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天然碱生产装置。胡明 摄
河南省桐柏县有着“中国天然碱之都”(中国矿业协会授予)的美誉,因其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在世界制碱产业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天然碱,也成了众多企业涉足“掘金”的富矿。
勘探表明,桐柏县的天然碱总储量达1.5亿吨,远景储量三到五亿吨,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原矿价值超过2000亿元。
天然碱是天然形成的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的固体混合物,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碳酸钠又名纯碱,碳酸氢纳又名小苏 打,主要用于食品、玻璃、肥皂、洗涤剂等日用品的加工以及造纸、纺织、制革等工业。中国纯碱一般是采用氨碱法和联碱法工艺,以食盐(NaCl)为原料生产 的粉状碳酸钠,用这两种方法生产的纯碱统称合成碱。
以天然碱加工的重质纯碱与合成碱不同,它呈颗粒状,堆积密度比粉状密度大,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纯度高、白度好、颗粒大等优点,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精尖行业的钢化、防弹玻璃的必需原料。
据资料记载,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碱矿的仅有美、法等少数几个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绿河天然碱矿最有名。桐柏县所处地质构造位于南襄盆地的泌阳凹陷和吴城凹陷区,是我国惟一的大型古代天然碱矿床。
从1997年开始,桐柏县依托天然碱资源的强大优势,通过建立资源最优配置的导向体系,有效推进了天然碱产业的快速发展。桐柏县先后从内蒙古、四川、浙江等地引资12.33亿元,在矿产核心区域安棚乡、吴城镇、月河镇建起了六家碱硝
化工企业,年产重、轻质纯碱118万吨,初步探索出一条依靠优势资源、聚集优势企业、做大做优产业的路子,形成了以天然碱为主的产业集群,在推动地区经济、集聚人才、解决就业、扩大出口、占领市场等方面体现出了非凡的活力。
我国年纯碱产量1400万吨,其中95%为氨碱法、联碱法生产的合成碱。采用这两种传统的制碱工艺,以盐、煤为原料生产纯碱,成本高、能耗大,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是国际上正在淘汰的制碱工艺,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桐柏碱化工企业综合采用了世界领先的倍半碱流程液相水合法生产工艺和深层压裂连通溶采 等14项国际专利技术,成本低、能耗低、品质高、无污染,其生产成本比国内同类企业低50%,纯碱利润率达23%以上,位居全国制碱行业第一位。按照目前 的发展规划和项目招商情况,预计到2015年全县将完成项目总投资58.5亿元,建成大中型碱化工企业30到40家,整个产业系列产品年产量将突破300 万吨,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利税超35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上。届时桐柏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碱化工基地和河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我国是个天然碱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全国天然碱储量已探明的只有两亿吨,特大型天然碱矿床全国有三个,桐柏就占两个。同时,我国天然碱企业多集 中在北方的内蒙古、青海等地,而市场需求多在东、南部,因此地处中原,连接京广、焦枝、宁西铁路的桐柏碱硝化工企业具备了靠近市场、贴近用户的区位优势, 有利于控制全国东、南部市场,便于出口创汇,抢占亚洲纯碱市场,成为国内可以与美国争夺亚洲纯碱市场的主导力量。
以天然碱为原料,低成本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化工产品,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基础原料和较大利润空间,并能大力促进玻璃、印染、制药、造 纸、橡胶、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发展天然碱产业,可直接拉动运输、建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年实现间接增效30亿元以上,并带动工业包装、免烧 砖、水泥、轻化工等辅助行业的发展,推动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此外,发展天然碱产业,还可促进社会就业。预计到“十一五”末,桐柏碱硝化工产业将建成产值 超亿元大中型企业20家到30家,这些企业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间接提供1.6万个。
为进一步加快碱化工产业的开发步伐,鼓励和引导企业分别向产业链上下游的方向盘延伸,桐柏县请中国天辰化工工程公司和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 产业规划。随着热电厂、铁路货运站、供水公司、物流公司等一批配套项目的陆续建设,四川眉山进出口公司、浙江国泰集团、杭州泽东化工有限公司、临海胜兴化 工集团、内蒙古博源投资管理公司、香港信弘控股公司、香港华星行有限公司、美国爱沃斯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客商纷纷进入桐柏投资。目前,以天然碱 为原料的33个规划产品中,已有16个项目陆续投入建设或达成合作意向,产业链条初见端倪。预计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到2010年全县年产纯碱150万 吨、工业粗碱30万吨、玻璃50万吨、小苏打20万吨、烧碱20万吨、洗衣粉20万吨、工业洗涤剂50万吨、硅酸钠等其他化工产品20万吨以上,养殖螺旋 藻200万平方米,总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实现利税超20亿元。(闻有成)(【原标题】中国天然碱:亟待开发的富矿)