表演“下装”。

  40多岁的金会芳有幸成为表演“下装”的第一个女性。她以前是乐队成员,从来没想过能表演“下装”,可能是天天看的缘故,也可能是环境使然,练了20多天,她就能顶着“上装”的孩子进行表演了。现在,旧县背装的女性“下装”演员已经占到大多数了。

  有了女“下装”后,每逢演出,西店背装艺术团再也不用为村中男“下装”外出打工凑不够演员犯愁了。(记者 陈小伟 通讯员 时巧丽)
(鸣谢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标题:旧县背装:高跷上的舞蹈 走近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11-03-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